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球鞋文化的發展是前所未見的多元而且興盛,約莫三、四十年前的世界正逢嬰兒潮世代在社會上取得舞台,同時間全球緊張與對峙的氣氛開始化解,人們開始迎向了前所未有的創意年代,也就在此同時,球鞋的設計開始了豐富的多元面貌,其中領銜演出的主角之一就是 AIR MAX 鞋款,在中底開啟了的氣囊視窗讓以往腳下的神祕氣墊首度得以被見到,大膽且現代化的設計迎來了新舊族群的重視,而後隨著運動科學以及製鞋技術的演進,NIKE 波特蘭總部內的神祕設計部門不斷推出跑鞋傑作直至今日,創造出了球鞋設計史上無比精采的 AIR MAX 家族。
今年推出的 AIR MAX 2013 融合了鞋款經典裡的重要元素,同時讓 Hyperfuse、Dynamic Flywire 等多樣鞋面科技與新一代更容易彎曲的全長氣墊結合,定義出屬於新時代的 AIR MAX 面貌。
為大家所熟知的 AIR 氣墊避震科技是近代鞋款的革命性發展,1987 年所開始的 AIR MAX 家族更定下了 NIKE 往後三十餘年的設計語言基礎,從鞋款後跟中底的窗口所窺見了的透明氣囊開啟了這一切,讓鞋面設計跟著變得越來越大膽,從色彩、線條到各種的材質科技一起釋放了跑者的想像空間,每年迭變交替的新款 AIR MAX 跑鞋也總是呈現出運動科學的最新概念,讓球鞋成為了引領當代的指標元素,在 AIR MAX 2013 結合近代最強機能而來的同時,讓我們隨著勘履的腳步回顧這幾款極具代表性的經典 AIR MAX 鞋款。
1987年是個球鞋設計起飛的年代,而 Tinker Hatfield 這一位球鞋設計師更是這年代裡的關鍵人物;本職是建築師的 Tinker Hatfield 在 1981 年就加入 NIKE ,但是初期的工作重心並不是球鞋而是進行著 NIKE 波特蘭總部的設計,在 1985 年開始參與球鞋設計之後,擁有建築背景的他為球鞋帶來了全新的結構革新,1987 年裡包含膾炙人口的 AIR JORDAN 3、AIR TRAINER 1 以及 AIR MAX 1 都是由 Tinker Hatfield 所設計,至今也都擁有難以撼動的經典地位。
1980 年代,獨具個性的運動員相繼出現,大膽與別具個性的鞋款創新也隨之到來, 啟發 Tinker Hatfield 設計 NIKE AIR MAX 1 鞋款的主要靈感來自於他建築師背景的眼光,在思索如何呈現創新風格的過程中,他想起了一次造訪法國龐畢度中心 (Centre Georges Pompidou) 的經驗,這座擁有圖書館、美術館與音樂學院的多功能建築以其高科技且反傳統風格的設計所聞名 ,大膽將功能結構如空調、水管、電梯皆以搶眼的外露式結構呈現,而這作法正是 Tinker Hatfield 所想要的感覺。在那個一切皆有可能的年代,NIKE AIR MAX 1 在性能和創新配色上都達到了極致,除了將部分中底刨除以顯露出隱藏在內的氣囊單元,設計師從手邊的麥可筆中挑出了最搶眼的鮮紅色作為了 AIR MAX 1 的主要象徵,以鮮明的標誌讓人們充分體會到設計被完全解放的理念,今日再看到 NIKE AIR MAX 1 仍然能夠感受到藉著再創造所帶動的革新,不論何時,經典仍然。
- 隨著 AIR MAX 1 的登場,NIKE 首次(也是唯一一次)以 THE BEATLES (披頭四) 的 Revolution 歌曲打造形象廣告
- 聚酯胺材質所打造的氣囊兼具避震與穩定效能
- 與初代氣墊 (ENCAPSULATED AIR) 相比較,AIR MAX 注入了更多氣體
- 1992 年以 AIR MAX LEATHER 為名帶來了 AIR MAX 1 復刻版,但是當年採用了 AIR MAX 1 的鞋面結合 AIR MAX 90 中外底的特殊設計
- 歷年擁有眾多合作聯名款式,其中如 Atmos 合作的款式、與 Clot 合作的 NL Premium Clot、PHANTACi ‘Grand’ 與王建民的 ‘Wang 40’ 鞋款都是膾炙人口之作。
如果說 1987 年問世的 AIR MAX 1 點燃了 AIR MAX 跑鞋家族的火苗,那麼 1990 年的 AIR MAX 90 則是接下家族傳奇棒子的跑者,在 AIR MAX II (又名 AIR MAX Light) 之後登場的 AIR MAX 90 本名是 AIR MAX III ,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又一次大幅度的設計躍進,後跟強調 AIR MAX 結構的造型設計搭配特殊的紅外線(infrared)配色讓 AIR MAX 90 又一次成為視覺焦點,同時期由 Tinker Hatfield 所設計的 AIR JORDAN VI 六代鞋款也以這個配色所聞名。
新時代需要新美學和新運動規範。雖然在前代產品的成就上再做調整是十分困難的,但大眾穿著 NIKE AIR MAX 90 跑步累積的里程數,以及在街頭拍照的頻率,或許超越了任何一代 NIKE AIR MAX 。新氣墊設計十分大膽,鞋子前後區域的分開設計,大膽局部覆蓋了 NIKE 標誌,將設計重新定義;而強化機能的視覺風格也再次得到呈現,鞋面不同區塊置入了七片塑膠加強片, 搭配極具都會風搭配新造型與新色彩,使它在講究表達自我、自覺和個性的街頭立刻大受歡迎。新鞋款模糊性別界限,讓男性消費者試圖嘗試女鞋配色,女性也開始嘗試男士鞋款。
- NIKE AIR MAX 1 帶來強大的設計衝擊,但 NIKE AIR MAX 90 耀眼的配色則代表全新的崛起。
- 歐洲消費者視它為舞曲的終極搭配鞋款
- 在 1990 年發售時以 AIR MAX III 的名稱發表
- 如今為人熟知的 Infrared 配色款式來自當年名為 Hyvent Orange 的特殊配色
- 鞋面的七大塑膠區塊設計,詮釋了 AIR MAX 90的革新美學
- 男鞋或女鞋特有的配色則使消費者嘗試相互選配。
許多球鞋功能的基礎都是遵循著人體功學而來,但是在 AIR MAX 95 身上我們首度見到一雙鞋款的外型也是可以從人體結構為靈感而來,在經過了八年的不斷摸索,AIR MAX 系列不管是氣墊本身機能上的成熟或者是在鞋面素材上的開發都來到了一個新高點,AIR MAX 95 搶眼的造型與新一代的氣墊科技,NIKE 以堅定的步伐繼續跑出更多鞋款的設計可能。
1995年,NIKE AIR MAX 有了時代戲劇性地回歸,但仍堅持提供最強的緩震功能。在那個消費者過度崇尚音樂、時尚以及特立獨行且沒有節制的時代,NIKE AIR MAX 95 更顯得適得其所。它的鞋面以人體生物學為設計靈感,如鞋面的曲線與大底氣墊的造型都來自人體脊柱,首度外露的前腳掌 NIKE AIR 氣墊以及 PSI 氣壓標識都是革命性的演出,在感受 AIR MAX 95 的功能前,的確需要一些時間去消化它的前衛設計,但也是這突破性的設計從日本開始刮起了新一波的球鞋風潮, 讓充滿機能的造型風格成為街頭主流美學,也是在 NIKE AIR MAX 95 誕生後帶動了流行裝備之中對於螢光色彩的使用。
- 首款搭載著前後可見氣墊的慢跑鞋款
- 從日本街頭開始掀起了一股結合跑鞋與服飾的浪潮
- NIKE AIR MAX 的所有元素都體現了人體生物學。
- NIKE 品牌標誌小於以往慣例,但整體的設計仍是極具品牌個性的代表作。
從 1987 年的後跟開窗、1995 年的前後掌可視氣墊,AIR MAX 97 鞋款邁開大步以全長的可視氣墊設計來慶祝這個家族的十周年里程碑,無比流線的設計元素讓世紀末的球鞋呈現獨特的近未來氣氛;幾項近年被奉為圭臬的性能元素如反光邊條、機能網布與支撐效能的結合,都在 AIR MAX 97 上見到超越當代的設計眼光。
NIKE AIR MAX 誕生於一個“越大越好”的時代,這個觀念在10年後更甚於前。1997年,當時講究的不僅是誰贏了比賽或打破了個人紀錄,大家更關注誰才是全世界最快的。 NIKE AIR MAX 97 剛好碰上21世紀前夕的享樂主義浪潮,追求更強的緩震和可見度。如果說有閃亮的設計項目很奪人眼球的話,那麼使用亮面布料的設計鞋面就更顯奪目。 鞋側精緻小巧的 NIKE 品牌標誌畫龍點睛般地縫合在鞋面曲線上,加上從高速列車的子彈造型,自信的設計風格可謂史無前例,從外在與內涵都反映了時代特色。
- 設計靈感來自風馳電掣的東京子彈列車
- 收藏文化在1997年逐漸興起,蔚為一股風潮至今
- 相較於AIR MAX 95 的有機線條,AIR MAX 97 採用較機械化幹練的風格
- AIR MAX 97 問世於一個過度追逐需求的年代 - 閃亮反光的鞋面充分反映了當時的 club 文化
AIR MAX FAMILY HISTORY
為大家所熟知的 AIR 氣墊避震科技是近代鞋款的革命性發展,1987 年所開始的 AIR MAX 家族更定下了 NIKE 往後三十餘年的設計語言基礎,從鞋款後跟中底的窗口所窺見了的透明氣囊開啟了一切,連帶影響到了鞋面的設計也越來越大膽,從色彩、線條到科技一起釋放了跑者的想像空間,每年迭變交替的新款 AIR MAX 鞋款總是呈現出運動科學的最新概念,讓球鞋成為了引領當代的指標元素,在 AIR MAX 2013 結合近代最強機能而來的同時,讓我們隨著勘履的腳步回顧這幾款極具代表性的經典 AIR MAX 鞋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