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勘履者從什麼地方開始看一雙鞋子?
遠遠放在架上看的,大概是整體線條身高比例
往前走近些,最為流行、變化最多端的是鞋面材料,表情變化
但是當鞋子穿上腳的時候,以年代為分隔的是緩緩從中底傳達出的心情。
想要了解一雙鞋的心情,我想中底是今天這題的核心
需要花個幾秒一分鐘在店裡頭走走踩踩去感受,
偶爾遇到好心人還會讓你上跑步機試試六分速;
等到真正走上場、跑躍跳動的時候,一個又一個小時過去,
在你腳下不發一語承受壓力的是鞋子中底,
不管怎樣就是挺你跑過上百公里,壓過各種馬路,只能說中底實在很重要。
我們今天就從頭開始來看看開啟運動鞋年代最關鍵的中底。
年代
就像騎著 YouBike 在街頭隨處遊走,假設我們可以刷了悠遊卡就隨便開走一台時光機,無目的地前往一個亂數選定的年代,我想你可以從學校籃球場上的狀況推測出這大概是什麼年代,是忙著拉竿上籃或是三分線後一步就出手,場上的狀況受到時代的影響。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運動鞋的中底身上,受到原物料以及工廠技術甚至是市場需求風向的影響,各家品牌總是走在一條不謀而合的路上,上世紀中的跑步浪潮爆發,催生了眾多市民跑者的運動需求,也催生了泡綿中底的運用,讓運動鞋急速離開了近半世紀以橡膠為主的世代,從薄薄不到幾公分的競速鞋,奔向中底五花八門的年代。
1974-1984 EVA
新 中底福音戰士
EVA 全名是 Ethylene Vinyl Acetate,中文名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但名字背不起來沒關係,我寫完整篇文章還是要 GOOGLE 才背得出這兩個名字;但是這材質在運動鞋的歷史中真是超級重要,伴隨著跑步運動的興起,隻手撐起了運動鞋的啟蒙年代。
關於誰是最初開始使用 EVA 作為中底有兩種說法,資料顯示 BROOKS 的 Brooks Villanova 與巴爾的摩的 Monarch Rubber Company 簽下了第一年的獨佔使用權利,開始大量地取代了原有的橡膠材質( Cavanagh PR: The Running Shoe Book. Anderson World, Inc., Mountain View, CA, 1980)
但另一方面,亞瑟士在 1974年就推出了以日本福岡國際馬拉松起跑地的大濠公園(Ohori Park)為名的 Onitsuka Tiger OHBORI,是一雙以 EVA 為基礎的馬拉松鞋款,近年還推出了穿搭用的復刻版本 OHBORI EX(改用了fuzeGEL作為中底)。
不管誰搶得第一,後來的 EVA 迅速地被各大品牌採用,連當年最高價鞋款 NEWBALANCE 990v1 也是使用這個材料,可見得其「高科技」地位;直至今日的運動鞋仍充滿各種以 EVA 為基礎,混入了各種材料的改良版本,連你我最常穿的拖鞋也十有八九是 EVA 所製作。EVA 有多重要,問問碇司令就知道(大誤)
1985-1995 PLUG-IN
嘿 不然塞些東西進去會怎麼樣
EVA 的材料便宜而且又輕又軟,嚴格說起來適合緩衝而不利回彈,而且更嚴重的是久穿會有氣泡塌陷的問題,給動不動跑上幾百公里的跑者帶來極大困擾。所以大家開始想辦法往裡頭塞入其他材料來作為核心,改善 EVA 泡棉的體質。
遙遙在前頭的是早在1978就開始的 Nike Air Sole,1984年 Mizuno MZ-84 的 Pronation System 在內側的中底裡頭塞入了不同材料來提供支撐,然後 NewBalance 想到用 PU 包裹住 EVA 的 ENCAP,Adidas 的 APS(Anti-Pronation and Shock) 提供了可調式的結構,ASICS能接住雞蛋的 GEL、Converse ERX、Puma 的 TRINOMIC、REEBOK ERS(Energy Return System)、NewBalance ABZORB 等等等,在鞋裡頭的武林可以說是百家爭鳴。
1996-2012 COLUMNAR
大家都一根一根的
在泡棉裡頭搞東搞西十幾年,運動鞋科技越來越按耐不住,開始想盡辦法要讓你「看得見」,1996年的 Adidas FEET YOU WEAR 以仿生學的泡棉結構,將 adiPrene(其實也是 EVA 基礎的材料)切削出獨特的外型,Reebok 的幾何狀 ZIG TECH 讓泡棉中底成了一連串折線,總以外貌取人的 Nike 雖在泡棉裡加入升級的 ZOOM AIR 氣墊但也把開發了十三年的壓箱寶 SHOX 拿出來參戰,連一向給人溫文儒雅印象的 NewBalance 也有 ZIP 跟 ABZORB EX 這樣科技風格濃厚的外顯之作,PUMA 的 TRINOMIC 轉生成瘋狂的 CELL 家族,巨大的六角型 TPU 包覆著中底,1997年的 Mizuno WAVE 更是從頭到尾參與了這個年代的發展,2012年的 Mizuno WAVE INFINITE 全長波浪板看似是這個時代的總結,卻也是最有擋頭,以 WAVE PROPHACY 持續發展至今的一項技術。
ADIDAS 在這時期也沒停下來過,從 A3、A3(BOUNCE)、FORMOTION、GCS到 ADIDAS_1,把這種有如汽車避震系統的機械感中底玩得如火純青,把上世紀的 APS 想法延伸,打造出自動調整緩震的 ADIDAS_1,直到今日還有 ADIDAS 4D 技術延續這血脈。
2013-2021 SUPERFOAM
超級泡綿宇宙
在喧騰甚至是誇張的柱狀中底年代之後,材質的演進將運動鞋推進下一個戰場,各種超級泡棉開始出現。這類型全新的中底的濫觴得從 2010 年的 Hoka One One 的 RMAT 開始,但真正發揚光大的話,不得不歸功於 Adidas BOOST 科技,這白白一塊連上色都很困難的 TPU 發泡擁有前所未見的回彈腳感,幾乎是從球場到菜市場無人不曉;明顯被激怒的 Nike 在2017年一下子放出 REACT、ZOOMX 全力反撲,而 NewBalance 也帶來充滿動力的 FUELCELL 泡棉,專心跑鞋的 Brooks 讓 DNA AMP、DNA LOFT 、DNA ZERO 、DNA FLASH 泡棉連發,Saucony 和 Mizuno 這兩個品牌不約而同使出 PWRRUN 與 ENERZY 都是三位一體的組合技,Puma 在2021年以 NITRO 與 NITRO ELITE 重返跑鞋戰場,連 Adidas 都不忘再補上 LIGHTSTRIKE 與 LITESTRIKE PRO 加入戰局,這個超級泡棉的世代風起雲湧,還很有得繼續看下去。
超級泡棉的出現很大部分來自製作工藝的改變,但多是瞄準著「將氣體打進中底」的方向在前進,可以說是「看不見的氣墊」,在加入小氣泡之後的泡棉,材料密度降低,變得更輕之外,還能具有更好的彈性。譬如說將上世紀就有的 EVA、RUBBER 混合後,浸入高壓高溫環境的超臨界液態的氮氣,藉以把或是讓 PEBA 或 TPU 材料像爆米花一樣發泡,都是拜製程上的演進所致。見到這些超級泡棉,彷彿回到了五十年前 EVA 剛出現的時代,就像 EVA 比橡膠輕量許多,才翻轉了既有運動鞋的面貌,如今藉由更輕的泡棉帶來結構的可能性,才讓超厚中底的性能鞋款得以成立。
品牌
年代的區隔帶來了運動鞋的時代感,當我們改從品牌面來看這些年中底的發展,感覺就像班上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個性,每個品牌在開發自家技術或是推出方式,也都有屬於自己的調性,在大大小小的地方,堅持著屬於心裡頭覺得最棒的方式。
ADIDAS
1985 - ADIDAS PHANTOM (EVA)
1986 - ADIDAS APS
1988 - ADIDAS TORSION (TPU)
1990 - ADIDAS EQT
1992 - ADIDAS adiPRENE (EVA)
1996 - ADIDAS FEET YOU WEAR
2001 - ADIDAS CLIMACOOL
2002 - ADIDAS A3 (PU)
2004 - ADIDAS ADIDAS_1
2004 - ADIDAS A3 STRUCTURE (TPU)
2004 - ADIDAS GCS
2005 - ADIDAS FORMOTION
2006 - ADIDAS A3 BOUNCE (TPU)
2013 - ADIDAS BOOST (TPU)
2013 - ADIDAS SPRINGBLADE (TPU)
2014 - ADIDAS 4D (PU)
2016 - ADIDAS BOUNCE (FOAM)
2018 - ADIDAS LIGHTSTRIKE (EVA)
2020 - ADIDAS LIGHTSTRIKE PRO (PEBAX)
也許是 Adolf Dassler 血統的關係,ADIDAS 的用料總有種德系作風。很長一段時間都讓中底交給 adiPrene 跟 adiPrene+ 這組合擔綱,一個偏緩震一個多些回彈,可靠耐用那就不換囉。即便橫跨了1990到2010這中間的許多變革,直到現在連大鞋頭 Kayne West 的 YEEZY 新作也仍有好幾雙就交給 adiPrene 搞定。
對於結構上的嘗試也真沒少過,與 Salomon 同家的年代開發出的 GROUND CONTROL SYSTEM / FORMOTION 技術,由橡膠連結後跟上下兩層中底,帶來柱狀緩震少有的靈動感,有某種雙A臂懸吊從側面卸力的感覺,後來還進一步在2006左右短暫出現在 TMAC6 還有 GilZero 身上,回想到這邊,如果有朋友想聊 a3、不是泡棉的 Bounce 還有 Springblade 的話,我大膽猜測你也應該也喜歡孫燕姿。
到了 2013 年,跟同樣德系出身的巴斯夫材料公司合作推出了 ADIDAS BOOST,用讓人一穿就哇的感覺展開了泡棉的全新世代,機械系的 4D 繼續之外,LIGHTSTRIKE 與更進階的 LIGHTSTRIKE PRO 性能相當堅強,2021 年我們就可見到 LIGHTSTRIKE PRO 在更多鞋款中的運用,感覺在超級泡綿世代帶來新一波的進襲。
ASICS
1974 - ASICS EVA
1981 - ASICS Flex Holes (EVA)
1986 - ASICS GEL (SILICONE)
1992 - ASICS VISIBLE GEL
1999 - ASICS SpEVA (EVA + RUBBER)
2001 - ASICS IGS (Impact Guidance System).
2006 - ASICS SOLYTE (LLDPE)
2015 - ASICS FLYTEFOAM (EVA + CNF)
2017 - ASICS FUZEGEL (EVA + SILICONE)
2018 - ASICS FLYTEFOAM LYTE
2018 - ASICS FLYTEFOAM PROPEL (EVA + CNF + TPA)
2020 - ASICS FLYTEFOAM BLAST (EVA + OBC)
2021 - ASICS FLYTEFOAM BLAST TURBO (NYLON)
強調 sound mind, sound body 的 ASICS ,中底也傳出了不一樣的聲音,總是從特別的角度開發緩震;譬如說他是少數採用矽氧樹脂作為中底緩震材料的品牌,擅長把垂直衝擊轉化成水平發散掉,從1986年與 Taica 公司合作打造了能接到雞蛋的 Alpha GEL 以來,這個 ASICS GEL 依然是獨門絕活,除了陸陸續續地在中底裡頭各種變形,後來遇上了 Solyte 輕量化材料開發成功,Toshikazu Kayano 設計師才得償所願地將 ASICS KINSEI 做出來,近期也見到把 EVA 跟 GEL 混在一起的 FUSEGEL 嚐試,除了特殊的腳感,也運用到更多 Lifestyle 款式身上。
在泡棉上的進展也是很有自己的想法,以 CNF(Cellulose Nanofiber,生質纖維)所構成的 FLYTEFOAM,用纖維包裹住空氣,形成輕量且支撐的結構,藉以取代本來製程中的 KEVLAR 纖維,更環保就是要拍拍手。FLYTEFOAM PROPEL 進一步混入橡膠,多了些延展性。
而最近不少性能鞋款採用的 FLYTEFOAM BLAST 是由 EVA 與 OBC(烯烴嵌段共聚物)混合而成,有沒有 CNF 不太確定,但是真的是穿上就讓人感到彈;屬於超級泡棉等級的 FLYTEFOAM BLAST TURBO 是以 NYLON 為基礎的泡棉,乍看覺得尼龍材料如何能夠發泡?但若換成尼龍學名 POLYAMIDES 的中文名聚醯胺再查,就發現原來跟 PEBA (熱塑性聚醯胺彈性體)有點關係,但能夠直接說 FLYTEFOAM BLAST TURBO 就是 PEBA 發泡嗎?我會說性能絕對有到。
BROOKS
1975 - BROOKS EVA
1989 - BROOKS HYDROFLO
2006 - BROOKS MoGo (EVA)
2007 - BROOKS BioMoGo DNA (EVA + Bio)
2010 - BROOKS DNA (POLY)
2013 - BROOKS Super DNA
2017 - BROOKS DNA AMP (PU + TPU)
2018 - BROOKS DNA LOFT V1 (EVA + RUBBER + AIR)
2020 - BROOKS DNA ZERO
2020 - BROOKS DNA FLASH (EVA + PU + NITROGEN)
2021 - BROOKS DNA LOFT V3 (EVA + RUBBER + NITROGEN)
1975年的 BROOKS Villanova 打開了運動鞋使用 EVA 材料的年代,而 BROOKS 在 2001 年全心投入跑鞋之後,在中底的演進速度上是不斷演進,尤其是近兩年更換中底科技的速度幾乎可以說連碳板鞋都跟不上。
2008年 BROOKS 將原本的 MoGo ( EVA) 中的部分材料換成了生質材料成了 BioMoGo,藉此加速分解速度,減輕垃圾掩埋場的壓力(汗),2010 年則是成群的鏈狀小分子所構成的非牛頓力學液體塞進了中底內,讓低速時緩震,高速則回彈的特性帶到運動鞋裡,隔年再讓 BioMoGo 跟 DNA 材料混合成了 BioMoGo DNA。2013年,BROOKS 進一步將 DNA 材料定型,打造出 Super DNA。
針對長距離菁英跑者所打造的碳板鞋 BROOKS HYPERION ELITE 更新快速,從 DNA ZERO 中底迅速地更換成了 DNA FLASH,見到品牌快速更新的能力;事實上,從2017年到現在的一波中底發表,從 DNA AMP、DNA ZERO、DNA FLASH 到 DNA LOFT,各式 DNA 家族開枝散葉的能力實在強大,家中成員特質各異,從 PU+TPU 、EVA+RUBBER、混入空氣或是氮氣的中底都有。像是 DNA AMP 就是以 TPU 包裹住 BASF 所開發的 PU 材料 Elastopan Sports Light Material,DNA LOFT 則被視為 Super DNA 的升級版,在原有的基礎加入提升耐用度的橡膠然後再打入空氣(或氮氣),藉由混入的氣體有效減低密度,近來發表的 DNA LOFT V3 就讓編輯部十分驚艷。
CONVERSE
1980 - CONVERSE Sport Cell
1988 - CONVERSE ERX
1988 - CONVERSE WAVE ENERGY
1993 - CONVERSE REACT
1996 - CONVERSE Helium
2009 - CONVERSE Balls Technology (POLYURETHANE)
2020 - CONVERSE CX
那段帆布鞋 ALL STAR 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榮光,在1990年左右看來受到嚴重的威脅,幾年內密集的各種嘗試,嵌入式的 ERX 彈性泡棉,後來又有了 ENERGY WAVE(廣告上寫著比 Nike AIR 能量回饋好上七成),接著是包裹著高分子液體的 REACT(甚至還用到鞋身),最後連氦氣都用上,可以說是陸海空全面進襲,但是仍無法挽回市場上的困境。
從泡棉來看一個品牌的狀態,CONVERSE 應該是個明顯的示範,身爲在 1917 年使用橡膠而展開了 SNEAKERS 年代的品牌,即使到了近代積極轉戰性能鞋款,但各種科技在2000年嘎然而止,一部分走入了日本市場成為了跟世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的 CONVERSE JAPAN 獨立支線(甚至還有了自己版本的 REACT),在2003年被 NIKE 收購之後,即使有新鞋型推出,但是在中底的技術上是幾乎沒有消息,中間短暫試過 CONVERSE BALLS TECHNOLOGY,然後直到 2020 年才有 CONVERSE CX 泡棉出現,未來如何成為獨立的品牌,擁有自己的特色中底勢必是需要掌握的部分。
HOKA ONE ONE
2009 - HOKA ONE ONE RMAT (EVA + RUBBER)
2016 - HOKA ONE ONE PROFLY (EVA + RUBBER)
現在看到 HOKA ONE ONE 巨型的厚底鞋出現在街頭、山徑或是跑道上,大家應該都不意外了吧,但即使是看過不少鞋子的我,今天再見到2010年的 HOKA MAFATE 仍然是會心頭一驚(真的),那不難想像在 2009 年,法國超馬選手 Nico Mermoud 穿著他所研發的 HOKA ONE ONE 原型鞋走入美國德州的 The Running Event 展場時,各界充滿驚奇的眼光跟懷疑。
這吸引眾人目光的厚底裡頭,是一種叫做 RMAT 的泡棉,這個混合了橡膠與EVA的材料有過多次改版,也擁有自己的網站 [https://www.r-mat.com],RMAT 材料除了高彈性之外,摩擦力跟耐用度都夠格直接與地面接觸,也因此用到的地方不少,從緩震的中底、加強穩固的 J-FRAME 到外底都出現過,雖然都叫 RMAT,但相信各種配方版本的改變不會少;另外一方面,HOKA ONE ONE 的 PROFLY 前韌後軟的設定,主要的路跑鞋如 CARBON X, ELEVATION, MACH 都紛紛採用,這項中底科技的名字也與 HOKA ONE ONE 的品牌名稱原意 It’s Time to Fly 相互呼應,別有含義。
JORDAN
2005 - JORDAN IPS
2006 - JORDAN INTERCHANGEABLE IPS
2009 - JORDAN APT
2011 - JORDAN INTERCHANGEABLE MIDSOLE
2013 - JORDAN FLIGHT PLAT
2019 - JORDAN ECLIPSE PLATE
與 Converse 同處 Nike 集團大傘之下,Jordan 品牌從 1998 年成立以來,更深知建立自己中底科技的重要性,畢竟有了這個系統才能夠展開屬於品牌的特色,2005年的 AIR JORDDAN 20 代所採用的 IPS 既是嵌入套件也是柱狀緩震,包覆在泡棉之內的彈性柱帶來性能迷難忘的獨特腳感,沿著這個套路發展了幾年,2009年的 APT 腳感強勢,戰鬥感至今仍屬一流,可惜只出現一次,往後雖有豐富的可抽換中底套件,但仍不算是獨有特色,直到 2013 年 AIR JORDAN 28 出現的的 FLIGHT PLATE 才算是展開了近代 Jordan 品牌中底主軸,延伸到近兩代以 PEBAX 打造的 ECLIPSE PLATE 也都是成功的獨佔技術。
MIZUNO
1981 - MIZUNO RB Midsole
1982 - MIZUNO Cassette Insole
1984 - MIZUNO PRONATION SYSTEM
1985 - MIZUNO MAGICAL CLOTH MIDSOLE
1986 - MIZUNO SORBOTHANE
1989 - MIZUNO TRANSPOWER
1991 - MIZUNO GRAPHITE BRIDGE SYSTEM
1993 - MIZUNO Dynamic Foot Contour
1997 - MIZUNO WAVE PLATE (PEBAX)
2007 - MIZUNO WAVE INFINITY PLATE
2013 - MIZUNO U4ic (EVA)
2015 - MIZUNO U4icX (EVA)
2019 - MIZUNO COB
2019 - MIZUNO XPOP (TPU)
2020 - MIZUNO ENERZY (EVA)
2020 - MIZUNO ENERZY CORE (RUBBER)
2020 - MIZUNO ENERZY LITE (PEBAX)
身為源自東瀛的運動品牌,Mizuno 的避震科技似乎也帶些東方思維在內,像是2020年所推出的一系列強調好彎曲的彈性材料 ENERZY,就讓人想到日本柔能治鋼的禪意,而波浪一般的 WAVE PLATE,更是有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的畫面浮現眼前(我好像講得太誇張了…)
不管如何,回首看看 Mizuno 在1985年的中底科技 Magical Cloth Midsole,這名字有夠奇怪,就知道這品牌的想法真的不太一樣(笑),更酷的是這個科技還真如其名,是用一塊不織布來構成!藉由這塊不織布,讓上下兩層如履帶卡住的的中底增加垂直方向柔軟度,同時提升橫向剛性。
聽起來很熟悉,因為這正是 WAVE 技術的前身,但一直到了 1997 年有 PEBAX 熱塑彈性板的製程,才讓這項科技能夠穩定下來;藉由 WAVE的不同形狀,可以在不同功能需求上達成避震與支撐的比例調配;而在 Magical Cloth 跟 Wave 之間,上世紀80年代的 Mizuno 也試過像是 Sorbothane 或是 Transpower 等等避震材料,但似乎 WAVE 才是 Mizuno 技術的真正的「牛肉」所在,圍繞著這塊波浪板,像是 U4ic、U4icX 還有 ENERZY 都是不斷更換改良的載具,幫助這品牌打造獨特的波浪科技。
參與 Mizuno WAVERIDER 1 誕生的傳奇設計師 Tuan Le 就將 Mizuno WAVE 科技視為 Nike AIR 的反向指標 ——— 在 Nike AIR 氣墊吸收衝擊的反面,Mizuno WAVE 選擇將衝擊分散並推動跑者 ——— “This Wave technology was the opposite of what Nike Air was. Nike Air was a big air bag that cushioned the impact of running but the Wave Plate stretches out upon impact and propels the runner forward as it returns to its regular waved shape. ”
在我們看著 Mizuno 運動鞋中底科技之外,有趣的是品牌在綜合運動上的強大開發能力,除了上世紀的 Transpower 就結合了 Sorbothane 與 H2 (一種用於製作高爾夫球的材料),最新的 Enerzy 也有來自品牌在棒球與高爾夫球器材上的開發經驗而來,可以說技術不斷灌注進來,像水波般繼續擴展 Mizuno WAVE 家族的領地。
NEW BALANCE
1985 - NEW BALANCE ENCAP (EVA + PU)
1988 - NEW BALANCE C-CAP (EVA)
1993 - NEW BALANCE ABZORB (Dupont Engage + RUBBER)
1995 - NEW BALANCE ROLLBAR
2004 - NEW BALANCE ACTEVA (Dupont Engabe)
2005 - NEW BALANCE ABZORB SBS
2006 - NEW BALANCE N-ZIP
2006 - NEW BALANCE ABZORB EX
2008 - NEW BALANCE ACTEVA LITE (Dupont Engage + Elvaloy)
2009 - NEW BALANCE N-ERGY
2010 - NEW BALANCE REVLITE (EVA)
2013 - NEW BALANCE N2 (TPU + NITROGEN)
2014 - NEW BALANCE FRESHFOAM (EVA)
2017 - NEW BALANCE FUELCELL 2017 (TPU + NITROGEN)
2019 - NEW BALANCE FUELCELL 2019 (EVA + TPU)
New Balance 的第一雙近代跑鞋是 1976 年的 New Balance 320,中底即是以EVA 所構成,1980年「突破五十美金」的 New Balance 620 還有1982 年「突破一百美金」的 New Balance 990v1 都是以 EVA 製作中底,但 990v1 一次用了三層EVA泡棉中底,後跟再掛上 PU 製作的 Motion Control Device,鞋底再踩上當年獨佔的義大利 Vibram 品牌大底,1982年的高科技跑鞋,就這個模樣了。
EVA材質的耐命與多變不止於此,1985年 New Balance 1300 的 ENCAP 是被 PU 包覆的 EVA,1988年 NEW BALANCE 996 帶來了 C-Cap 是熱塑加壓過的的 EVA,之後加上由與杜邦合作的 ABZORB 橡膠,這三項技術上上下下裡裡外外主導了 New Balance 的經典鞋款的中底面貌至今。
其中 ABZORB 面貌就更多變了,最初版本從 Dupont™ Engage® 材料所製成,後來有了混入空氣而成的半頭明膠狀 ABZORB SBS(Styrene–Butadiene–Styrene),若是將 ABZORB 加上 ABZORB SBS 合體又成了 DTS,ABZORB 被 TPU 包住的話就成了 ABZORB EX,直接扛起整塊中底的 ABZORB FL,還有 ABZORB STROBEL BOARD 跟 ABZORB SOCKLINER,真的是琳瑯滿目。
而在 ABZORB 宇宙之外,輕量化與增強回彈的嚐試也沒少過,像是 ACTEVA、REVLITE 等等,也蠻早就開始著手氮氣與TPU的合體技像是 N2,最新的 FuelCell 則是將 TPU 與 EVA 的原料混合後送進高壓高溫鍋爐裡而來,成為迎戰新世代厚底跑鞋的輕量高彈性「超級泡棉」。
NIKE
1978 - NIKE AIR SOLE (TPU + SF6)
1987 - NIKE AIR MAX
1994 - NIKE AIR MAX2
1995 - NIKE ZOOM AIR
1997 - NIKE FULL LENGTH AIR MAX
1998 - NIKE AIR MAX PLUS (TPU + AIR + PEBAX)
1999 - NIKE VIS ZOOM AIR
2000 - NIKE SHOX (PU)
2001 - NIKE TUBULAR AIR
2008 - NIKE LUNAR (EVA + RUBBER)
2016 - NIKE VAPORMAX
2017 - NIKE REACT (EVA + RUBBER + TPE)
2017 - NIKE ZOOMX (PEBAX)
2018 - NIKE AIR MAX 270
2019 - NIKE AIR MAX 720
2019 - NIKE JOYRIDE (TPE)
2019 - NIKE ZOOM AIR STROBEL
2020 - NIKE AIR STROBEL
2021 - NIKE CRATER FOAM
對於鞋迷來說,Nike 在中底材料上的進展就像是畫在家裡門框的身高尺,熟悉得不得了;從上世紀開始一步一步往上,雖然大多數人應該無緣目睹 1978 年 Frank Rudy 將 AIR 氣墊帶入 Nike 並成功問世的那個年代,但是藉由不斷的復刻與重溫這段歷程,從 AIR -> AIR MAX -> ZOOM AIR -> TUNED AIR -> TUBULAR AIR -> VAPOR MAX -> AIR MAX 720,這項技術也的確是被用得爐火純青,而他的基礎其實簡單到不可置信,以層層 TPU 裹住 AIR 而成。
上世紀的氣墊是灌入了六氟乙烷 (hexafluoroethane, Freon 116) 和六氟化硫 (sulfur hexafluoride , SF6),之所以選擇這名字看得令人頭大的合成氣體,是因為他們的分子夠大不容易逃脫,但是二十一世紀初的一紙環保禁令下,NIKE 花了好幾年時間打掉重練,改成灌入氮氣(Nitrogen)。
所以若要說「氮氣中底」可能也要把 AIR 算進去。
而在泡棉部分 Nike 也做過幾次變化,從輕量化的 LUNARLON 到信心滿滿可以全面取代 EVA 的 REACT 都是重大的改革,這兩年紅紅火火的 Nike ZOOMX 泡棉則是把 PEBAX 材料發泡而來,雖然在耐用度上面臨了與 LUNAR 初問世時類似的情況,但我想不遠的未來勢必還會再有革新。
PUMA
1991 - PUMA TRINOMIC (TPU)
1996 - PUMA CELL (TPU)
2001 - PUMA iCELL
2001 - PUMA e+Cell
2005 - PUMA DUO CELL
2007 - PUMA SPIDER CELL
2011 - PUMA FAAS FOAM
2013 - PUMA MOBIUM
2014 - PUMA NRGY
2015 - PUMA IGNITE
2019 - PUMA HYBRID
2019 - PUMA LQD CELL
2019 - PUMA PROFOAM
2020 - PUMA RIDERFOAM
2021 - PUMA NITRO
2021 - PUMA NITRO ELITE
品牌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中期,一路發展到1989年,Armin 跟 Gerd Dassler 在將老爸的 PUMA 公司部分股權釋出給瑞士公司Cosa Liebermann SA 之後,似乎也讓品牌迎來了新動能;隨著熱鬧的九十年代展開,1991 年的 PUMA 帶來了包含 DISC 在內的一波科技革新,而中底的部分就是 TRINOMIC 這個避震技術,六角形的模樣雖然與隔壁棚的 REEBOK HEXTILE 有八七分像,最容易辨識的方式就是 TRINOMIC 由 PU 隔開的氣室有大有小,形狀不一樣。而使用 TRINOMIC 的鞋型大概又以 R698 還有 PUMA XT2 最為大家熟悉。
這種六角形的避震氣室在1996年左右轉生為 PUMA CELL 避震,交由 PUMA CELL ENDURE、Vince Carter 所著用的 PUMA CELL 與極為大膽充滿動感的 PUMA INHALE 跑鞋接棒準備跑入二十一世紀。
而後在新世紀初引發各種 CELL 變化也是讓人眼花撩亂,這段期間的 PUMA CELL 外觀更為顯著,格子也變大,一系列從 iCELL、e+Cell、DUO CELL、SPIDER CELL 可以說好不熱鬧,但是在近十年也轉變方向,開發了大量的新泡棉配方,但仍有膠狀的 LQD CELL 延續 PUMA 品牌的 CELL 歷史。
REEBOK
1986 - REEBOK REEBOUND (EVA)
1988 - REEBOK ERS (TPU)
1990 - REEBOK HEXALITE (TPU)
1997 - REEBOK DMX
1997 - REEBOK 3D Ultralite
2010 - REEBOK Zig Tech
2014 - REEBOK Z-Series
2017 - REEBOK FLOATRIDE (PEBAX)
2019 - REEBOK FLOATRIDE ENERGY (TPU)
必須說 1986 年的 REEBOUND 這名字還蠻容易讓人知道他想強調的特性,但也有些欠缺記憶度(隔壁棚 AIR 科技表示….),但不過當年大家印象深不深刻,後來也很少再有提到。
整體來看這幾十年的 REEBOK 中底科技,感覺起來是在各方涉獵,但整體的系列感並不強烈,似乎在各個面向都有參與,像是 ERS(Energy Return System) 以 TPU 結構打造的回彈設計概念十足前衛,早在1980年代末期就出現,蜂巢氣墊知名度很高,但似乎總是陪伴著 PUMP 或是 AI 出現,還不算擔當大綱,2010年開始的 Zig 系列十分搶眼,除了有 Z-series 還有延續到 2021 年 Zig 技術仍能不斷改版登場,但是跟自家品牌歷史相比,其實仍算年輕,其實在超級泡綿領域也沒缺席,但總少了關注度,包含PEBA泡棉的 FLOATRIDE 還有TPU泡棉的 FLOATRIDE ENERGY 其實都是性能高手啊!
SALOMON
2016 - SALOMON EnergyCell
2017 - SALOMON EnergyCell+
2017 - SALOMON Vibe
2019 - SALOMON INFINIRIDE
2020 - SALOMON Energy Surge
2020 - SALOMON opti·vibe
登山底子的 Salomon 對於「整合」一件事總有高度興趣,從與 Adidas 共享的 FORMOTION 到近代的 Vibe 還有 opt.vibe,其實都是多樣材料的合作,像是 Vibe 就是屬於整合了 EnergyCell、OPAL 材料來降低腳掌的震動,進入了 opt.vibe 則是使用緩衝與回饋兩種材料的合作。
在路跑領域的展開,則是 Energy Cell+ 與 INFINIRIDE 兩種材料的測試,尤其是特殊的 INFINIRIDE 是以 TPU 混合氮氣的技術,製作難度高之外,以 INDEX.01 鞋款打造整雙鞋可以回收使用的特點讓人見到永續上的新可能。
SAUCONY
1988 - SAUCONY VIP
1991 - SAUCONY GRID
2005 - SAUCONY PROGRID
2011 - SAUCONY POWERGRID
2015 - SAUCONY EVERUN
2019 - SAUCONY PWRRUN (EVA + TPU)
2019 - SAUCONY PWRRUN PB (TPU)
2019 - SAUCONY PWRRUN+ (PEBAX)
琢磨 GRID 結構多年的 Saucony 近年轉入超級泡綿領域,可以說是整體中底的一個縮影,專心跑步的這個品牌,在2000年柱狀避震的時代是完全不參戰,藏在中底內的網狀反彈材料 GRID 系列堪稱是個材質避震的長春樹,不過到了 2015 年先有了 TPU 發泡的 EVERUN,到了 2019 年一下子發展出 PWRRUN 家族,其中 PWRRUN+ 就是 EVERUN 的新名字,較入門的 PWRRUN 是混合 EVA 的配方,而 PEBAX 發泡的版本則是 PWRRUN PB,就跟長距離跑步極度注重效率,Saucony 品牌在中底上頭也是絲毫不貪心,盡量精簡,留下最需要的部分繼續跑。
UNDER ARMOUR
2009 - UNDER ARMOUR Cartilage
2010 - UNDER ARMOUR MICRO G (EVA + RUBBER)
2015 - UNDER ARMOUR CHARGED (EVA)
2018 - UNDER ARMOUR HOVR (OBC)
2019 - UNDER ARMOUR LIQUIFY
2020 - UNDER ARMOUR FLOW (OBC)
以進入鞋類的年資來看的話,Under Armour 品牌對於中底的熱情讓人讚嘆,幾乎每兩三年就有新技術的出現,堪稱是個研究室的狂熱份子;一路的發展也相當迅速,最初的 Cartilage 技術在市場上停留的時間短到令人驚訝,僅在部分訓練鞋身上出現,同時間與 NCAA 還有 NBA 運動員的合作球員版籃球鞋也有見到,這個技術比較像是上一個十年的特色,以膠狀的 Cartilage 連結上下兩塊中底,進入 2010 年代也很快地調整頻率改以泡棉為主的技術演進。
輕薄且強調腳感的 MICRO G 是第一個特色泡棉,擔任了前幾年的主要技術,也決定了這些年 Under Armour 具有速度感的薄底外觀,2015 年加入了 CHARGED 讓帶來密度更高且具有回彈特色的部分,兩者也常交互支援使用,2018年的 HOVR 開始讓人「哇」出來,2020年大膽使用了 FLOW 科技解決外底橡膠的重量問題,更是讓人嗅到這個品牌積極求新的一面。
繼續玩下去
身為一個資深鞋迷,相信都熟悉大家對於 1990~2000 時期 SNEAKERS 黃金年代的推崇,但是今日拉長時間並且綜合品牌來看的話,近幾年科技含量上的演進,我們無疑又見到了一次高峰期;而且別忘了,突破或是革命性的演進需要時間準備,NIKE SHOX 費時16年,ASICS KINSEI 系統從想法到實現花上八年(三百萬美金)才搞定,MIZUNO INFINITY WAVE 這個名字 2001 年就進入專利申請,但真正問世得要到2007年,真正來到「完全版」的 WAVE PROPHECY 已經是 2011 年的事!
那麼…看到現在的超級泡綿們一字排開,試問我們處在運動鞋中底的什麼年代?畢竟這些技術的到位才剛開始,有點讓人想到五十年前 EVA 的出現的狀況,從中底的轉變開始,快速地接管並顛覆了原有運動鞋的狀態,那接下來會再重新進入 PLUG-IN -> COLUMNAR 的輪迴嗎?我覺得不無可能,但是在超級泡綿性能已經相當優秀,要再找到性能上帶來加強的嵌入插件會是相當困難,當然,碳纖維或是複合材料的推進/穩定片似是一例,但是要讓我們再見到前幾個世代那樣五花八門的中底,比較可能的會更是為了穿著感的有趣或舒服,而不單純性能的追求而已。
更多樣的需求也正是近來運動鞋的狀態,除了性能以外,也見到更多為了「生活」而來的調整,永續方面的考量就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發泡材質有其先天致命的不環保因素,為了穿著耐用度換來的就是難以降解,為了性能的混合材料影響所及就是難以回收,針對這些,ASICS FLYTEFOAM、Brooks BioMoGo, Nike CRATER FOAM 或是 Salomon INFINIRIDE 都提出了不同的做法,我們也期望永續中底的早日到來,讓鞋子可以永續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