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前言
不得不說,一開始看到ZK3在網路上流出的照片時,真的是失望大過於希望。因為以往KOBE的系列,都一再呈現出NIKE當時最著重的科技和最利落的的造型,所以不論是在填充的材質、全掌式的ZOOM AIR,還是在外底的NIKE FREE概念,都再再可以證明,KOBE的系列作的的確確是NIKE的上選之作。
但隨著這雙鞋的上市,我卻毫不遲疑地將他入手,成為我第一雙NIKE系的KOBE代言鞋,原因為無他,完全是因為它的「鞋性」完全有別之前二代且獨一無二。好穿,是當然不在話下,而外型上,它仿若是登山溯溪鞋的造型,你不能說他細節不夠精緻,但也不能說他是在追求大巧不工的質感…
但,我就是愛上了它的醜的可愛。
不過網友們多半會好奇和在意的,可能是這雙鞋的實戰性能,畢竟他的構造不論是從鞋身而到鞋底,都太難以用過往的經驗來推斷,所以特別提供早上於室內場操戰約二小時,下午再到菸場打一個多小時後的實戰體驗給大家做個參考。
1.身高:182
2.體重:70
3.穿鞋習慣:主要的進攻模式以切入及中距離跳投為主,但愈來愈愛傳球,總之就是一個全能也全不能的廢物。
1. 踝部支撐(Ankle Support): 7分
因為我的膝韌帶曾拉裂過,所以因為肌力的不足連帶著讓我的腳也變的容易受傷,當然腳踝也不例外。所以我一直對於鞋是否能「適當」的保護腳踝相當的在意。所謂的適當,就是在不影響活動性上去達成保護的最高效益,不然把腳踝綁的死死的,反而降低了許多反應性,也或多或多有可能造成一些因移動上的不順而受傷的可能。
ZK3的支撐性我不得不說是相當的可疑,因為他的鞋舌之薄,而鞋身填充算直近乎於零,又不具備內靴的結構,單以鞋身的網狀塑料材質,真要說他能替代傳統的皮料加填充材質所能給你的「充實感」,我可以說,要給他5分都不為過。
但如果是說「保護性」,我猜想以NBA球星他們的綁腳之厚實,這樣的設計反而是給了他們更優越的靈活性。但在個人的實戰中,我卻不得不說,ZK3利用很巧妙的中底設計,去讓腳的重心能很平穩的著地,而極薄且具彈性的鞋身材質,能完美,真的是完美的貼合到你的腳型,僅僅是利用鞋帶來調整,就能夠很緊密的包覆你的腳,並提供相當安定及不阻礙靈活性的保護感。
但如果你是習慣了不厚不安心的那種鞋款,我想這款鞋就不見得會是在足撐性上能滿足你了。
2. 抓地力(Traction): 8
就如同F1的光頭胎一樣,刻痕的深淺,不完全代表了抓地力的強弱,材質和場地的考量也是需要加入考量的一點。
ZK3的外底材質和刻紋設計,不論是在室內場還是在室外場,呈現出來的性能真的是大出我的意料。在室內場作戰時,正常情況之下的抓地力和牽引性真的相當出色,但只要地板上有一點濕氣,就完全不管用了,不但有種踩不太實的感覺,更在跑跳時直接滑倒…
但以同理來說,如果是無法完美應對水滑的外底,對灰砂較多的場也一樣會付不來,但ZK3在菸場那樣的場地卻完全運作順暢,個人的推測是因為他的材質較軟,在踩下去時吃地吃的比較深,而較大有觸地面積加上材質本身的膠性,反而呈現出相當出色的抓地力。
所以,給予一個比較含蓄的分數。
3. 舒適度(Comfort): 10
這次的鞋身設計,不像前一代用了踝跟部的支撐板來補強,所以在減少了支撐性的同時卻大大提升了鞋身的貼合和柔軟度(ZK2 LITE的支援區塊設計甚至高到不太舒服…)。
在鞋帶孔上,ZK3在接近腳踝處也做了不少鞋帶孔,讓你可以因應個人喜好或不同的需求做不同的配置,看是把鞋帶密的穿在腳背部,去達成緊密的包腳感,或是省略一二孔而將鞋帶穿至高統處,一樣可以在不壓迫腳踝靈活性的情形下,達到很舒適的包覆性。
網狀鞋身的材質柔韌而質輕,內襯的網布更是薄可透光,環抱式鞋舌在接觸腳背部一樣沒有過厚的填充,且面料上滿布的透氣孔,讓這雙鞋在透氣上無比的出色,好到簡直該是一雙針對夏季褥熱而推出的專業鞋款。
中底材質無比的柔軟,搭配上全掌式的ZOM AIR,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很柔韌的感覺。後底甚至也沒有過高,反而有點平底鞋的著用感,不過在中段的碳纖卡蹦板的加持之下,在腳掌心的支撐感相當明確。
4. 反應性(Responsiveness): 10
如果要用簡單的比喻來說明,ZK2系列算是用極薄而有韌度的中底去包覆外底,著用時前掌更像是直接隔著ZOOM AIR就接觸地面了。
ZK3則是用外底去包覆著非常非常非常柔軟的中底,ZOOM AIR則應該是置於腳的中段且接近腳常的中底上半部(請參考老人家自製示意圖),所以如果是平踩的話,仔細點來形容就像是外底先提供了一種比較有韌性的反應感,然後接下來極軟的中底吸收了壓力的同時,內面靠近掌部的ZOOM AIR馬上回饋出他一貫強而有力的彈性。
所以如果ZK2的特質是透過ZOOM AIR去反應他觸特的地面控制感,ZK3則是一種微妙的「軟Q」。
而如同前面所說的,ZK3這次的前後掌高度比例不像ZK2那樣的明顯,一開始時會有點不太習慣之外,ZK3偏向中置的ZOOM AIR長度,感覺的出來在後跟處他大約在腳跟中央偏後一點點,前半則大約在前掌的腳趾之前,於是一但跑動便會感受到他的與眾不同:一開始腳跟觸地時,因為大部分是極軟的中底材質在反應,所以一開始吸收了大部分的力量,但正當你以為怎麼會因為過軟而陷得太深時,ZOOM AIR的支撐性開始出現,就像是當你的腳開始穩定之後,才開始提供反應的能量,而不會過早反彈一般;而往前扭動時則會很明顯的受到中段碳纖板的扭力,你幾乎可以感覺到它的力度,能讓ZOOM AIR貼著你的腳弓,直到前掌的推前感明顯回應,前趾段較軟的感覺才再度出現,有種像是能用腳趾抓住地板的感覺。
而能夠這麼明確的感受到這些變化,他想他那薄到可能只是2mm不到的鞋墊,也是一個主因吧…
就是因為這種特別的鞋感,讓我毫不遲疑的敗下去。所以 10分。
5. 耐用性(Durability): 6
這雙鞋除了鞋身的材質之外,其他無一處不是一個「薄」字了得,鞋舌薄、填充薄、網布薄、刻紋薄、連鞋墊也薄。
鞋身的塑料材質在耐用度上沒問題,但卻是相當的容易刮花;外底材質偏軟,所以才一天打下來,前掌部分的壓紋已經幾乎是平了;鞋身網布薄到和紙一樣,雖然是包在內側,卻也讓人擔心他的耐磨性;鞋墊圖案上,這次應該是直接把顏色染上布面,雖然不再會像以往的膠印一樣,打個二場logo就磨掉了,但極薄的鞋墊一方面也反應著他的市料也很薄,比較誇張的是,不過幾場球下來,已經起了很多毛球,在前掌和腳趾處更是明顯,如果換上薄一點的襪子,馬上就可以感覺到那種不平整光順的顆粒感,這點到是令我覺得相當糟糕。
鞋頭皮料到是非常不錯,既使在球賽中有被對踩到,也沒有明顯的刮傷,幾場打下來,折痕也不算明顯。
但因為鞋墊和外底的考量,所以這部分評分較低
6. 重量(Weight):10分
輕,重心分配得宜。
7. 總評(Overall):8
雖然這雙鞋無比的好穿,也能理解在為了達成某些特性而需要相對的犧牲,但就算是把網布變厚一些或是填充加強一點點,應該也會無損他的性能,且更能符合大多數球友的需求;更或是把外底的刻紋和材質做些改變,也會在耐用性上大有提升。
但或許這些都是一些無法兼顧的必然性缺失,但在鞋墊這一關,我到是相當的失望,這到不是對這雙鞋不滿意,而是一種在他的價位和定位之下,且在各方面都做了極具突破性的變革時,竟然在這樣的小地方的品質有了滿不可思議的落差,實在有點讓人覺得可惜。
回顧KOBE入行之來的代言鞋,從ZK1~3,或是在ADIDAS時代最具代表性的FYW系列作,可以感覺的出KOBE本人應該是偏好靈活、反應性佳、貼地控制感明顯的人,這也反應在他那充滿球場宰制力的球風上。如果你是KOBE的忠實球迷,透過這雙鞋你一定可以感受到一種完全不同的球場感,如果你不是,而預算剛好也夠,想體驗一種與卓越的舒適感,既使是穿來當休閒鞋,你也應該來試試ZK3。
要是你剛好也和我一樣覺得他醜的可愛的話,不要考慮,上吧!
不得不說,一開始看到ZK3在網路上流出的照片時,真的是失望大過於希望。因為以往KOBE的系列,都一再呈現出NIKE當時最著重的科技和最利落的的造型,所以不論是在填充的材質、全掌式的ZOOM AIR,還是在外底的NIKE FREE概念,都再再可以證明,KOBE的系列作的的確確是NIKE的上選之作。
但隨著這雙鞋的上市,我卻毫不遲疑地將他入手,成為我第一雙NIKE系的KOBE代言鞋,原因為無他,完全是因為它的「鞋性」完全有別之前二代且獨一無二。好穿,是當然不在話下,而外型上,它仿若是登山溯溪鞋的造型,你不能說他細節不夠精緻,但也不能說他是在追求大巧不工的質感…
但,我就是愛上了它的醜的可愛。
不過網友們多半會好奇和在意的,可能是這雙鞋的實戰性能,畢竟他的構造不論是從鞋身而到鞋底,都太難以用過往的經驗來推斷,所以特別提供早上於室內場操戰約二小時,下午再到菸場打一個多小時後的實戰體驗給大家做個參考。
1.身高:182
2.體重:70
3.穿鞋習慣:主要的進攻模式以切入及中距離跳投為主,但愈來愈愛傳球,總之就是一個全能也全不能的廢物。
1. 踝部支撐(Ankle Support): 7分
因為我的膝韌帶曾拉裂過,所以因為肌力的不足連帶著讓我的腳也變的容易受傷,當然腳踝也不例外。所以我一直對於鞋是否能「適當」的保護腳踝相當的在意。所謂的適當,就是在不影響活動性上去達成保護的最高效益,不然把腳踝綁的死死的,反而降低了許多反應性,也或多或多有可能造成一些因移動上的不順而受傷的可能。
ZK3的支撐性我不得不說是相當的可疑,因為他的鞋舌之薄,而鞋身填充算直近乎於零,又不具備內靴的結構,單以鞋身的網狀塑料材質,真要說他能替代傳統的皮料加填充材質所能給你的「充實感」,我可以說,要給他5分都不為過。
但如果是說「保護性」,我猜想以NBA球星他們的綁腳之厚實,這樣的設計反而是給了他們更優越的靈活性。但在個人的實戰中,我卻不得不說,ZK3利用很巧妙的中底設計,去讓腳的重心能很平穩的著地,而極薄且具彈性的鞋身材質,能完美,真的是完美的貼合到你的腳型,僅僅是利用鞋帶來調整,就能夠很緊密的包覆你的腳,並提供相當安定及不阻礙靈活性的保護感。
但如果你是習慣了不厚不安心的那種鞋款,我想這款鞋就不見得會是在足撐性上能滿足你了。
2. 抓地力(Traction): 8
就如同F1的光頭胎一樣,刻痕的深淺,不完全代表了抓地力的強弱,材質和場地的考量也是需要加入考量的一點。
ZK3的外底材質和刻紋設計,不論是在室內場還是在室外場,呈現出來的性能真的是大出我的意料。在室內場作戰時,正常情況之下的抓地力和牽引性真的相當出色,但只要地板上有一點濕氣,就完全不管用了,不但有種踩不太實的感覺,更在跑跳時直接滑倒…
但以同理來說,如果是無法完美應對水滑的外底,對灰砂較多的場也一樣會付不來,但ZK3在菸場那樣的場地卻完全運作順暢,個人的推測是因為他的材質較軟,在踩下去時吃地吃的比較深,而較大有觸地面積加上材質本身的膠性,反而呈現出相當出色的抓地力。
所以,給予一個比較含蓄的分數。
3. 舒適度(Comfort): 10
這次的鞋身設計,不像前一代用了踝跟部的支撐板來補強,所以在減少了支撐性的同時卻大大提升了鞋身的貼合和柔軟度(ZK2 LITE的支援區塊設計甚至高到不太舒服…)。
在鞋帶孔上,ZK3在接近腳踝處也做了不少鞋帶孔,讓你可以因應個人喜好或不同的需求做不同的配置,看是把鞋帶密的穿在腳背部,去達成緊密的包腳感,或是省略一二孔而將鞋帶穿至高統處,一樣可以在不壓迫腳踝靈活性的情形下,達到很舒適的包覆性。
網狀鞋身的材質柔韌而質輕,內襯的網布更是薄可透光,環抱式鞋舌在接觸腳背部一樣沒有過厚的填充,且面料上滿布的透氣孔,讓這雙鞋在透氣上無比的出色,好到簡直該是一雙針對夏季褥熱而推出的專業鞋款。
中底材質無比的柔軟,搭配上全掌式的ZOM AIR,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很柔韌的感覺。後底甚至也沒有過高,反而有點平底鞋的著用感,不過在中段的碳纖卡蹦板的加持之下,在腳掌心的支撐感相當明確。
4. 反應性(Responsiveness): 10
如果要用簡單的比喻來說明,ZK2系列算是用極薄而有韌度的中底去包覆外底,著用時前掌更像是直接隔著ZOOM AIR就接觸地面了。
ZK3則是用外底去包覆著非常非常非常柔軟的中底,ZOOM AIR則應該是置於腳的中段且接近腳常的中底上半部(請參考老人家自製示意圖),所以如果是平踩的話,仔細點來形容就像是外底先提供了一種比較有韌性的反應感,然後接下來極軟的中底吸收了壓力的同時,內面靠近掌部的ZOOM AIR馬上回饋出他一貫強而有力的彈性。
所以如果ZK2的特質是透過ZOOM AIR去反應他觸特的地面控制感,ZK3則是一種微妙的「軟Q」。
而如同前面所說的,ZK3這次的前後掌高度比例不像ZK2那樣的明顯,一開始時會有點不太習慣之外,ZK3偏向中置的ZOOM AIR長度,感覺的出來在後跟處他大約在腳跟中央偏後一點點,前半則大約在前掌的腳趾之前,於是一但跑動便會感受到他的與眾不同:一開始腳跟觸地時,因為大部分是極軟的中底材質在反應,所以一開始吸收了大部分的力量,但正當你以為怎麼會因為過軟而陷得太深時,ZOOM AIR的支撐性開始出現,就像是當你的腳開始穩定之後,才開始提供反應的能量,而不會過早反彈一般;而往前扭動時則會很明顯的受到中段碳纖板的扭力,你幾乎可以感覺到它的力度,能讓ZOOM AIR貼著你的腳弓,直到前掌的推前感明顯回應,前趾段較軟的感覺才再度出現,有種像是能用腳趾抓住地板的感覺。
而能夠這麼明確的感受到這些變化,他想他那薄到可能只是2mm不到的鞋墊,也是一個主因吧…
就是因為這種特別的鞋感,讓我毫不遲疑的敗下去。所以 10分。
5. 耐用性(Durability): 6
這雙鞋除了鞋身的材質之外,其他無一處不是一個「薄」字了得,鞋舌薄、填充薄、網布薄、刻紋薄、連鞋墊也薄。
鞋身的塑料材質在耐用度上沒問題,但卻是相當的容易刮花;外底材質偏軟,所以才一天打下來,前掌部分的壓紋已經幾乎是平了;鞋身網布薄到和紙一樣,雖然是包在內側,卻也讓人擔心他的耐磨性;鞋墊圖案上,這次應該是直接把顏色染上布面,雖然不再會像以往的膠印一樣,打個二場logo就磨掉了,但極薄的鞋墊一方面也反應著他的市料也很薄,比較誇張的是,不過幾場球下來,已經起了很多毛球,在前掌和腳趾處更是明顯,如果換上薄一點的襪子,馬上就可以感覺到那種不平整光順的顆粒感,這點到是令我覺得相當糟糕。
鞋頭皮料到是非常不錯,既使在球賽中有被對踩到,也沒有明顯的刮傷,幾場打下來,折痕也不算明顯。
但因為鞋墊和外底的考量,所以這部分評分較低
6. 重量(Weight):10分
輕,重心分配得宜。
7. 總評(Overall):8
雖然這雙鞋無比的好穿,也能理解在為了達成某些特性而需要相對的犧牲,但就算是把網布變厚一些或是填充加強一點點,應該也會無損他的性能,且更能符合大多數球友的需求;更或是把外底的刻紋和材質做些改變,也會在耐用性上大有提升。
但或許這些都是一些無法兼顧的必然性缺失,但在鞋墊這一關,我到是相當的失望,這到不是對這雙鞋不滿意,而是一種在他的價位和定位之下,且在各方面都做了極具突破性的變革時,竟然在這樣的小地方的品質有了滿不可思議的落差,實在有點讓人覺得可惜。
回顧KOBE入行之來的代言鞋,從ZK1~3,或是在ADIDAS時代最具代表性的FYW系列作,可以感覺的出KOBE本人應該是偏好靈活、反應性佳、貼地控制感明顯的人,這也反應在他那充滿球場宰制力的球風上。如果你是KOBE的忠實球迷,透過這雙鞋你一定可以感受到一種完全不同的球場感,如果你不是,而預算剛好也夠,想體驗一種與卓越的舒適感,既使是穿來當休閒鞋,你也應該來試試ZK3。
要是你剛好也和我一樣覺得他醜的可愛的話,不要考慮,上吧!
Last ed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