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 Infinite Elite 2 不只 Q 彈驚豔
跑者賴賢鴻用身體記憶證明升級超有感

邁入新年之際,大家都立下什麼期許呢?Team UA 跑者賴賢鴻去年底參加臺北馬以 71 分 43 秒刷新半馬 PB,劃掉了個人清單上的其中一項,與此同時,也意味著全新目標隨之誕生:跑進 70 分內。

幾周前趁著比賽結束,抓緊空檔我們與賴賢鴻相約大稻埕碼頭碰面,那兒是臺北的跑步熱點;對編輯來說,此行是帶著認識新跑者、新朋友的好奇,對賴賢鴻而言,是更多了一份期待,因為他除了與我們分享接觸跑步以來的心路歷程,現場還首次見到新年征服新目標的足下夥伴之一:UA Infinite Elite 2。

Infinite Elite 系列強調極致緩衝與回彈,去年初挾著 HOVR+ 中底泡棉亮相,為訓練注入滿滿動力,Infinite Elite 也正是賴賢鴻日常練習固定輪替的鞋款,腳感印象之熟悉,讓他穿進 Infinite Elite 2 當下幾乎沒有多想,就點出幾個改變,至於是哪裡不一樣了?接著往下看!

棒球、越野、臺灣半馬百傑

賴賢鴻並非從小就接觸跑步,國中小時期著迷於棒球運動,曾是校內球隊的一員,升上高中後把重心轉往定向越野,一路跑進國家隊,接著進入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就讀。從越野好手到接觸路跑賽,有一部分是因「疫情」促成,幾年前 COVID-19 肆虐全球,讓賴賢鴻多了無數能跑步的時光,就這麼轉進了路跑世界,他開始在網路上找相關資料、看前輩們的分享,自己訂定訓練計畫然後獨自練習。

2019 年北港初半馬是他的起點,兩年後參加臺北馬拉松以 01:12:27 完賽,當時擠身臺灣半馬百傑第 81 名,到去年在同個賽道把成績又向前推進。

「他們 (外界資訊) 只是給出一個概念,實際上運作還是自己,我常常會記錄訓練內容跟感受。把它寫下來或記在跑步 APP 裡。」賴賢鴻給人一種不疾不徐的從容感,話多半都細細地說,甚至會反覆確認訪題欲了解的方向,再給出答案,面對跑步和跑鞋也是如此,他習慣細細聆聽身體的聲音。

回想起過去一年來的準備,賴賢鴻早早就鎖定臺北馬要挑戰 PB,為此特意降低參賽頻率,從原本平均一個月三次路跑賽調整為每月僅一回,讓自己更專注調整節奏面對這場重點盛事,當天也不若以往習慣的獨推,選擇跟著集團前進,最終順利跑出想要的成績,這些「改變」確實換來滿意的結果。

期末結束學校課業告一段落之後,一月他緊接著要動身前往美國,與 UA 贊助的跑團 Mission Run Dark Sky Distance 一同訓練,而在此之前,先是與新戰友 Infinite Elite 2 相見歡。

全新中底 HOVR+ 加進好心情

記得一年前也是差不多此時,Under Armour 揭開旗艦中底科技 HOVR+ 的面紗,並同步帶來 Infinite Elite 跑鞋,中底 HOVR+ 泡棉的這個 “+” 記號,除了有升級之意,加大緩衝極限、加強充沛回饋,隨著受力潰縮後的迅速回彈,也給每一步都加進好心情,就連日常通勤穿都會有點上癮。

全新 Infinite Elite 2 圍繞系列作的特點再演進,直觀地從外型上來看,中底依然維持厚切 Q 彈的全掌 HOVR+ 泡棉,線條變得更飽滿圓潤,把視覺刺激與腳掌感受同步在一個頻率上;鞋面則由針織材質改成網眼布料為主,不難嗅出想要更輕盈的目標,配合 HOVR+ 靈敏活潑的催動,意圖使長距離訓練少些負擔,多點樂趣。

under-armour-infinite-elite-2-ft-eric-lai (20)
under-armour-infinite-elite-2-ft-eric-lai (22)

UA Infinite Elite 2

  • 網布鞋面輕量透氣
  • 鞋舌、鞋領周圍填充幫助貼合鎖定
  • 全腳掌 UA HOVR™+ 中底
  • 外底輕量橡膠兼具耐用度
  • 相較前一代,單腳輕量約 30 公克
  • 足跟差 8mm
under-armour-infinite-elite-2-ft-eric-lai (13)

Infinite Elite 2 穿得出不一樣

許多跑者會依據場地、強度或使用時機有不同跑鞋來應對,進一步歸類出訓練鞋、比賽鞋,甚者會從中再去細分;賴賢鴻的輪值清單大抵是三雙跑鞋常駐,現階段高強度訓練及比賽時穿 Velociti Elite 2,田徑場內的短程訓練和五千、一萬公尺賽事以 Shakedown Elite 系列釘鞋為主,日常恢復跑或輕鬆跑會讓 Infinite Elite 來陪伴。

「一代已經穿壞了三雙,平常蠻記憶住一代的重量跟腳感,二代還要更軟彈,且輕很多,鞋面上的裝飾還有材質都比一代更輕薄。」就像是寫進肌肉記憶裡,無數里程的相處讓賴賢鴻對 Infinite Elite 十分熟悉,換上 Infinite Elite 2 先是對重量調降有感,當下隨即和品牌人員確認,是的,單腳少了 30 公克左右。

而鞋面材質重組,抑是輕量化處理下的改變,網布柔軟而非軟塌,穿起來更無負擔,這也是賴賢鴻挑選長距離跑鞋時會納入評估的點,不完全以緩震極限高低來評估。

「穿這種有彈性有緩衝的鞋比較不容易受傷,長距離來用的話,它 (Infinite Elite 2) 比較輕,所以不會這麼快感到疲勞。」他補充道。

是慢慢跑的鞋也是衡量狀況的標準

Infinite Elite 2 具備極致緩震的特點,適合長距離跑步使用,幫助跑者續航往更遠的里程推進。像賴賢鴻自己就設定 Infinite Elite 2 拿來做 LSD (Long Slow Distance,長距離慢跑) 或日常無特別訓練安排、就是想跑的時候來穿。

「長距離慢跑或日常慢跑,我有時候會跑草地 1~2 小時,藉由不平整的地面,刺激到不同肌肉,身體會去注意落地的腳感,把落地力道分散掉,不會只用同一個點。」跑著練著,也看身體怎麼說,賴賢鴻透露,穿 Infinite Elite 時通常會配 4 分整 ~ 4 分半左右下去跑 (這是他的慢慢跑),調整腳步注意落地狀態之外,他還會用「跑鞋與腳掌傳來的訊息」評估身體狀況。

「如果說這個速度 (4 分整 ~ 4 分半) 還會覺得累的話,身體就真的累了,就會休息。這 (Infinite Elite) 算是我衡量身體狀況的標準。」

正在做,做到最好

這篇專訪刊出時,賴賢鴻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 Flagstaff 跟著 Mission Run Dark Sky Distance 團練,希望透過高海拔進一步刺激心肺,收到良好訓練效果,這正是他赴美的原因之一,臺灣雖然有夠高的海拔,但山區坡度起伏大,比較不適合長距離訓練。

「想針對五千、一萬跟半馬成績做推進,一萬公尺現在 33 分整,希望可以跑到 31 分多,半馬跑 71 分半,現在以 70 分內為短期目標。」

賴熊試圖把自己口中「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接觸跑步邁入第六年,持續走在自己的節奏上,設下目標、打破目標然後再設下新目標,一個個疊加出屬於他的軌跡。

UA Infinite Elite 2
臺灣定價:男、女款皆 5,280 元
上市日期:已於臺灣 UA 官網及實體店櫃登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