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新聞 / Nike NEXT% 系統背後的故事
跑步運動有著各種高標挑戰。百米比賽跑進十秒、四分鐘跑完一英里 (1.61 公里) 和馬拉松跑進兩小時等,這些目標吸引著無數的運動員和粉絲為之瘋狂。而一旦某個目標被打破,運動員們馬上就會設立新的挑戰,不斷突破人類的潛能極限。
對 Nike 而言,2017 年的 Breaking2 計畫開創了鞋類研發的全新模式,以 Nike Zoom Vaporfly 4% 為代表,有效結合運動科學、工程學及運動員,由此提升跑步的效率。這不是一次簡單的試驗,而是一項不斷反覆運算調整的專案,經由 Nike 運動研究實驗室 (Nike Sport Research Lab) 驗證,最終誕生出開創性系統:Nike NEXT%。
Nike NEXT% 主要針對長距離跑而研發 — Eliud Kipchoge 突破馬拉松兩小時大關時,正是穿著 Nike Alphafly NEXT% 的原型鞋款。然而,由其衍生而來的 Nike Tempo Next% 跑步訓練鞋,以及短跑和中長跑釘鞋,不僅展現 Nike 不斷尋求突破的決心,也證明了 NEXT% 系統的價值,即能被應用在不同領域,以及服務不同目標的運動員。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 NEXT% 的幕後研發故事和團隊,包括Nike菁英運動員、設計師、工程師以及科學家們。透過他們的共同努力,推動 NEXT% 系統不斷升級完善。
NEXT% 的起源
Nike 自成立以來,致力於幫助運動員提升表現。自 2013 年,Nike 開始思考如何幫助運動員突破個人極限。
Nike 鞋類研發副總裁 Tony Bignell 說道「我們提出了各種幫助運動員在比賽中提升效率的創新理念。經過多年的研究試驗,這些理念最終在 2017 年的 Breaking2 計畫中得以實現。」
在義大利蒙札賽道進行的 Breaking2 挑戰上,Nike VaporFly 4% 跑鞋首次亮相。Eliud Kipchoge、Lelisa Desisa 和 Zersenay Tadese 穿著這款頂尖跑鞋完成了挑戰。這款跑鞋的誕生基於 Nike 對跑步效率的深入科學研究,包括生理測試、材料選擇 (如緩震材料) 以及對人體極限的考量 (如臨界速度)。
Nike 運動研究實驗室副總裁 Matthew Nurse 博士說「我們研究了步伐、衝擊力和心率對跑步效率的影響,發現在臨界速度下跑得越久,能量消耗越快。透過測試攝氧量 (即一個人身體所能儲存的能量),能判斷出他的跑步能力和效率,也可理解為身體儲存能量所能跑的距離。我們想透過測量最大攝氧量,來判斷運動員的能量消耗速度,以及需要多快補給能量。」
簡單來說,如果能增加能量儲存,運動員就能跑得更快、更遠。當然,我們需要更為複雜且全面的解決方案。
瞭解目標
時間 (如世界紀錄和極限關卡) 是衡量跑步成績的最直觀方式。
2016 年 1500 公尺金牌得主 Matt Centrowitz 說,「在美國,我們一般都測量跑者每英里的速度,從高中時代就是如此。一英里 (1.61公里)、全程馬拉松以及 100 公尺是三大重要賽事。」
除了距離,比賽的極限速度 (百米跑進 10 秒,四分鐘跑完一英里 (1.61公里),馬拉松跑進兩小時) 向來都是衡量人體極限的指標。所以,瞭解其他賽事對於 NEXT% 的發展也至關重要。
回顧 Matt Centrowitz 的 1500 公尺比賽,這項比賽不僅考驗速度,也考驗耐力。正如 Matt Centrowitz 所說,「不同於百米衝刺後的爆發力。在這項比賽中,你可能發現自己一開始跑得很快,但後面逐漸放慢速度,反過來的話也是。」
Laura Muir 是英國中長跑運動員,曾參加過從 800 公尺到 5000 公尺距離的各種比賽。對她來說,1500 公尺比賽的不同之處,是它更戲劇化。
Laura Muir說:「參加這項比賽的選手能力各有不同。有的擅長 800 公尺或 1500 公尺,而有的擅長 5000 公尺。而即使是經常參加大型錦標賽的運動員,也可能發現自己並不擅長1500公尺。」
因此,策略就顯得格外重要 — 配速的安排對於最後成績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起初跑得太快,那麼可能會因感到疲憊或耐力不足而落後;如果跑得太慢,那麼最後階段跑得快的選手可能會先達到終點。
Laura Muir說:「在跑步領域中,每個人擅長的東西有所不同。」
在 400 公尺跨欄等項目中,策略具有決定性作用。在這類比賽中,不僅需要短跑 (如 200 公尺) 衝刺的爆發力,也需要 800 公尺中長跑的耐力,還需要跳高運動員的技巧以爭取最好的成績。
400 公尺跨欄世界紀錄保持者 Dalilah Muhammad 表示「在 400 公尺跨欄中,速度一定要快。但我認為,除了速度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影響因素。到今年為止,我認為如果參加 400 公尺短跑,我可能比我所有的競爭對手速度都慢,但我卻在 400 公尺跨欄中多次獲勝。由此證明,當你想完成一個完美的跨欄動作時,過快的速度可能成為不利因素。」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因為瞭解不同運動的細微差別,也有助於我們理解不同的個人目標。Matthew Nurse 說道「有時,你可以從更長遠的角度考慮。例如:想在這個賽季獲勝嗎?想贏得這場比賽嗎?想再次發揮極限嗎?想更好地適應高溫嗎?」
合作創新
沒有團隊合作,個人目標也無法實現。這是 Eliud Kipchoge 訓練時的真實寫照,與 Nike 的研發創新精神相同。Matthew Nurse 和 Nike 運動研究實驗室在得出關於緩震材料的結論後,知道身邊的材料團隊也一樣在付諸努力。他表示「首先就是要確保我們之間的密切交流與合作,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步調是一致的。」
在此基礎上,及時分享也能保持不同團隊的更好合作。Matthew Nurse 提到「以泡棉為例,我們會研究壓力、彈性、能量回饋等因素對性能的影響。我們會與材料團隊或鞋類研發團隊分享,如果能滿足這些參數條件,就能幫助運動員顯著提升表現。」
這些參數展示出 NEXT% 系統的設計方向,但卻不能決定哪些技術可以被使用。透過這些科學資料,Nike 研發設計師和工程師瞭解到鞋子的穩定性、抓地力、緩震及其他因素對於運動員的影響,由此研發出突破性產品。
Nike 高級研發團隊成員 Carrie Dimoff 說「Vaporfly 跑鞋的誕生是起於一項開創性試驗,由此開啟了馬拉松跑鞋設計全新的思維模式。在把碳纖維板和泡棉視為一個系統後,我們就開始思考如何讓這個系統擁有更高效率。」
提升跑步效率
從 2017 年至 2020 年,對於 Zoom Air 氣墊的多次試驗,Nike 研發出一系列跑鞋原型,實現了跑鞋設計的又一重大躍進。
Carrie Dimoff 表示「透過將回彈出色的泡棉與推進力顯著的碳纖維板互相結合,可以給運動員帶來更流暢的邁步體驗,而加入 Zoom Air 氣墊後,整個系統進一步升級,性能表現更為出眾。」
此系統不僅重新定義了馬拉松跑鞋,更重塑了人們對短跑及訓練裝備的期待。目標是幫助像是 Matt Centrowitz、Laura Muir 和 Dalilah Muhammad 等菁英運動員突破潛能極限。
Laura Muir 說道「某種意義上來說,裝備是你身體的一部分,因為你是穿著裝備跑步的。」
作為人體延伸的裝備,需要結合設計學、工程學、材料學與科學。因此,找到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就能提高運動員的極限速度。
在談及他最近的首選跑鞋 Nike Air Zoom Victory NEXT% 時,Matt Centrowitz 表示「相比其他的釘鞋,Nike Air Zoom Victory NEXT% 讓我得到更多的能量回饋,同時提升跑步效率。」
在減少能量損耗方面,Nike Air Zoom Victory NEXT% 能幫運動員在 1500 公尺賽跑過程中儲存更多能量 — 它不僅能給 Matt Centrowitz 帶來爆發力,還能透過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提升跑步效率。
展望未來
有了 Matt Centrowitz、Eliud Kipchoge、Laura Muir 和 Dalilah Muhammad 等菁英運動員的參與和加持,Nike NEXT% 系統創新極具競爭力。儘管他們的目標都是速度,但不同運動項目之間的細微差別讓所有跑者瞭解到:速度和耐力將會決定結果。
Tempo NEXT% 是將 NEXT% 系統應用於跑步訓練鞋的成果,證明了 NEXT% 系統可以被應用在訓練跑鞋類產品。
Tony Bignell 提到「Tempo NEXT% 在鞋後跟增加了 Nike React 泡棉,以提供更好的緩衝保護,並提高產品的耐用性。同時採用更柔軟、適合日常使用的複合板。目標讓運動員提升效率,練跑得更好。」
這款跑步訓練鞋不僅能幫助金字塔頂端的菁英跑者跑得更快,也同樣適用於那些想提速的跑者們。
Matthew Nurse 說「每個勇於突破自我的跑者都面臨不同的挑戰,有各自不同的目標,我們也需要理解他們所面對的挑戰與目標。」
理解他們面對的挑戰和目標後,新的解決方案就能因應而生,這可能會帶來新的突破。變得更快了嗎?還是擁有了無盡的耐力?或是不會受傷?無人知曉。Tony Bignell 說「我認為不要給運動員設限。」
2020 秋季 Nike 疾速系列,包括 Nike Air Zoom Alphafly NEXT%,Nike Air Zoom Tempo NEXT%,Nike ZoomX Vaporfly NEXT% 以及 Nike Air Zoom Pegasus 37,將於 7 月起陸續透過 Nike.com 和 Nike 指定門市同時進行販售。快來感受新一代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