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
New Member
- 註冊日期
- 2006-09-07
- 帖子
- 194
[IMGTHUMB="600"]http://img717.imageshack.us/img717/1129/59206721.jpg[/IMGTHUMB]
NIKE - Jordan Melo M9
在進入正文之前,必須讓大家先瞭解的是:在打球風格方面,我偏向於後衛打法,在鞋評方面自然由此風格加以延伸。其次,這雙Jordan Melo M9我只穿在室內木板地進行實戰一次。希望大家在閱讀此篇鞋評能有這樣的認知,畢竟,鞋評沒有對錯也沒有所謂的絕對客觀。
測試者Leon資料:
身高體重:171/68
測試場地:室內木板地、室外PU地
穿著習慣:全場籃球-跑動快攻、跳投、撿籃板、認真防守
1.踝部支撐(Ankle Support):
在踝部支撐方面,M9的高度算是中筒以上。並且配合Melo的強力打法,M9在腳踝的保護算是相當足夠。 當鞋帶綁緊後,可以感受到腳踝被M9緊密的包覆。但是,M9的腳踝保護不是屬於那種很"死硬"的保護,不會因為為了保護性而損失了靈活度。
[IMGTHUMB="600"]http://img717.imageshack.us/img717/6740/59206779.jpg[/IMGTHUMB]
M9的腳踝保護算是相當足夠
踝部支撐評分:4.5/5
2.抓地力(Traction):
在唯一一次的實戰中,場地是經過清潔的木板地。因此在評測的過程中,可以排除因灰塵降低抓地力的因素。而在兩個小時的實戰中,我發現M9的抓地力不能算上是頂尖。在多次的側移過程中,我都有稍微感覺到鞋底微微打滑。雖不致嚴重影響場上的表現,但是這樣的滑動對於身為後衛的我,確實是造成了些微的分心。因此,在抓地力方面,我無法給予M9高評價。但是或許對於Melo來說,這樣的抓地力就已足夠於半場單打時,造成對手及大麻煩。
[IMGTHUMB="600"]http://img51.imageshack.us/img51/5121/59206787.jpg[/IMGTHUMB]
傳統有效的人字紋,在M9上似乎未能完全發揮
抓地力評分:3.5/5
3. 避震度(Cushioning):
說到避震,這就真的是M9的得分項目。在前後腳掌,M9都配置了Zoom Air,後腳更是加厚的Zoom Air。在每次搶籃板落地的過程中,M9都能給我極高的舒適度。或許,設計給前鋒的鞋款避震度,對於後衛來說根本是超過所需也不一定。但是,光是感受加厚Zoom Air的保護就讓人爽度100阿。
[IMGTHUMB="600"]http://img405.imageshack.us/img405/3595/59206833.jpg[/IMGTHUMB]
後腳跟的加厚Zoom Air提供極高的避震度
避震度評分:5/5
4.舒適度(Comfort):
在這次M9最吸引目光的,莫過於那連結鞋帶、中底以及腳踝的動態Flywire。因此在實戰之前,我也很好奇這樣的設計究竟可以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但是,兩個小時的實戰結果讓我失望了。首先,在綁好鞋帶,未特意用力拉緊Flywire時,我無法感受到這樣的Flywire設計帶來的效果。於是在場下重新將鞋帶"用力"綁緊後上場實戰,不綁緊還好,一綁緊發現這樣的設計對於腳背造成極大的壓迫,迫使我再次將鞋帶鬆至原本的拉力。但這樣一來,動態Flywire的設計卻又失去了意義,而在舒適度及包覆性之間,我選擇了舒適度。雖然M9的內靴設計讓人可以穿著踝襪打球不必擔心鞋子咬腳,可是還是無法彌補動態Flywire所造成的不適。我沒有穿過LeBron IX,不知道類似的設計在LeBron IX是否有同樣的情形,還希望版友們分享囉。
[IMGTHUMB="600"]http://img703.imageshack.us/img703/7067/59206815.jpg[/IMGTHUMB]
很可惜,動態Flywire無法提供預期中的包覆性,反而造成不舒服感
舒適度評分:2.5/5
5.反應性(Responsiveness):
如前所述,我個人在球場上的打法偏向於後衛,因此設計給強力小前鋒的M9對我來說,前腳掌的Zoom Air雖然可以提供相當優異的避震。但是在場上的每一次攻守轉換時,這樣的設計對於後衛來說,就好像整隻腳陷到泥巴堆裡那樣的感覺。不誇張,每一次的快攻我都可以感受到Zoom Air給予的保護,同時卻也讓我的雙腳花更多力氣才能把自己向前推。M9的反應性,對於後衛來說可以說是遠遠的低於所需。
[IMGTHUMB="600"]http://img812.imageshack.us/img812/391/59206783.jpg[/IMGTHUMB]
前腳掌的反應性對於後衛來說相當不及格
反應性評分:2.5/5
6.耐用性(Duarability):
在僅一次的著用後,M9的鞋面及鞋底並沒有出現太多的摩擦,但這也是一次的使用,耐用度究竟如何,我無法確切的給予分數。
耐用度評分:N/A
7.重量(Weight):
對於後衛來說絕對是一雙過重的鞋款,在穿上的第一瞬間就可以感受到。尤其當我前兩場球穿得分別是 KOBE 8 以及 Rose 3的狀況下。
重量評分:2.5/5
8.總評(Overall):
總結來說,M9有著過人的避震以及相當舒適的內靴設計。但是在動態Flywire、反應性以及重量方面,對於身為後衛的我來說,絕對是遠遠低於現今鞋款的平均水準。或許在大前鋒以及中鋒的腳上,M9更發揮設計師的理念,符合重量級球員的要求。因此也很希望,有朋友們能夠在實著後,提供更多的分享。
總評:2.5/5
NIKE - Jordan Melo M9
在進入正文之前,必須讓大家先瞭解的是:在打球風格方面,我偏向於後衛打法,在鞋評方面自然由此風格加以延伸。其次,這雙Jordan Melo M9我只穿在室內木板地進行實戰一次。希望大家在閱讀此篇鞋評能有這樣的認知,畢竟,鞋評沒有對錯也沒有所謂的絕對客觀。
測試者Leon資料:
身高體重:171/68
測試場地:室內木板地、室外PU地
穿著習慣:全場籃球-跑動快攻、跳投、撿籃板、認真防守
1.踝部支撐(Ankle Support):
在踝部支撐方面,M9的高度算是中筒以上。並且配合Melo的強力打法,M9在腳踝的保護算是相當足夠。 當鞋帶綁緊後,可以感受到腳踝被M9緊密的包覆。但是,M9的腳踝保護不是屬於那種很"死硬"的保護,不會因為為了保護性而損失了靈活度。
[IMGTHUMB="600"]http://img717.imageshack.us/img717/6740/59206779.jpg[/IMGTHUMB]
M9的腳踝保護算是相當足夠
踝部支撐評分:4.5/5
2.抓地力(Traction):
在唯一一次的實戰中,場地是經過清潔的木板地。因此在評測的過程中,可以排除因灰塵降低抓地力的因素。而在兩個小時的實戰中,我發現M9的抓地力不能算上是頂尖。在多次的側移過程中,我都有稍微感覺到鞋底微微打滑。雖不致嚴重影響場上的表現,但是這樣的滑動對於身為後衛的我,確實是造成了些微的分心。因此,在抓地力方面,我無法給予M9高評價。但是或許對於Melo來說,這樣的抓地力就已足夠於半場單打時,造成對手及大麻煩。
[IMGTHUMB="600"]http://img51.imageshack.us/img51/5121/59206787.jpg[/IMGTHUMB]
傳統有效的人字紋,在M9上似乎未能完全發揮
抓地力評分:3.5/5
3. 避震度(Cushioning):
說到避震,這就真的是M9的得分項目。在前後腳掌,M9都配置了Zoom Air,後腳更是加厚的Zoom Air。在每次搶籃板落地的過程中,M9都能給我極高的舒適度。或許,設計給前鋒的鞋款避震度,對於後衛來說根本是超過所需也不一定。但是,光是感受加厚Zoom Air的保護就讓人爽度100阿。
[IMGTHUMB="600"]http://img405.imageshack.us/img405/3595/59206833.jpg[/IMGTHUMB]
後腳跟的加厚Zoom Air提供極高的避震度
避震度評分:5/5
4.舒適度(Comfort):
在這次M9最吸引目光的,莫過於那連結鞋帶、中底以及腳踝的動態Flywire。因此在實戰之前,我也很好奇這樣的設計究竟可以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但是,兩個小時的實戰結果讓我失望了。首先,在綁好鞋帶,未特意用力拉緊Flywire時,我無法感受到這樣的Flywire設計帶來的效果。於是在場下重新將鞋帶"用力"綁緊後上場實戰,不綁緊還好,一綁緊發現這樣的設計對於腳背造成極大的壓迫,迫使我再次將鞋帶鬆至原本的拉力。但這樣一來,動態Flywire的設計卻又失去了意義,而在舒適度及包覆性之間,我選擇了舒適度。雖然M9的內靴設計讓人可以穿著踝襪打球不必擔心鞋子咬腳,可是還是無法彌補動態Flywire所造成的不適。我沒有穿過LeBron IX,不知道類似的設計在LeBron IX是否有同樣的情形,還希望版友們分享囉。
[IMGTHUMB="600"]http://img703.imageshack.us/img703/7067/59206815.jpg[/IMGTHUMB]
很可惜,動態Flywire無法提供預期中的包覆性,反而造成不舒服感
舒適度評分:2.5/5
5.反應性(Responsiveness):
如前所述,我個人在球場上的打法偏向於後衛,因此設計給強力小前鋒的M9對我來說,前腳掌的Zoom Air雖然可以提供相當優異的避震。但是在場上的每一次攻守轉換時,這樣的設計對於後衛來說,就好像整隻腳陷到泥巴堆裡那樣的感覺。不誇張,每一次的快攻我都可以感受到Zoom Air給予的保護,同時卻也讓我的雙腳花更多力氣才能把自己向前推。M9的反應性,對於後衛來說可以說是遠遠的低於所需。
[IMGTHUMB="600"]http://img812.imageshack.us/img812/391/59206783.jpg[/IMGTHUMB]
前腳掌的反應性對於後衛來說相當不及格
反應性評分:2.5/5
6.耐用性(Duarability):
在僅一次的著用後,M9的鞋面及鞋底並沒有出現太多的摩擦,但這也是一次的使用,耐用度究竟如何,我無法確切的給予分數。
耐用度評分:N/A
7.重量(Weight):
對於後衛來說絕對是一雙過重的鞋款,在穿上的第一瞬間就可以感受到。尤其當我前兩場球穿得分別是 KOBE 8 以及 Rose 3的狀況下。
重量評分:2.5/5
8.總評(Overall):
總結來說,M9有著過人的避震以及相當舒適的內靴設計。但是在動態Flywire、反應性以及重量方面,對於身為後衛的我來說,絕對是遠遠低於現今鞋款的平均水準。或許在大前鋒以及中鋒的腳上,M9更發揮設計師的理念,符合重量級球員的要求。因此也很希望,有朋友們能夠在實著後,提供更多的分享。
總評: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