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甜蜜的負擔,進入 12 月 Stephen Curry 的球迷實在很幸福,於 Under Armour 旗下的個人品牌 Curry Brand 成立後未來將有更多專屬裝備及擴大產品線的計畫,同時球員本人歷經上賽季休養也在熱身賽期間歸隊,而且是帶著新一代簽名鞋重返球場,全新中底科技 UA Flow 亦隨即成為注目重點。歷經 Charged Cushioning、HOVR 主掌的時代,Curry 簽名鞋在 Under Armour 中底科技邁入新頁之際成為率先搭載的產品,一舉把好奇心推到了頂點,本篇 Curry Flow 8 評測希望在大家評估是否入手時能幫上忙。
基本資料
身高體重:170cm / 68kg
習慣打法:無球跑動,得分以快攻、外線 Catch & Shoot 居多。
測試場地:室內木地板,三對三、五對五皆有。
測試時間:五次,共約 10 小時。
關於版型 編輯有兩點想提醒
如果真的真的沒辦法試穿就要買,我會建議選原尺寸。雖然以我的腳型來說 Curry Flow 8 楦頭稍寬,大拇趾跟小趾還可以往兩側舒展的那種,造成某些急停後折返、步伐變向轉移時,腳掌會出現些微滑動導致大拇趾有磨擦不適感,但 Curry Flow 8 鞋頭前緣面料有一圈加強處理,針織面料密度高也較無延展性,小半號的話腳趾變成頻頻頂著鞋頭那更痛,權衡之下覺得還是原尺寸適宜,多套一雙薄襪有讓大拇趾滑動情況改善不少,對我而言包覆感是達最佳狀態,或者更換摩擦係數高的防滑鞋墊應該也行得通。
另外還要注意,Curry Flow 8 鞋帶收攏效果相當顯著,這點讓我在開打前準備時感到超安心,滿滿的戰鬥感襲上雙腳,不過鞋面材料對應到腳背區域並無特別加厚,倘若跟我一樣太貪心勒太緊會讓壓迫感蠻明顯的,一度不舒服到我趁死球空檔趕緊鬆開重綁,所以要是尺寸買大了,想藉由綁緊鞋帶去彌補的效果可能有限。Curry 系列一路下來也連續穿了好幾年,編輯從 Curry 3 開始到 Curry Flow 8 都是選原尺寸,提供大家對照參考。
內襯填充的環繞與承托
為配合 Stephen Curry 穿戴腳踝護具的習慣,Curry 系列通常鞋領開口會做得沒那麼貼,Curry Flow 8 也是如此,實際穿起來感覺會比視覺要再低一些,為此 Under Armour 也有所準備,內襯填充物不僅滿布整個後跟,鞋舌前半 (大概是拉環所佔的長度) 也有長條型加厚處理,使得腳跟以及腳背與小腿連接處獲得縝密包覆,這讓我想到把頭塞進安全帽內兩旁襯墊貼著臉頰的觸感。個人蠻喜歡這樣的做法,給了腳踝足夠活動空間,同時有顧到要抓緊腳跟,不會邊跑似乎快要鬆出鞋子外。
這個角度可以更清楚看見鞋領並非襪套那樣緊縮,腳踝活動度真的是很大,基本上毫不受拘束。針織鞋面延展性低,受側向力量衝擊時形變幅度還可接受,至少我這半個月測試下來沒有發生快要翻腳刀的狀況,當然這也跟打法、強度有關,像編輯有球友借去試穿後就希望鞋面保護強度能更好,側面皮革片存在感不強,對抗力度一拉上來會讓他有點擔憂。有疑慮的朋友建議試穿時在店家允許範圍下,藉由一些自己打法常用的動作初步感受看看。
UA Flow 初登板深刻印象之一
腳感甜甜免熱機 順著 Flow 動滋動
Curry Flow 8 最讓人好奇之處莫過於中底率先搭載的 UA Flow 科技,這項原本官方打算先用於 2021 年跑鞋產品的新材料,在 Stephen Curry 本人體驗過後要求下,使得第八代簽名鞋直接超前一波使用。穿過後不難想像為什麼 Stephen Curry 會一見鍾情,因為其腳感不僅跑動起來頗靈敏,止滑表現更是有極致演出。
先說腳感,以編輯習慣無球跑動開發空檔、擔任快攻箭頭的打法為例,UA FLow 有潰縮但不會吸住腳掌 (或說陷進去) 的調性跟我很合拍,避震效果以我 70 公斤上下浮動的體重來說非常夠用,編輯部另一位同事約 90 公斤實測後也未感不足,相信應該能給予大部分人足夠保護。從結構面來看,Curry Flow 8 底盤厚度明顯能穿出是後高前低的形態,前後都微微揚起並寬度大於鞋身,有種「住著跑鞋靈魂的籃球鞋」之感,直線推進腳步催起來很過癮,一度會想起 Curry 6,而 Curry Flow 8 腳感要更甜一點。
落地後緩衝及啟動反應性令我能專注於尋求空檔跟觀察球的傳導,尤其當要拉開與防守者間的距離,瞬間加速跑動在接獲傳球後輕輕墊兩步、膝蓋彎曲把力量往上帶準備投球的過程裡,連跑帶跳之出手我的重心幾乎全壓在前掌,Curry Flow 8 底盤從最前緣開始逐漸增厚的設定到對應拇趾球的地方,正好給了足夠厚度作為施力點,讓我以流暢節奏完成投籃。與籃球鞋上的 HOVR (個人穿過 Curry 6、7 跟 HOVR Havoc Low) 相比,UA Flow 很快便能進入戰鬥模式,不用額外花時間馴鞋,但若要論回饋的彈性還是 HOVR 較強烈。
UA Flow 初登板深刻印象之二
毫不遲疑的極致抓地
Curry Flow 8 捨棄一般慣用的橡膠外底,直接把中底 UA Flow 形塑出刻痕同步擔綱起外底功能,官方表示如此做法是為了減輕負擔 (單腳 US9 約 340 公克),除了輕量化訴求,強大的止滑效果肯定也是 Under Armour 敢放心直接不用橡膠的原因,彷彿莫列波紋的刻痕造就無數個觸地點,然後 UA Flow 材料本身止滑也夠給立又不易集塵,照片裡是我在室內場總計打過約 8 小時後外底的模樣,沒什麼髒污停留。稱呼 Curry Flow 8 是抓地力怪獸絕不為過,甚至跑動間某些角度底盤擦過地面時會瞬間止住一拍,變成差點跌一跤的局面,根本是在提醒我腳要抬起來別偷懶 (笑)!
凡事皆一體兩面,UA Flow 擁有出眾抓地力的背後,直接拿中底材料來磨耗是耐用度受到考驗,不巧最近北部接連下雨,編輯沒能到戶外場測試,後續有機會我再補分享於內文或 KENLU.net 的 Facebook 粉絲頁、Instagram 限時動態。以目前為止室內場穿下來,周圍有些刻痕出現如同橡皮擦屑的毛邊,但沒有受力直接斷裂或整塊缺角的情況,推測是材質較軟加上木板地的關係,室內穿不用太擔心,但拿去戶外操就要先有心理準備,耐磨不會是 Curry Flow 8 強項。
心得總結
必須說 Under Armour 端出了令人驚豔的新菜,有 UA Flow 科技加入無疑是給 Curry 系列注入一劑強力支援,有望一掃近年 Curry 簽名鞋給人腳感生硬、極度側重反應性的印象,重新把緩震分數拿回來,讓更多球友不再只是愛在心裡但手滑不下去。且整體操控感依然維持一貫靈巧取向的作風,要是擅長這種球風的打法相信能幫助你更加恣意發揮。「跑著想停,停著想跑」是我跟 Curry Flow 8 相處下來的心得,基於出色的抓地力,穿著打球不自覺就想用來晃晃對手 (雖然火鍋也是吃了不少…),而靜止時略略前傾的結構又吸引著我把節奏帶起來,如拳擊手不停躍動再躍動,蠻愉快的體驗。
前幾天中國那邊率先曝光了預計 2021 年第一季推出的 UA Flow 跑鞋,從實鞋照片看來同樣也是捨去橡膠,編輯在想,UA Flow 抓地力之好固然有不用橡膠外底的理由,但若把耐磨度也納入考量,是否真有必要為了輕量而完全不用橡膠呢?以消費者角度而言,產品耐用與否總是特別關心的,尤其 Under Armour 鞋款的抓地力向來不弱,並非一定要 UA Flow 來救火,取捨之間或許也是想看看市場給出怎樣的回應吧?
值得推薦:
- 跑鞋般的推進感,靈活度高。
- UA Flow 不用熱機,潰縮有感且不拖沓。
- 從鞋跟到腳背包覆相當優秀。
- 抓地怪獸一枚。
需要注意:
- 版型是否合腳,楦頭兩側稍寬。
- 鞋面支撐強度能否應付打法。
- 夏天高溫透氣性有待考驗,幾次測試下來球襪都濕濕的。
- 若用於粗糙地面耐磨度要有心理準備。
延伸閱讀
Curry Flow 8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