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2evolution
Well-Known Member
- 註冊日期
- 2006-07-19
- 帖子
- 359
拖了好久的一篇文... 開始:
Hyperdunk (200 第一代。 鞋友們都知道它於籃球鞋史的座標,就不多談了。本人從這次的解體作業中獲益的幾點:
1. 終於可以一切(割) + 窺 Flywire 與其構造。
2. 意外發現3D 碳板的雛形 (*圖解後續)。
3. 覺得腳跟穩定來自整大片的內建穩定片。 當初介紹的 External heel couter 其實沒什麼實際作用。
作業過程:
放了好久。絨皮脆了,Flywire面长霉了。
紋路的短壽, Hyperdunk 2008的詬病之一。
第二層: Flywire 面。覆蓋整個栓頭。
絨皮的厚度提供質感與舒適。
Flywire/Vectran 纖維 (外層)。
Vectran 纖維 (內層)。
橫切面。由裡到外: 塑料層- Vectran纖維 - 中層支撐料面 - Vectran纖維 - 塑料層
就多那麼一小片,讓我感到設計師的用心。
大面積根部穩定片。
有那麼一丁點軟度的Strobel。
主題之一的避震。前掌 Lunarform x 後掌厚實 14mm zoom.
Zoom bag不用說; 初代 Lunerfoam 的壽命則是 Hyperdunk 2008 的另一詬病。
對本人來說,於球場上雖沒了剛買來時超想跳的快感,貼地感,反應與避震卻也還在表現範圍。
細看。
直取重點。
*續圖解: 碳板突破傳統平面設計, 於 HD2011 綻放成熟的光彩。
整體一覽。
整體來說設計,做工簡潔,紮實。此款的 last 更是適合我的寬腳板。可惜HD 2011換 last, 沒能繼續支持 Hyperdunk 系列...
~收工。謝謝~
Hyperdunk (200 第一代。 鞋友們都知道它於籃球鞋史的座標,就不多談了。本人從這次的解體作業中獲益的幾點:
1. 終於可以一切(割) + 窺 Flywire 與其構造。
2. 意外發現3D 碳板的雛形 (*圖解後續)。
3. 覺得腳跟穩定來自整大片的內建穩定片。 當初介紹的 External heel couter 其實沒什麼實際作用。
作業過程:
放了好久。絨皮脆了,Flywire面长霉了。
紋路的短壽, Hyperdunk 2008的詬病之一。
第二層: Flywire 面。覆蓋整個栓頭。
絨皮的厚度提供質感與舒適。
Flywire/Vectran 纖維 (外層)。
Vectran 纖維 (內層)。
橫切面。由裡到外: 塑料層- Vectran纖維 - 中層支撐料面 - Vectran纖維 - 塑料層
就多那麼一小片,讓我感到設計師的用心。
大面積根部穩定片。
有那麼一丁點軟度的Strobel。
主題之一的避震。前掌 Lunarform x 後掌厚實 14mm zoom.
Zoom bag不用說; 初代 Lunerfoam 的壽命則是 Hyperdunk 2008 的另一詬病。
對本人來說,於球場上雖沒了剛買來時超想跳的快感,貼地感,反應與避震卻也還在表現範圍。
細看。
直取重點。
*續圖解: 碳板突破傳統平面設計, 於 HD2011 綻放成熟的光彩。
整體一覽。
整體來說設計,做工簡潔,紮實。此款的 last 更是適合我的寬腳板。可惜HD 2011換 last, 沒能繼續支持 Hyperdunk 系列...
~收工。謝謝~
Last ed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