勘履特搜 / 跑鞋厚度大亂鬥

高度帶來差距 厚度很有問題

站在進入2000年第三個十年的開頭看運動鞋,近年跑鞋各種變化真是超級精彩。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籃球鞋世界曾經大風大浪,相較之下,同時期的跑鞋們相對 peaceful;不能說沒有激情,但是在跑步的世界裡,各種鞋款類別都有套「禪」一般的理念在支撐,幾乎沒有絕對的好壞勝敗。

還記得我最初接觸跑鞋的時候…
菁英跑鞋們常常就是一臉「穿我跑會很吃肌力喔」的樣子,
當然也有一些性能跟長相都很專業,但配色也實在是很機能只適合你搭配短短的小跑褲的認真跑鞋款
再不然就是「看起來很帥但是其實不太能跑的吧」的跑鞋文化款

後來有一陣子 極簡跑鞋 成了舞台上的聚光燈焦點,高歌著「你天生就會跑現在天生可以買」,的確刷新了我的想像;沒想到這一切又隨著 2009 年 Nico Mermoud 這位法國人穿了一雙後跟高度達 33mm 的 HOKA ONE ONE 樣品鞋走進 The Running Event 商展之後風雲變色,跑鞋浪潮在極簡跑鞋之後再次髮夾彎,進入了 Maximum Cushion 世代。

一轉眼,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已經是十年過去,各個品牌的各種跑鞋發展下來,足尖差(Heel-Toe Drop 或稱 Offset)與厚度的設定已然星羅棋布,現在的跑鞋設計已經百百款。

於是花了點時間,把各種鞋子前掌跟後跟的中底厚度做了個整理。

這些數據大部分來自網路上的各種整理,來源不同的情況下,誤差肯定是會有的,而且中底的厚度還會隨著尺寸還有量測狀況而不同,所以這個圖表就當個參考。但是相對而言,腳跟與腳掌厚度差值的部份應該是比較準的。

順帶一提,國際田總對於厚度超過40mm的鞋子是下達了禁令,以 NIKE Alphafly 來說,送測的尺寸是US8.5而後度低於40mm,但是大尺寸的鞋子(US13?)有可能超過這個厚度但不被禁。

一邊整理一邊對照著自己亂穿亂跑的經驗,打心裡頭覺得跑鞋的中底真的是性能相當關鍵的一環。中底厚度非常直接地影響到緩衝的程度,想想我們睡覺用的床墊或是枕頭,先不管有沒有記憶或不好睡可不可以退錢,越厚的緩衝材料很肯定地能夠提供更為明顯的形變範圍,對於敏感的腳底來說,即使是幾公釐的改變都足以影響運動員的步履反應,也連動影響到身體做出的反應。

對於跑者來說,足尖差的數值是一個觀察的重點;在這份表單之中,有許多鞋子的足尖差設定落在 8mm 到 10mm drop 這個區間,當然這份表單並沒有涵括所有市面上所有鞋款,所以並不能做出太多評斷,但是可以見到各家品牌對這個設定的認同,即使在鞋款設定不同的狀態下,UNDER ARMOUR 還是幾乎讓所有的跑鞋都做成了 8mm drop,不管是偏向城市路跑的 UNDER ARMOUR HOVR Phantom 或是強調競速的 HOVR Sonic 3 還是希望強化支撐的 HOVR Guardian 都是足尖差 8mm 的設計。

當然這個足尖差不會是品牌限定,自己跟跑友都覺得很不錯的 361 STRATA 3,幾雙知名款式如 ADIDAS Adizero sub 2NIKE Zoom Fly 3 還有 NIKE Vaporfly Next% 也都落在 8mm 這個區域,足尖差可以說是腳感的一個參考,但是在鞋頭上翹的部分也很關鍵,像是 UNDER ARMOUR HOVR MachinaNIKE Pegasus Turbo 的足尖差、鞋頭上翹幅度相同,中底厚度雖然不同但是對我來說腳感是有些接近的,湊巧的是兩者還都一樣是上下雙層緩震材料的設定。

但是另外一方面,同樣是 NEW BALANCE 家的 Fuelcell TC 還有 1080v10 兩者厚度一致、足尖差一制,但是中底材料差異、有無碳板還有鞋頭上翹幅度就讓兩雙鞋子的腳感有極大差異。Fuelcell TC 是我近期穿到最好玩的跑鞋,也算是滿足對 NEW BALANCE 5280 的愛慕但是實在過於菁英(沒有後跟鞋底!)的渴望心情,當你抓到每一腳踏出時保持平衡的位置,觸地時間跟跑姿都變得固定起來,而且靠著腳掌下的碳纖維板穩固,讓我有種水上漂的錯覺;另外一方面,1080v10 則是在舒適跑的領域中帶來新的標竿,輕軟且有一定厚度與Q度,鞋面在舒適與穩固之間找到平衡點,可惜的是中段的支撐顯得不足,但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曾經我們是以跟尖差作為評斷鞋款類別的指標,12mm 以上的足尖差是高度緩震的鞋款,當然,女朋友的高跟鞋不能用這個標準來衡量,的確在表中有 12mm 足尖差的鞋子就有強調緩震的 PUMA Hybrid Astro 與 MIZUNO Wave Prophecy 8 這兩雙以緩震著稱的款式,但是我沒有想到 MIZUNO Wave Rider 23 也使用了這種設定。

不過現在的足尖差已經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原本 0~4mm 的足尖差被歸類在避震能力低的極簡鞋款設定,雖然 NIKE Free RN Flyknit 依然落在這個區間,但是樓下的 HOKA ONE ONE Bondi 6 還有元組等級 HOKA ONE ONE Mafate 居然也都是 4mm 我就開始有些驚訝。但是最讓我覺得驚訝的可能還是 ASICS Metaride 足尖差 1mm 的設定。

ASICS Metaride 可以說是在我穿過跑鞋裡頭,腳感相當大膽獨特的一雙,導向性非常的強,這個設定卻是用比 NIKE FREE 3.0 還平的1mm足尖差設定來達成,在 HOKA ONE ONE 提出了 META-ROCKER GEOMETRY 這個概念之後,所謂搖椅的概念就開始蔓延開來,當你想要創造出搖椅鞋(Rocker Shoes)弧形鞋底的特殊腳感,第一個關鍵的應該就是要「有得搖」,利用中底的厚度在前後掌削出高離地角度,才能導引動態的重心轉移;所以當中底高度不夠時,腳掌基本上也只能貼著地面,是無法創造出自然前傾、重心轉移的效果。

也不曉得當年是先想「搖」所以有了厚底,還是為了在越野跑得到舒適性極大化的厚底設定之後才有了搖搖椅弧形鞋底概念的導入(不然裹著一個枕頭在腳下是能跑嗎!),看到搖搖鞋主要的特性應該是中底的厚度夠厚搭配夠翹的鞋頭來達成。鞋子裡的足尖差就大家各有不同,,像是 NIKE Zoom Fly 3(8mm)、HOKA ONE ONE Carbon X(5mm)與 ASICS Metaride(1mm),每雙鞋都各有各的特性,而就我自己的穿著體驗來說,腳跟厚度 32mm 的 HOKA ONE ONE CarbonX 意外地是這幾雙搖搖鞋子裡面最“正常”的一款,以怪奇著稱的 HOKA ONE ONE 在這雙競速用跑鞋上反而收斂了些,NIKE ZoomFly 3(36-28mm)與自家 Epic React 2(28-18mm)相比,厚了些也平了些,相較之下就給鞋頭騰出了更多離地角度的空間,兩者中底材料一樣都是 REACT,所以腳感的不同可以說就是來自中底幾何數據、碳纖維板等處的變化。

可以說,跑鞋的厚度在創造緩震與影響觸地時間上都扮演很重要的一環,讓我想起 NIKE React Infinity Run 設計師在訪問裡頭劈頭就說了「設計這雙鞋的第一件事是要搞清楚我們的中底到底可以有多厚」,在那個還沒有 40mm 厚度禁令的時期,想搞清楚中底可以有多厚,其實就像是想問美勞老師到底有多少材料可以玩黏土一樣。今年剛推出的 ASICS Nova Blast 也用相當夠份量的 Flytefoam Blast 中底挑戰了我對於亞瑟士跑鞋的印象,用滿滿的厚度讓這雙鞋的前後掌泡棉在每一步都帶來了新鮮的回彈感。

當我們隨意抽選幾雙中底的數據出來看
ADIDAS SL20 14mm-24mm
NEW BALANCE Tempo 21mm-29mm
NIKE Free RN / 14mm-20mm
361 Sensation 4 / 16mm-21mm

這幾雙鞋子跑起來的感覺各有特色,但是在看完厚度數字之後,搭配自己的跑感又有了不同想法;像是 ADIDAS SL20NEW BALANCE Tempo 其實跑起來的腳感接近,主要的差異在中底的回饋感與有無抗扭片,但兩者中底厚度卻有一定差距;而 NIKE Free RN 與 361 Sensation 4 腳感大不相同,但是沒想到中底厚度卻是有些接近。

所以跑鞋的厚度的確是帶來了可以調整的空間,但是在這框架裡頭,緩震材料的變化與多種材料之間的搭配都得加入考量,才能讓一雙鞋的特徵拍板定案,

最後附上的這個緩震材料比較圖算是個人心得整理,大概會隨著個人心情與跑況而隨意調整,僅提供參考,不具任何科學參考~

如果有朋友覺得有什麼可以補充或討論的,也歡迎到 Facebook 上面的 勘履跑鞋討論區 找我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