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履鞋評 / 不拼速度更開心?布魯斯用 On Cloudsurfer 2 體驗自由暢跑的舒適感
哈囉大家好,我是布魯斯鞋評的布魯斯,平常大多是在 YouTube 分享籃球鞋的心得影片。會開始接觸跑步的原因單純是為了接觸更多不同的科技,想了解不同鞋款在設計或科技運用上有什麼特別之處。跑步算是最容易達成且最多人從事的運動,並且各品牌也是在跑鞋這個領域投入更多資源,所以就抱著好奇的心暫時放下手上的籃球,換上了跑鞋到賽道上開始累積里程。
跑步跟籃球應該可以說是兩種完全不同型態的運動,籃球需要的是水平與垂直的爆發力,追求的是那短而快的時間差與身體協調性,想盡辦法把球投進籃筐打贏對手的運動。而長跑則是要穩定的配速,無限重複雙腳的單一水平移動,達成長時間的有氧運動。而且跑步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自我挑戰,只需要贏過自己就好。所以要一個喜歡籃球的人開始跑步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適應,而這時 “跑得開心沒有壓力” 就顯得更重要。(現在甚至跑步頻率已經高於打球了 XD)
跑者基本資料
跑者:布魯斯
跑齡:約 2 年
身高:175.5cm,體重:70kg
平均月跑量:只有冬季會練跑,平均月跑量約 60K
最佳成績:半馬 1:45:29(2025 台北渣打馬拉松)
鞋款第一印象
雖然經營 YouTube 頻道已超過八年了,也接觸過各種鞋款,但實際體驗 On 的中底設計時,仍然感到驚奇。這種用幾何結構所帶來的緩震感相當特別,讓人忍不住想立刻上腳試踩。透氣網布鞋面以再生聚酯製成,水準之上的作工搭配瑞士工藝設計,為整雙鞋的質感加分不少。這次測試的 On Cloudsurfer 2 是主打的冰霜灰配色,灰銀的冷色調搭配帶有奶油色質感的象牙白,即使用來日常穿著也十分百搭。
記得 On Cloudsurfer 在初登場時就廣受好評,是一雙稱職的日常訓練鞋,因此這次 Cloudsurfer 2 也延續相同的設計思路,讓大家在更新跑鞋時不需花費太多時間重新適應。Cloudsurfer 2 在科技方面一樣是在採用 Helion 超級發泡材質,並搭配優化的 CloudTec Phase 雲端緩衝科技,目的就是為了能提供更好的滾動效果。
On Cloudsurfer 2 鞋內並無內靴設計,因此前掌兩側的刺繡會直接與腳接觸。起初看到時,難免擔心彎折時會產生異物感,但試穿後發現我的疑慮是多餘的。On Cloudsurfer 2 不管是在鞋面柔軟度或是後跟海綿填充都給的很充足,上腳後的舒適性非常高,能感受到鞋艙內貼合輕膚的舒適感。有別於更競速取向的跑鞋的輕薄鞋面設計,On Cloudsurfer 2 在追求無負擔的舒適穿著體驗確實做得很到位。
尺寸方面,建議穿著原尺寸即可,On Cloudsurfer 2 對於大部分亞洲腳型算是滿友善的,正常或是寬腳的跑友應該都能輕鬆駕馭,但前腳掌稍窄又追求緊實包覆可以試試小半號。
測試路線與課表簡介
上個目標賽事是年初的台北渣打馬拉松,所以從去年 10 月開始認真且密集的訓練。本來預計在渣打馬後開始減緩跑步頻率,但沒想到老婆竟然抽中了雪梨馬(我還是沒抽到),所以也順理成章變成她的陪練員,從規劃課表到實際陪跑都不放過,畢竟初馬是很重要的,21K 後完全是未知領域,而這正好也成了測試 On Cloudsurfer 2 的好時機,用速度不快的各種課表來好好體驗這雙跑鞋的性能。
平時我自己的跑步訓練都是在一般公園單純繞圈,雖然路線單一且熟悉,但跑久了難免枯燥。所以為了這次的訓練與鞋測,除了平常習慣的場地之外,也特地去了朋友推薦的桃園跑步秘境路線-桃林鐵馬道。這條路線原本是桃園運煤列車的鐵路,是在 2018 年之後才改建成自行車與人行道。除了路線相對較新,全長更是橫跨龜山、桃園與蘆竹,單趟就有近 16 公里的路程,因此不管是要進行全長的長距離訓練,抑或是擷取其中一段進行來回的配速跑都是非常合適的。
課表一:Zone 2 輕鬆跑 8 公里(非常輕鬆的體感)
課表二:配速跑 34 分鐘(稍微累的體感)
課表三:基礎訓練 6 分速,32 分鐘(介於輕鬆與稍微累之間)
實測感受
距離雪梨馬大約還有半年時間,目前安排的課表都是以累積跑量為主,沒有太複雜或高強度的訓練。第一次穿上 On Cloudsurfer 2,選擇先以 7 到 8 分速的低心率訓練來認識這雙新跑鞋,除了不會累之外,還可以放更多心思在體驗跑鞋上。
初次上腳,最深刻的印象來自它出色的滾動感,即使並沒有搭配 Speedboard 推進板,On Cloudsurfer 2 還是能帶我平順地推進每一步,跑起來相當省力。而無中底板材的設定我覺得也是非常棒的,不僅沒有暴力推蹬感,還能完整感受到「材質」與「結構」的緩震組合技。
在慢速跑的過程中,中底 Helion 超級發泡材質提供了舒適腳感,不會產生過於軟綿的下陷感,而是給予穩定且適當的吸震與回彈,避免雙腳過度發力而產生疲勞。另外,CloudTec Phase 的斜向開洞造型進一步強化了滾動感,讓整體步伐更加流暢,確保我已預設的配速的穩定巡航,不會不自覺地愈跑愈快。
有了對 On Cloudsurfer 2 的初步認識後,我也嘗試在配速跑課表中體驗,看看在較快節奏下的表現。以 5:30/Km 的配速跑 34 分鐘來說,在前面 2 公里因為有很棒的滾動感,跑起來相當順暢。但當我稍微把速度往上提時,開始感覺到稍微吃力,驗證了 On Cloudsurfer 2 確實更適合輕鬆跑或長時間穩定巡航的訓練。
由於是用在配速較快的課表,因此鞋帶部分就調整得更緊一些,其中讓我最有感的設計,莫過於第一組鞋帶孔的線條配置,搭配上鞋帶孔兩側的刺繡設計。起初以為這些細節不會為實戰表現帶來太大影響,但若以俯視來看,能發現最前端鞋帶孔的左右涵蓋範圍很廣。當拉緊鞋帶時,可明顯感受到刺繡加強區域提供的緊實包覆感,搭配後跟非常厚實的海綿填充,讓我在綁緊鞋帶後有種後跟陷入沙發的感覺,非常柔軟舒適。
外底方面,On Cloudsurfer 2 使用 FEA 技術,在第一代的基礎上再進行優化,同時使用加厚的橡膠材質並重新調整刻痕紋路,以提升跑鞋的耐用性,在一般的柏油路面上有著不錯的抓地表現。另外,橡膠覆蓋區域相比上一代有所提升,這點絕對是大加分,我的訓練模式以 80% 舒適輕鬆跑 + 20% 高強度訓練為主,因此日常訓練鞋的耐用性就顯得相當重要,這次更廣的橡膠覆蓋面積不僅提升了耐用度,更讓人能放心長期使用,甚至是在日常穿搭通勤後直接換裝開跑也能輕鬆應對。
我認為 On Cloudsurfer 2 最適合的跑步應用場景,就是「不看配速,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來跑」!這樣不追求成績的方式,其實能讓自己在過程中找到運動帶來的快樂,長時間累積下來也能默默發覺速度上的進步,或許這也是我逐漸提高跑步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總結
這兩年的 Cloudsurfer 系列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除了 2024 年推出的相對更韌彈腳感的 Cloudsurfer Next 之外,今年初更是接續讓 Cloudsurfer 2 保持初衷再升級,讓大家跑步過程中體會舒適平衡的腳感!從這兩年的命名來看,可以看出品牌有想要統整型號,讓大家對於 On 跑鞋更淺顯易懂,很期待未來這系列還能有甚麼不一樣的款式推出。
而作為此系列的主軸鞋款,Cloudsurfer 2 更適合輕鬆跑到恢復跑,如此才能感受到它的最佳表現。至於適用族群我認為非常廣泛,從一般跑者到菁英跑者都能穿著它進行輕鬆訓練,甚至完全沒在跑步的人也能穿來日常通勤,On Cloudsurfer 2 或許不是你鞋櫃裡最快那雙,但它可以成為你穿著頻率最高,跑起來也最開心的鞋款。
對我來說,跑步的意義不僅限於速度或成績,更多的是過程中或訓練結束後的美好時刻,也正好對應到這次 Cloudsurfer 2 所推廣的「Soft Wins」概念。所謂的 Soft Wins,是希望每一位跑者都可以拋開競速與時間,體驗到跑步真正的樂趣,並追求自己的「勝利」。奔跑時,可以拋開煩人的瑣事,專注享受自由暢跑的每一刻;訓練結束後,一杯冰涼的黑咖啡不僅帶來放鬆與消暑感,還能提升燃脂效果,成為對自己努力的一份獎勵,這些片刻,都是屬於我的 Soft Wins。只要跑得自在,就能一直跑下去;只要不斷前進,就能一次次突破,感受自己的成長。
On Cloudsurfer 2
男款-冰霜灰/象牙白 女款-冰川灰/檸檬黃 男、女款-象牙白 男、女款-黑 臺灣定價:5,580 元
上市日期:已於臺灣 On 官方網站及指定店點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