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運動文化帶來更多淺移默化,相信你也有感受。身邊跑步的朋友數量變化就是其中之一,也許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或是從街頭與河濱遇到,出遊順便甚至專程為了跑步、這些不是在跑步就是在跑步路上的人持續變多,各種跑鞋設計更是一路百家爭鳴,好不熱鬧。
有時候自己跑著跑著,也會好奇這究竟是一時熱潮、還是大家對健康意識就此抬頭?這幾年台北馬拉松 ADIDAS 不斷加溫的氣勢讓人留下深刻印象,而這來龍去脈究竟怎麼回事?趁著實際走訪上海的西岸 RUNBASE、也加入上海跑友們的訓練活動,從另個角度實際確認一下 ADIDAS 對跑步的認真度。
首先我們來到 ADIDAS RUNBASE,看看這個跑友口中的「跑步聖地」是什麼模樣。這條上海西岸的跑步路線在 2019 年貫通,從徐浦大橋到楊浦大橋,是一段27公里的河岸路線;居中位於上海徐匯區濱江地區、黃浦江西岸的這塊空間,原為河港廠房林立的工業區,目前保留建築主體作為新的公共空間使用,經過這十幾年的整理,其中包含數間美術館,還有由 ADIDAS 所負責營運的 RUNBASE。
掐指一算,RUNBASE 創立之初的 2015 年是 BOOST 科技剛問世的年代,而 2025 年我們來到 ADIDAS RUNBASE 時,見到的是滿滿的鞋牆,包含了各種中底科技與設定,可以說是「活生生」的跑鞋矩陣在面前!從 ADIOS 到 ADIOS PRO、BOSTON 與 SUPERNOVA、超熱門的 EVO SL 連很少見的 ADISTAR BYD 都有。
負責維運的「醬油」教練是 ADIDAS RUNBASE 第四任店長「我當初就是跟著一代店長跑步,後來因緣機會下,沒想到自己接下了這個空間的任務至今」,每日從早上九點開門到晚上九點,無販售服務、以服務跑者為目的,ADIDAS RUNBASE 是個完全免費的空間;提供包含寄物、更衣等項目之外,還有瑜伽、暖身的場所,提供試穿的鞋款每季更換,只要壓證件就可以借出使用,「跑到高興再回來就可以」教練說「有許多跑友會在購買新鞋之前過來一趟,實際試試鞋款跑起來的感覺。」
除了跑鞋科技的體驗之外,AR 跑團也會利用河岸的空間,針對賽事做訓練內容,「因為上海馬拉松會遇到過橋的路線,所以就會有跑者以我們為據點,在這河岸兩端不斷刷橋練跑」像這樣結合體驗與服務的 ADIDAS RUNBASE 作為據點,的確讓這個跑步聖地變得更容易親近。
RUNBASE 除了提供產品的體驗之外,ADIDAS 也在這裡為當地跑步社群發展留下縮影,見證當地跑步運動的發展。像是由跑者所提供的個人紀錄(首度破三的號碼布)也有國外跑者造訪的小禮物(青山學院的簽名跑衣),還有對當地跑圈特別有意義的限定版本跑鞋等等。不斷擴大的跑步回憶,讓上海的 ADIDAS RUNBASE 累積展示並持續推廣屬於當地的跑步文化,
在離開西岸的 RUNBASE 後,我們也隨即轉往 ADIDAS ADIZERO SUMMIT 2025 巔峰訓練營,這個由十餘個上海跑團所共同參與的訓練營,是針對著即將來到的上海半馬而來,這天是以開訓的形式邀請大家互相交流,並由傳奇跑者 長跑皇帝 Haile Gebrselassie 與跑者互動並分享跑步心得。
擁有神級成就的 Haile 與大家聊到訓練的兩大關鍵就是「相信你的教練跟找到人一起練」,這也順勢正是跑團重要的原因,讓跑步這項運動能夠得到帶領,並一起成長,一起持續下去。
腳起腳落之間,跑步的過程很簡單、也可以說是很複雜,但不管怎麼樣,「持續力」是其背後不變的重點。
每個人堅持的過程有長有短,是出門的5K、10K、半馬或全馬,也可能轉化成飛越數千公里與異地跑者相會的機緣、超越數十年的生命歷程。
Every Pace Has A Place
ADIDAS 創立以來對於跑鞋所投注的持續力,我們可以從 Halie 生涯看起;從他珍藏的第一雙跑鞋 ADIDAS ZX 開始到打破世界紀錄的 ADIOS 已是跨越十數年,點燃全世界對於跑步的關注,如今加上 RUNBASE 矗立河岸的這些年。聽到醬油教練對整面牆的鞋款如數家珍,從 ADIOS PRO 一代到四代、BOSTON 7 到 12 代(還透露了一下13代),從鞋款到跑者,見證了「Every Pace Has A Place」精神;而來到訓練營,更是看見神人與素人跑者,互動跨越不同世代,並展開對未來的期待。短短一下午的走訪,我想已經可以說 ADIDAS 對於跑步,有認真、有深度,而且還真的很有持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