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KOBE
New Member
- 註冊日期
- 2006-06-30
- 帖子
- 1,102
前言(不耐者請下拉進入主題)
一.
上篇鞋評至今快一年,期間看了些書,大大扭轉球鞋在心中的既定印象,頓時不知為何而戰
沉澱了很久,期間反覆問了自己在球鞋路上,得到了什麼,又能留下什麼?
最大收穫莫非從勘履各位前輩的鞋評中吸收到不少東西,也因此結交了不少好友
至於想留下什麼...簡單來說...我只希望每個愛鞋的人都能當個聰明有主見的消費者
廠商基於營利的目的,勢必不斷推陳出新,不斷灌輸消費者這是最新最好的產品
人家說的是人家說的,但買鞋前,你有沒有問過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我想看到的是:
某位愛鞋的人,在勘履看了大家的鞋評,到了店裡,他不光聽銷售人員的介紹推銷
而是自己拿起鞋款端詳,藉著從鞋評吸收的東西來判斷符不符合自己打球習慣的需求
進而挑選到自己滿意的款式
或許自己這條小河成不了事,但眾多河流匯集是會成大海的
期盼各位版友能踴躍分享不同鞋款的使用心得讓大家參考
當哪一天,我們都聰明到只消費夠好且等值的產品,廠商也才會研發出更好的鞋款
這不也是愛鞋之人的幸福?
以上將是我往後持續發鞋評的動力
二.
迷惘時曾與某位前輩聊天,他鼓勵我繼續寫,說或許我可以成為掛保證的一股清流
這話直往心裡去,份量很重,謝謝你的支持與鼓勵
也謝謝容許我橫衝直撞的那位隱藏人物:kenlu_12: ,要是早點跟你聊過,也不用等到現在了
真希望有那麼一天,能出現期待的火花
三.
往後鞋評只單純比較球鞋間的差異,並不保證氣墊或各家緩衝元件能減輕多少膝蓋負擔
只是一位使用者的感想
四.
依入手時間應先發AJ2010 OUTDOOR,但受傷期間大多穿筒較高腳踝支撐較好的AJ13(以下簡稱13)
因此這篇先發(丁仔拍謝,請你再等等,我沒有忘記)
--------------------------------------------
1.身高:169CM
2.體重:69~74KG
3.打球習慣:跳投切入各50%,視防守狀況增減
4.使用情形:練投,三對三
5.測試場地(台南):
室內木板(南科立德)
室外PU(體育場)
6.使用狀況:腳傷關係,打打停停拖快一年,沒有像以往仔細計錄使用場次,請多多包涵
以下評比不給分,盡量詳細描述實戰感想與個人觀點,若版友看法不同(或不懂)還請不吝提出討論(或發問)
--------------------------------------------
1. 踝部支撐:
雖沒現今如AJ2010裡的填充物來固定腳跟,但後跟拉高已經有效防止上下滑動
鞋舌及踝部周圍填充厚軟(約2CM),6組鞋內束帶,總計8個鞋帶孔,拉緊鞋帶立即提供完美包覆
皮質本身硬度,加上後跟穩定片"相當巨大"
貓眼不只裝飾,其硬度在往外側急停時也多了點支撐
整體保護性極佳,又不過於死硬影響靈活度
光鞋身對腳踝的保護已經無可挑剔,卻更添了穩到破表的外底
2.抓地力:
坦白說,13各方面的表現都太傑出,相對之下抓地力算較普通的一環
幾乎算前後分割的外底已削弱不少中段摩擦力,前後掌的大幅切割(內凹)更把觸地面積減少
主要由前四後二少少的魚骨紋區塊負責止滑,再由大面積無刻痕的外框輔助
抓地不俗,完全不打滑,室內外場都相當夠用,但稱不上極佳
跟AJ2010那種整片鞋底下去磨的效果還是有差
而且差的很明顯:kenlu_9:
3.反應性+穩定性:
外觀最大特色就是圖中白色處,外底向上延伸至中底的巨大貓爪(or豹爪or象蹄,隨你怎麼叫)
跟ZK3類似,用較硬的橡膠外底往上包覆較軟的發泡中底,把中底施壓潰縮後的形變控制在一定範圍
此設計能帶給底盤較優的穩定性
外底大範圍切割後像極了肉蹼,但也只是好看而已
切割極寬卻也極淺,實際著用的彎曲度普通,並沒想像中的FREE(還是說我期待太高)
與一般前後分離無切割的款式感受差別不大
獸足輪廓對反應性的加分是讓整片外底加大外擴,移動中較快接觸地面提升操控感
清晰路感讓使用者有:落地了,可以準備啟動下一步動作的感覺(類似2009內側那個"角",13卻有兩個)
配上相當貼地且韌的中底,任何動作決不拖泥帶水
(13前掌內側兩個"角",在移動中能提早接觸地面)
中底偏韌,外底延伸向上包覆更加穩定,前後外擴,配上大面積且延伸至足弓的碳纖片
中足飛人圓形LOGO與後掌雙側形成類似早期AD天足所宣稱的黃金三角支撐防止側翻
(鞋底中部三個較突出的塊狀鞋底結構形成一個三角形來達到穩定的效果)
如AJ23那種中底置入TPU框架,甚至AJ2009後跟外底直接嵌入碳纖片的設計不算
13算是我穿過底盤表現最好的鞋子了(上一任是AJ21)
其實戰性列入球鞋史上前十名都不為過(而且這還是十幾年前的設計)
PS:球鞋穩定性不夠的話,落地瞬間身體必需花時間微調去穩住重心,反應自然不會快到哪去
這觀點在接下來AJ2010 OUTDOOR中會引用另一位版友的話再次討論
4.耐用性:
邊框能分散壓力保護刻痕,刻痕不變的情況下,有邊框一定會比無邊框耐磨
魚骨紋部份非常普通,無論深淺粗細都跟NIKE大多數鞋款相同
但是,你有看過比13邊框更多的款式嗎?:kenlu_2:
每塊魚骨紋週遭已經有白色小邊框,而最外圍還有獸足輪廓的紅色大邊框
再想像一下,把前掌紅色輪廓中內凹的部分拉直,邊框面積是不是比一般前後分離的款式來的多?
對大多使用者來說,前掌內側及後跟外側的耐用度都相當足夠
但如打球習慣是較少橫移,磨損區域集中在中間的使用者來說就稍嫌不足
5. 重量:
個人覺得已經很輕不會造成負擔,但也比不上現在追求輕量化的款式
不過我認為與其去計較鞋子的十幾克,幾十克,甚至百來克,都不如自己減重個半公斤來的有用
6. 舒適度:
(1)腳感跟今日鞋款比起來較薄硬,ZOOM回饋微微QQ不會過軟,那時期的ZOOM鞋款好像都這樣
打完球或長時間穿著都不會有腳底板酸痛的現象產生(如ZL4.ZK2)
厚軟的鞋底會讓人們下意識往下施壓尋求平衡,無形中對膝蓋造成負擔
或許這樣的軟硬厚薄度會對膝蓋較好
(2)鞋舌腳踝周圍厚軟的填充相當舒服,穿著踝襪也不會不適
(3)透氣性非常差,包覆太好填充又厚也沒任何透氣孔的設計(鞋舌上那幾個小圓點當裝飾用就好)
真要改善的話方法太多,就不一一累述
不過這點我比較不在乎,套句在對岸看到的話:怕流汗別打球就好
7.美中不足:
其實已經非常滿意了,真要說哪裡可以加強的話
就在13.0給個AJ2010後跟那種填充物吧
最外框也可來點刻痕增加抓地力
另外在不影響包覆和穩定的前提下需加強透氣性
8.總評(Overall):
包覆柔軟舒適,像華麗毛皮覆蓋著皮膚
腳感韌性貼地,像充滿伸縮力的肌肉反應快速靈敏
底盤外擴,像食物鏈頂端掠食者的粗壯肉蹼在奔跑中完美落地
鞋如其名 AJ13
美洲豹
PS:部分圖片來自google
一.
上篇鞋評至今快一年,期間看了些書,大大扭轉球鞋在心中的既定印象,頓時不知為何而戰
沉澱了很久,期間反覆問了自己在球鞋路上,得到了什麼,又能留下什麼?
最大收穫莫非從勘履各位前輩的鞋評中吸收到不少東西,也因此結交了不少好友
至於想留下什麼...簡單來說...我只希望每個愛鞋的人都能當個聰明有主見的消費者
廠商基於營利的目的,勢必不斷推陳出新,不斷灌輸消費者這是最新最好的產品
人家說的是人家說的,但買鞋前,你有沒有問過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我想看到的是:
某位愛鞋的人,在勘履看了大家的鞋評,到了店裡,他不光聽銷售人員的介紹推銷
而是自己拿起鞋款端詳,藉著從鞋評吸收的東西來判斷符不符合自己打球習慣的需求
進而挑選到自己滿意的款式
或許自己這條小河成不了事,但眾多河流匯集是會成大海的
期盼各位版友能踴躍分享不同鞋款的使用心得讓大家參考
當哪一天,我們都聰明到只消費夠好且等值的產品,廠商也才會研發出更好的鞋款
這不也是愛鞋之人的幸福?
以上將是我往後持續發鞋評的動力
二.
迷惘時曾與某位前輩聊天,他鼓勵我繼續寫,說或許我可以成為掛保證的一股清流
這話直往心裡去,份量很重,謝謝你的支持與鼓勵
也謝謝容許我橫衝直撞的那位隱藏人物:kenlu_12: ,要是早點跟你聊過,也不用等到現在了
真希望有那麼一天,能出現期待的火花
三.
往後鞋評只單純比較球鞋間的差異,並不保證氣墊或各家緩衝元件能減輕多少膝蓋負擔
只是一位使用者的感想
四.
依入手時間應先發AJ2010 OUTDOOR,但受傷期間大多穿筒較高腳踝支撐較好的AJ13(以下簡稱13)
因此這篇先發(丁仔拍謝,請你再等等,我沒有忘記)
--------------------------------------------
1.身高:169CM
2.體重:69~74KG
3.打球習慣:跳投切入各50%,視防守狀況增減
4.使用情形:練投,三對三
5.測試場地(台南):
室內木板(南科立德)
室外PU(體育場)
6.使用狀況:腳傷關係,打打停停拖快一年,沒有像以往仔細計錄使用場次,請多多包涵
以下評比不給分,盡量詳細描述實戰感想與個人觀點,若版友看法不同(或不懂)還請不吝提出討論(或發問)
--------------------------------------------
1. 踝部支撐:
雖沒現今如AJ2010裡的填充物來固定腳跟,但後跟拉高已經有效防止上下滑動
鞋舌及踝部周圍填充厚軟(約2CM),6組鞋內束帶,總計8個鞋帶孔,拉緊鞋帶立即提供完美包覆
皮質本身硬度,加上後跟穩定片"相當巨大"
貓眼不只裝飾,其硬度在往外側急停時也多了點支撐
整體保護性極佳,又不過於死硬影響靈活度
光鞋身對腳踝的保護已經無可挑剔,卻更添了穩到破表的外底
2.抓地力:
坦白說,13各方面的表現都太傑出,相對之下抓地力算較普通的一環
幾乎算前後分割的外底已削弱不少中段摩擦力,前後掌的大幅切割(內凹)更把觸地面積減少
主要由前四後二少少的魚骨紋區塊負責止滑,再由大面積無刻痕的外框輔助
抓地不俗,完全不打滑,室內外場都相當夠用,但稱不上極佳
跟AJ2010那種整片鞋底下去磨的效果還是有差
而且差的很明顯:kenlu_9:
3.反應性+穩定性:
外觀最大特色就是圖中白色處,外底向上延伸至中底的巨大貓爪(or豹爪or象蹄,隨你怎麼叫)
跟ZK3類似,用較硬的橡膠外底往上包覆較軟的發泡中底,把中底施壓潰縮後的形變控制在一定範圍
此設計能帶給底盤較優的穩定性
外底大範圍切割後像極了肉蹼,但也只是好看而已
切割極寬卻也極淺,實際著用的彎曲度普通,並沒想像中的FREE(還是說我期待太高)
與一般前後分離無切割的款式感受差別不大
獸足輪廓對反應性的加分是讓整片外底加大外擴,移動中較快接觸地面提升操控感
清晰路感讓使用者有:落地了,可以準備啟動下一步動作的感覺(類似2009內側那個"角",13卻有兩個)
配上相當貼地且韌的中底,任何動作決不拖泥帶水
(13前掌內側兩個"角",在移動中能提早接觸地面)
中底偏韌,外底延伸向上包覆更加穩定,前後外擴,配上大面積且延伸至足弓的碳纖片
中足飛人圓形LOGO與後掌雙側形成類似早期AD天足所宣稱的黃金三角支撐防止側翻
(鞋底中部三個較突出的塊狀鞋底結構形成一個三角形來達到穩定的效果)
如AJ23那種中底置入TPU框架,甚至AJ2009後跟外底直接嵌入碳纖片的設計不算
13算是我穿過底盤表現最好的鞋子了(上一任是AJ21)
其實戰性列入球鞋史上前十名都不為過(而且這還是十幾年前的設計)
PS:球鞋穩定性不夠的話,落地瞬間身體必需花時間微調去穩住重心,反應自然不會快到哪去
這觀點在接下來AJ2010 OUTDOOR中會引用另一位版友的話再次討論
4.耐用性:
邊框能分散壓力保護刻痕,刻痕不變的情況下,有邊框一定會比無邊框耐磨
魚骨紋部份非常普通,無論深淺粗細都跟NIKE大多數鞋款相同
但是,你有看過比13邊框更多的款式嗎?:kenlu_2:
每塊魚骨紋週遭已經有白色小邊框,而最外圍還有獸足輪廓的紅色大邊框
再想像一下,把前掌紅色輪廓中內凹的部分拉直,邊框面積是不是比一般前後分離的款式來的多?
對大多使用者來說,前掌內側及後跟外側的耐用度都相當足夠
但如打球習慣是較少橫移,磨損區域集中在中間的使用者來說就稍嫌不足
5. 重量:
個人覺得已經很輕不會造成負擔,但也比不上現在追求輕量化的款式
不過我認為與其去計較鞋子的十幾克,幾十克,甚至百來克,都不如自己減重個半公斤來的有用
6. 舒適度:
(1)腳感跟今日鞋款比起來較薄硬,ZOOM回饋微微QQ不會過軟,那時期的ZOOM鞋款好像都這樣
打完球或長時間穿著都不會有腳底板酸痛的現象產生(如ZL4.ZK2)
厚軟的鞋底會讓人們下意識往下施壓尋求平衡,無形中對膝蓋造成負擔
或許這樣的軟硬厚薄度會對膝蓋較好
(2)鞋舌腳踝周圍厚軟的填充相當舒服,穿著踝襪也不會不適
(3)透氣性非常差,包覆太好填充又厚也沒任何透氣孔的設計(鞋舌上那幾個小圓點當裝飾用就好)
真要改善的話方法太多,就不一一累述
不過這點我比較不在乎,套句在對岸看到的話:怕流汗別打球就好
7.美中不足:
其實已經非常滿意了,真要說哪裡可以加強的話
就在13.0給個AJ2010後跟那種填充物吧
最外框也可來點刻痕增加抓地力
另外在不影響包覆和穩定的前提下需加強透氣性
8.總評(Overall):
包覆柔軟舒適,像華麗毛皮覆蓋著皮膚
腳感韌性貼地,像充滿伸縮力的肌肉反應快速靈敏
底盤外擴,像食物鏈頂端掠食者的粗壯肉蹼在奔跑中完美落地
鞋如其名 AJ13
美洲豹
PS:部分圖片來自google
Last ed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