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Morris!你有多久沒有穿上無碳纖維板的鞋子呢? 我在日常訓練時會依照不同課表更換不同鞋款類型,也必須要特別挑選沒有碳纖維板的鞋子,這是為了不要讓腿部過度依賴,與讓腳底有正確的跑步步態。畢竟每個訓練課表若太過依賴碳板鞋的話,雖然跑步數據好看,但如果沒有跑後認真的按摩放鬆與肌力訓練,帶來的副作用就是足弓與小腿肌群等處不舒服。
而這次為大家評測的是 HOKA 的 Mach 6 (馬赫 6),雖然沒有加入碳板,但跑起來絲毫不拖泥帶水,鞋子本身也因為重量較輕的關係,非常適合競速與中距離課表使用.而 HOKA 跑鞋最獨特在於其鞋底搖籃式設計,方便跑者跑步時增加滾動性與步伐的流暢度。Mach 系列是 HOKA 品牌中最顯速度,並且同時兼具舒適與快速反饋的跑鞋款式,也可以作為賽事上中短距離或是備賽期的競速訓練用跑鞋,來到第六代的 Mach 6,讓我們一起來體驗競速一下。
測試者資料
跑者:Morris
跑齡:約 7 年
身高 172 cm,體重 61 kg
最佳成績:全馬 3 小時 02 分 (2019 日本長野馬拉松)、半馬 1 小時 25 分 (2023 板橋馬拉松)
課表訓練量:全馬賽季期每週 90-110 km;夏日休賽季期每週 50-70 km
跑步經歷
- 配速員:2024 渣打台北馬拉松、田中馬拉松
- AED Runner / DVTT:高雄馬拉松、日月潭馬拉松…等
測試場地
- 長距離間歇跑:1 公里至 3 公里的長度之間歇跑 (休息為90秒),配速約 p345 至 p355。場地為田徑場 PU 跑道。
- 節奏跑:穩定持續跑 60 至 80 分鐘,配速約 p415 至 p408。場地為柏油路面、一般混合路面。
鞋款外觀及第一印象
今年推出的 Mach 6,有別於 HOKA 以往印象的配色基底,鞋面採用亮藍色工程網布,搭配顯眼的綠色中底「超臨界 EVA 泡棉」,在這初春氣息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同讓你輕快地飛翔,可以毫無費力地加速般的象徵,也讓整體鞋款跳脫出更鮮明的個性。Mach 6 的重量據官網資料顯示,男鞋 US10 單腳 232g,足跟差則是 5mm。外型一向是 HOKA 鞋款的優勢及特色,寬度較寬且如同搖籃式的大底上翹,讓鞋子看起來很大雙,但其實重量表現不差,以跑步日常訓練鞋角度可說是非常的輕盈。
若與筆者擁有的 HOKA Clifton 9 相比,Mach 6 從外觀看起來鞋尖比較翹一點,拿起來也相當輕巧,也因為鞋面較窄貼合雙足,所以非常適合競速的課表使用,而 Clifton 9 則較寬,相較下來適合長距離慢跑使用。這次的 Mach 6 除了中底調整外,鞋底也增加了耐磨橡膠,提升耐用度。由於筆者目前為準備首爾馬拉松的最後一個月,拿到此鞋正好可安排為顛峰期課表測試使用,Mach 6 實際上路的感覺如何?我會以間歇跑、節奏跑來一探究竟。
HOKA Mach 6 鞋面為新一代的「工程緹花網布鞋面」,輕量且透氣同時也有不錯的包覆度。筆者本身跑鞋穿著 US9,穿著 Mach 6 的 2E 楦頭寬楦版本,依照平常穿著尺寸即可,鞋帶也有良好的延伸性,薄型的舌翼設計也有不錯的包覆度,另外後跟向後延伸也可減輕阿基里斯腱的負擔,且穿脫較容易。
Mach 6 雖然沒有碳纖維板設計,但中底使用「超臨界 EVA 泡棉」,這款泡棉具有輕量化,同時兼具緩衝防震與回彈性佳的特點,讓 Mach 6 的中底在緩震中又帶有一定的回彈反饋,提供輕盈而有彈性的腳感。著地時腳掌的反饋感也很直接,提高了競速時的舒適度,跑起來的感受不同過往的泡棉特性,讓新一代的 Mach 6 跑鞋如虎添翼。
過往 Mach 系列鞋款大多採用中底與大底結合的設計,可能會讓跑者對於大底的磨耗有疑慮,這次用心的 HOKA 在 Mach 6 的大底易磨損區置入「耐磨橡膠」,以增加耐用度,另外也特別多了圓形凹槽,這樣既可以增加雨天的排水外,也可以保有原本的鞋款輕量化特色。這項微幅的調整著實幫 Mach 6 提高耐用性,也不失去原有鞋款的直接反饋感。
Mach 6 的中底雖然看起來較厚,但從側面可以發現其厚厚的中橋亦減輕左右扭曲的機會,加上 HOKA 本身鞋底前掌較一般跑鞋寬,後跟的部分也有硬質的穩定貼片,這幾個因素加起來,對 Mach 6 整體的穩定性有幫助。跑步落地時頗為穩健,沒有超厚底鞋常見的左右晃動問題,以 Mach 6 道路跑鞋的定位,穩定性整體算是中上。
實著感受 (間歇跑、節奏跑)
巡航間歇跑 (長距離間歇跑 1-3 km),場地:田徑場 PU 跑道
近期在為全馬做準備,進入全馬的課表專項訓練周期,每一組主要是以 1-3k 的長距離間歇 (配速約為 p350-p402),總共有七組。由於配速強度稍快於馬拉松配速,可試圖讓身體適應馬拉松配速,在比賽當天體感會相對沒那麼辛苦。拆成分段距離的巡航間歇跑,除了跑者心理負擔較小之外,也透過每組間歇中間的短暫休息,強化身體代謝乳酸的能力。
此次課表距離為 1 公里至 3 公里不等的田徑場間歇跑,過彎時需要一定的穩定性,Mach 6 在較快的跑動過彎時給予好的包覆性,也感受到鞋子的中足部分有十足的安全感。
Mach 6 在中底是使用超臨界 EVA 泡棉,軟中又帶有彈性,所以在操場的回彈感更是滿滿,而實際配速可能會較體感稍快一點,這個間歇課表配速有不同配速,更需要不同提速加速,而跑鞋更是自然引導跑者穩穩加速與再加速,在田徑場 PU 跑道完全不拖泥帶水,回饋反應非常直接。
Tempo run 節奏跑 (21 km),場地:柏油路、混合道路
由於馬拉松比賽最重要的莫過於節奏跑 (目標配速跑),因此這個週期大多是跑比賽專項配速,適逢巔峰期的課表,跑了幾次 16-18 公里馬拉松配速跑,以比賽時的目標配速確認,以筆者本身目標全馬破三完賽,配速大約在 4 分 10 至 4 分 15 秒左右,因此也到戶外進行多次的長距離持續不間斷的節奏跑,讓身體習慣比賽時的配速節奏。
由於戶外場地路面地形多變,因此特別感受了柏油路、人行磚道及較硬的水泥地面等差異,Mach 6 的中底為超臨界 EVA 泡棉,其跑感是設定回彈與緩震並列,因此落腳時可給予適當緩衝,僅管這雙鞋並無加入碳纖維板設計,並無強烈的向前帶動推進,但因為鞋底弧形設計與優異的中底泡棉設計,在跑步的過程中滾動性也非常流暢,也不會像一般碳板鞋很吃小腿肌力感,可說是很適合日常訓練用鞋與入門市民跑者的慢跑鞋。
這次鞋面網布也有不錯的透氣性,在幾次跑完課表後,足底也不會有過多流汗。另外,Mach 6 除了增加耐磨橡膠大底而有不錯的抓地力表現之外,也因為鞋底採區塊狀及較寬的結構設計,讓鞋子在不平整的路面相較其他廠牌跑鞋有更多的安全感。
總結
HOKA Mach 6 的中底兼具緩衝與回彈反饋直接的優勢,加上這款沒有搭配碳纖維板,不少跑者把它當成是 Rocket X 2 或 Carbon X 的訓練用鞋,可當作高低配搭來使用,也因為少了碳纖維板的猛烈推進,所以筆者也很推薦給入門跑者在日常慢跑使用,非常好上手。
Mach 6 展現出優秀的吸震與輕快感,如果跟我一樣有一定跑步資歷跑者,可以將它設定成帶點速度感的日常用訓練鞋,舉凡輕快速度的慢跑、長距離耐力跑,甚至到乳酸閾值跑等,它都可扮演非常稱職的角色。如同 HOKA 品牌的海鷗 Logo 一樣,相信這雙 Mach 6 在設定輕快與回彈直接,可引領跑者以最舒服的姿態翱翔。
在測試過後推薦 Mach 6 給以下跑者使用參考:
- 適合全馬完賽四小時內 / 半馬完賽二小時的跑者:
- 訓練為間歇課表使用,如 400、800公尺,或中距離 1-3 公里間歇跑
- 訓練為長距離節奏跑使用 10-16 公里
- 比賽使用為 10 公里或半程馬拉松
- 如果你是入門跑者,推薦給您日常慢跑或是速度訓練使用
HOKA Mach 6
臺灣定價:4,800 元
上市日期:已於 ISPO+ HOKA商城及指定店點登場
HOKA 官方 FB
HOKA 官方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