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履特搜 / 初馬路上的 跑鞋選擇筆記

馬拉松不只42公里路 你需要的也不只是一雙鞋

關於跑步

有一說是「天生就會跑」,但我在2020年為了初馬開始準備,才真的發現原來可以這樣跑。

有些人為了身體健康而跑,這很合理,撇開總有人一半懷疑一半憂心地問「膝蓋不是很容易壞掉嗎」之外,跑步基本上在不斷地排汗跟刺激心肺,短則三十分鐘,長則三小時,讓自己有理由脫離對某個發光屏幕的膜拜,回到真實世界裡學習呼吸;而每次練跑也都是一場無名的戰鬥沒兩樣,想盡辦法把自己跟那不聽話的腰啊屁股的,勸服歸為己方。

有些人想圓夢所以一直跑,世界六大馬湊齊的六星波堤,威風程度堪比集滿 AIR JORDAN 全套,而且網路上還標不到!除了馬拉松很久,想圓夢的歷程也可能很久,日本跑者削田真理子在24歲時跑出3小時9分鐘的成績,人生五十之後為了要破三,重拾跑鞋後終於在58歲跑出2小時小時58分鐘!是個相隔三十餘年的夢想。

也有人想找答案所以跑去非洲跑,英國跑者 Adharanand Finn 為了想揭開最善跑民族的奧秘,攜家帶眷(老婆跟兩個女兒)飛到肯亞實際參加了訓練與比賽;後來更加碼移居日本,不只跑馬也出書,堪稱斜槓跑者表率。

連知名的生活兼雞湯作家松浦彌太郎也說「只要我能跑,沒有什麼不能解決的」

而我因為想知道跑鞋到底在想什麼,所以決定開始跑。

這理由對於一個勘履者來說,是個無須再說的說明,當確定自己報到了 2020 年台北馬拉松,我也開始吃了三個月的課表,人生的第一次馬拉松賽事如今已近在眼前,這期間,關於跑鞋有些心得,在此藉機整理一下,也順便撫平我初馬前的緊張心情。

其實要把我胡亂穿的跑鞋做個整理還有些困難,就像你在下班時間跑進人擠人的內湖捷運裡,想把車廂裡的乘客們做個分類一樣困難;每雙鞋跟每個人一樣,都有自己適應跟擅長的部分,我翻了翻我的IG搭配STRAVA,試著回想當時景象,決定依照穿著的經驗,將鞋子標在「我覺得」他們適合的距離/速度圖表上頭,圈圈大小則是可以適應的範圍,越大就越好相處,這不是太準確的一張圖表,我的個人主觀大家參考參考就好。

或許我的背景可以幫助大家了解選鞋的是什麼樣的人,我是個跑齡也許有三五年,先前總是竭盡全力跑完三十分鐘趕忙打卡下班的編輯(大約五分速),今年準備挑戰初馬,RQ(RunningQuotient,一個可從心率與配速計算出跑力的軟體)測出來的數據大概是45,EASY RUN大概六分速,馬拉松配速可能是五分半吧,希望這樣有幫助到您了解我。

而每雙鞋子大概都會盡可能隨著每週課表在不同配速與距離下試試,下面就進一步分享我的感覺。

輕鬆跑

EASY RUN

在這之前(甚至到現在)我還是超不適應輕鬆跑的,試問,你可有遇過老師說「這次月考不用太積極」或是碰到客戶簡報提到「這次放輕鬆別把自己逼太緊」這種事嗎?當然沒有!

但是輕鬆跑這個課表的存在是有理論基礎跟實證的,初馬菜逼八如我,當然沒有懷疑課表的餘裕,畢竟連素以跑量超大著稱的漢生課表也強調這部分的重要性,總之,訓練日曆上面要我輕鬆跑我就是乖乖心率壓低,然後心不甘情不願地放任大家超我車(無鬥志忘我模式)

這個部分課表,簡單來說,就是要你在心跳不高(我大概是120左右)的狀態下跑步,太高就不行。跑長跑短都有可能,也可能與其他心律配速搭配,所以是個像是基本單手運球或是繩梯一般的訓練。

關於輕鬆跑,有一說法是「想像你在潮濕的草原上跑步,用你不想把腳弄溼的步伐跑過去」,跑法我還有待磨練,但是我肯定的是鞋子中底需要脾氣溫和一些,才適合輕鬆跑,太彈或是太薄的中底都會讓不甘心的情緒加倍,因為就是不能跑快阿哩洗勒。

飽滿的緩衝加上鬆緊適中的鞋面(最好是稍微帶些彈性),是這種課表的良伴,像是 NEWBALANCE 1080V10 或是 ASICS KAYANO 27 在我的經驗中,都很是很適合輕鬆跑甚至是長距離定速的穿著,重量有時候也不需要那麼考慮,我也很喜歡把導向強烈的 ASICS METARIDER 拿出來穿,不知道為什麼,這雙鞋總是讓我腳踝覺得比較輕鬆。

我自己也試了一下 JORDAN BRAND 的 TRUNNER UNLIMITED 跑鞋,雖然說有跑步的功能,但是太緊束的側向支撐,讓人撐不了太久,可能半小時就開始受不了。其實在輕鬆跑的部分,我覺得不需要太誇張的彈力來幫忙,因為主要是要讓自己學著輕鬆地跑(講起來很輕鬆其實不然),像是 ADIDAS SL20 就屬於這類型,甚至是意外地頗具CP值的一雙跑鞋,或如 ADIDAS BOSTON 9 ,穿他時剛好遇上課表中最長的三小時 LONG RUN,以六七分速的節奏慢慢從台北市開始,一不小心就跑到八里了,鞋面的舒適度跟緩震都很稱職,但是三十公里真的有點漫長,到了最後若是能多些緩震來呵護抬不起來的腳掌那就更好了(笑。

間歇跑

INTERVAL

課表裡頭的間歇跑,通常是會伴隨著「蛤,明天跑間歇」這樣的方式出現,基本上都是讓你跑到說不出話,短暫地靜止休息或是以輕鬆跑讓心跳下降之後,再加以刺激的組合循環。相較於跑累就沒用的「輕鬆跑」來說,目的在刺激跟增加心肺功能的「間歇跑」不累就沒用,我是這麼覺得的。

可想而知,快慢的交換對於跑鞋的挑戰蠻高的,有些鞋子天生適合跑快像是 ADIDAS ADIZERO Pro 或是 NIKE ZOOM TEMPO NEXT%,跑起來真的就是噠噠噠地向前跑,速度很快就可以帶得起來,十分開心;但相對地,開心之餘也必須注意鞋比人兇的情況出現,太過縱情會讓間歇一半時,心率錶就毫不留情地警告聲大作,造成訓練沒有達到效果的狀況。

自己也意外地發現,在長間歇的課表如二十五分鐘心率二、二十五分鐘心率四再加上二十五分鐘心率二這樣子的訓練之中,HOKA ONE ONE CARBON X 有著很不錯的表現,對於高低速的狀況都充分面對,或許與當時被設計用來要撐過 100 Miles 的挑戰有關,打破我對於碳纖維推進板加持鞋款就要跑速度的印象,這雙鞋六分速以下也沒有問題喔。

長距離

LONG RUN

課表裡頭最讓人期待(挫勒蛋)的就是週末的長距離,對於沒跑過馬拉松的人來說,是誇張的一個長度,往往都要跑上兩小時三小時,所以課表吃到最後,滿滿就形成了價值觀錯亂(笑),跑個四五十分鐘似乎沒啥搔到癢處的感覺出現。

LONG RUN 的過程裡,除了挑雙你願意相處兩三小時的鞋子之外,長距離(最長約三十公里)的課表也很需要一條不會讓人抓狂的路線,帶著去郊遊探險順便練腿的愉快心情出發,終點若是有什麼名產可以吃吃喝喝就更好了。

超過半馬以上距離的鞋款,真的只能(?)要求一點就是人鞋合一,老伴就是要能長相處,在那邊叨念或是不給力,要人忍耐超過三小時實在是個考驗。

長距離裡的鞋子我覺得很需要緩震也需要中段的支撐,也許前一個小時仍有力氣跑跑跳跳,但是距離拉長,在我大腿慢慢帶不動腳的時候,這些效果會累積並放大,當氣力流失後,你終究會覺得需要,緩震減輕衝擊,中段支撐節省力氣。

在這個項目裡頭,可以考慮加入推進板的跑鞋們,這也是近年一大趨勢,像是碳纖維推進板的 BROOKS HYPERION ELITE 2NEW BALANCE FUELCELL TC 或是 PeBax 材質推進板的 UNDER ARMOUR MACHINA 等等,結構上有了推進板,除了腳感更「彈」之外,其實要注意的是因為有了碳纖維板而讓中底可以有更多空間提供緩衝,兩者組合起來,有效節省你的肌力。

即使有些運動習慣,自己的跑力在應付長跑上頭是蔡逼八,多一些中底來提供緩衝,在長距離的後段真的讓我衷心感謝(只差沒痛哭流涕),超過兩小時以上課表之中,我對傳統的薄底競速鞋舉雙手投降,衷心佩服有辦法駕馭薄底競速鞋的跑友們。

賽事用鞋

RACE DAY

很多人都會提醒,穿上賽事的鞋子跟任何裝備都需要是有經過自己測試跟習慣的,務必得要找機會在長距離課表之中試過,不管是21公里或42公里,所有的問題在累積之後都會被放大,苦到的都會是自己。

而在賽事用鞋之中,有一部分就是想要輕一些,畢竟是放手一博的階段,希望在當天拿出的是最佳表現,MIZUNO WAVE DUEL 還有 ASICS METARACER 除了都具有適合東方人腳型的楦頭,可以長時間使用沒問題之外,兩者在結構上都在回彈與輕量化做了傑出的設計,譬如說高筒的 WAVE DUEL 藉助自己襪套式包覆的優勢,在足跟支撐器上就做了減輕的工夫;ASICS METARACER 將碳纖維推進板做在前掌大底之上,讓回彈的薄底結構兼備一定的緩衝效果,相較之下,ADIDAS ADIZERO PRO 把碳纖維板放在腳掌之下,對我來說就有點太過於嚴苛,是會擔心自己撐不過三十公里的設計。

與硬底子薄底的 ADIZERO PRO 相比較,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這雙厚底鞋款是讓人意外地好相處,新世代的 LIGHTSTRIKE PRO 目前僅使用在這一款跑鞋身上,與貼地的五爪碳纖 ENERGY ROD 還有後跟半掌碳板的搭配之下,讓人穿了會覺得「喔原來破世界紀錄的感覺是這樣」的一雙跑鞋。

The five S's of sports training are: Stamina, Speed, Strength, Skill and Spirit; but the greatest of these is Spirit.”
--- Ken Doherty

「運動訓練裡頭,最重要的就是耐力、速度、強度、技巧與心理素質,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我想走過全馬課表的朋友們,應該都可以感受並同意這句話,但是也請容許我幫他加上最後一個 S,那就是 Shoes。

在準備初馬的過程之中,有時候跑鞋扮演嚴厲指出並導正缺失的教練,有時也得當作伴侶和緩地聽你談心,又或是在最後賽事之中提你一把的家人;全馬課表是個獨特的運動體驗,大部份時候都是有點孤獨的,但是再怎麼樣無聊或是疲累,總還是有跑鞋陪你。

每一雙跑鞋跟你一樣,擁有自己的個性,沒有絕對最棒、最快、最好的跑鞋存在,我不禁想到那位沒打算照著配速跑步的跑步教父席翰醫生(Dr.George Sheehan)所說的「我就是以我感覺最舒服的速度去跑」,也許有很多事項該要注意,但終歸就底,就是穿你感覺最舒服的跑鞋去跑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