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晴彥
New Member
- 註冊日期
- 2016-03-04
- 帖子
- 6
在 adidas Crazylight 裝上BOOST之後再次穿上 adidas 的鞋子奮戰加上廣告中的標榜其反應力,因此也就愛上了德國研發的BOOST,有些時候,台灣氣候潮濕,防潮處理更是刻不容緩,不然很容易會使BOOST表面泛黃。自從crazylight boost 2015 出現之後,D Lillard 2 在2016年2月明星賽前,就已推出BOOST版本,當然其大底是沿用crazylight boost 2015,腳感固然雖好,不過這一移植性創意,卻給鞋迷帶來點小失望。
2016 All-Star 系列中底和鞋身細節具備夜光、XENO 等特殊視覺效果,猶如暗夜中的極光吸引眾人注意。
1.身高:181cm
2.體重:78kg
3.穿鞋習慣:現在的打球習慣喜歡防守,及在中距離的油漆區跳投、空手走位於空檔三分線投籃、禁區小拋投,空手切後,隊友適當時機傳球後上籃。
4.尺寸:US 9.5
尺寸選擇建議:此款的版型稍大,因此正常腳型就選購尺寸來說,小半號即可,若是寬版者,建議原尺寸就可以了。不過還是建議親自試穿,畢竟每個人腳型、穿著習慣都大不相同,找到自己認為最舒適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
ADIDAS D LILLARD 2 boost配置科技:Primeknit 鞋面與 Boost 中底
鞋評開始:
1. 踝部支撐(Ankle Support):
8.5分,Primeknit 鞋面材質的特性與觸感,加上延展性及強韌度,鞋面的保護支撐設計較為完善,提供蠻不錯的鞋面支撐。腳後跟配置足以維持踝部的保護作用,其襪套式內靴設計,穿上去之後能夠感受到全腳掌 TechFit 內靴給予踝部的包覆感非常舒適,填充厚實度比起1代要來的飽滿許多,滑而不卡。
2. 抓地力(Traction):
8.5分,橡膠刀鋒型紋路大底使用略軟的橡膠材質,在提供抓地力外有一個需要注意的點就是,如果在柏油路上或不是 PU 的場地,磨損度則會相對明顯,但是對於一般室外的 PU 則是不太有問題。對於D Lillard 2 Boost Primeknit來說,在室內是優勢,室外部分,隨著沙塵的多寡決定抓地力。但還是認為,只要是多沙塵的球場,不管是甚麼鞋子都一定滑動。然而粉紅色區塊在白天吸飽光源,晚上便帶來夜光的效果產生。
3. 舒適度(Comfort): 9分,Primeknit 鞋面的優勢,延展性佳且不會過度壓迫雙腳,穿著時候,無不適的情況產生,反而是舒服,透氣性亦然且腳踝兩側區域些許空隙,添加薄型的護踝即可改善,若是習慣穿坊間的厚型護踝,大半號就可以了,寬楦者亦然。在鞋帶孔設計部分,鞋帶系統與前一代不同的是在鞋頭前端的第一孔置入織帶,以適當的手部力量,拉緊之後來自兩側鎖定,好讓前腳掌緊密與鞋面貼合。
4. 反應性(Responsiveness):
9分,後腳跟選用了 boost,有助舒緩雙腳的壓力,前腳掌搭載adiPrene+,在後跟 BOOST 藉由中底帶到前掌adiPrene+,即展現出不錯的能量突進,重點就是當收步上籃之際,其實也用到把橫向速度轉向垂直起跳的變化,落下之後又重新回到 BOOST 的緩震,避免更多受傷風險,這樣的配置相當適合速度派的後衛。
5. 耐用性(Durability):
室內場地9分、室外場地7.5分
此款大底紋路稍淺,使用為輕中程度情況來說,一周兩~三次,每次為5組輪替打三對三鬥牛,上場使用總長約為1小時,壽命部分,室外約略在半年到一年,室內則是室外的延長一年至一年半。但對於鞋子耐用度的重度使用者來說,而使用時間則是來到連續天天打一個月的室外場。另外從鞋面來看,也是會有些許損耗的機率發生。 鞋底紋較易沾上灰塵或沙石,也影響抓地表現,建議上場先簡單清潔一下鞋底,以保持抓地水準。以上數據僅供參考。
6. 重量(Weight): 8.5分,約略360克。對於一雙後衛鞋來檢視,屬於中高級的鞋款。
圖片欣賞
在環保意識高漲的年代,在台灣很早就使用了紙袋的便利性,然而近況的國外則是近期改為紙袋。
實著圖:
Chauncey Billups
7. 總評(Overall): 9分,PRIMEKNIT 透氣、支撐、包覆三者合一,在整體上因為反應性好,所以球場上做動作都會比平常練習的速度加乘,加上抓地力的支援,腳的力道能夠在爆發力出現之後隨時煞車,更藉由 BOOST 的緩衝回饋讓能量不斷循環。因此,平常的基礎練習是必備的,球鞋上的科技只是輔助。原因來自於球員的訓練。
但若要挑出一點缺失,那便是Primeknit 下的支撐拉帶的設計可以再更貼緊鞋面會更好。Primeknit的到來,加上 BOOST 的增量13%帶動下,為這雙鞋子打響名號,在細節上則用透氣度、與鞋舌特殊設計的舒適驚豔感讓人印象深刻。當然也期待今年的2016版本,將會出現甚麼新面貌,呈現給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