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on-8787
Well-Known Member
- 註冊日期
- 2006-07-10
- 帖子
- 2,817
有些相遇,是在快被拉爆的 3 公里後發生的。
那天是 ADIDAS 辦的 5K 測試賽,一場說不上正式,卻比預期還認真的測驗,大家起跑前都說要輕鬆跑,起跑後前兩圈幾乎都在4分速內...,那天第一次穿上adizero Pro 4,越過起跑線後,腳下的回彈感和推進一直在催處著你的步頻,越過終點回到休息區,卻有另一雙鞋一直引起我的興趣,不過那時候還沒上市...

全新的adizero系列箱根配色,當時,裡面除了讓大家驚豔不斷的Pro 4之外,還有一雙還沒有上市,碩果僅存的薄底訓練鞋不斷地向我朝著手:adizero adios 9,前幾年曾經穿過的6代目及七代目,清晰穩定又直接的腳感,在現在厚底鞋當道的跑鞋中,獨樹一格的存在著...
這次來到9代目,運用上與Pro 4同等級的鞋面與大底配置,這讓人眼睛發光的設定,真的很難放過阿~
下面一句:
丁仔,有你的包裹。

adidas adizero adios 9 配置:
LightLock鞋面
單向彈性編織網布材質
全腳掌LightSttrike Pro彈性材質
TPU抗扭片
前腳掌馬牌輪胎大底
Lighttraxion GCPU輕量耐磨材質
重量:US9:177克
足跟差:6MM(前21後27)




adios一直以來,可以說是adizero的招牌,很努力認真的貫穿adizero最大的重點:輕量化。
也連帶著影響他的設計靈魂,無論現在跑鞋的主流如何變換,他還是保留著最初的薄底、快速反應以及最重要的輕量,這次的9代目,us9單腳的重量在180克以下,依舊是非常優秀的表現,其中鞋面的設計,相當重要。
先來聊聊楦頭,這次不只鞋面材質使用著與Pro 4同等級的單向彈性紗線以及Lightlock鞋面,連帶楦頭的設定上,對亞洲人很友善阿,有別以往偏窄的設定,這次鞋頭的相當充裕,自己還是選擇了原尺寸,不過腳掌偏窄的朋友強烈建議要仔細的試穿啊!!
其餘各方面的表現,可以說是完整的將Pro 4的鞋面設定移植了過來,無論在透氣性、包覆以及在鞋面內側的加強鎖定,鞋帶孔的加固等等,單就鞋面的穿著感,基本上就試穿著Pro4,好用的設計就是要大家一起來,對自己來說省卻了習慣新鞋的時間,功能性又強,很讓人喜歡阿。


鞋舌的設定也與Pro 4同出一轍,彈性材質的薄鞋舌,鞋舌兩側顧並在鞋面的內哩,完全不用擔心亂跑ˋ的問題,小小的差異是在ADIOS 9的鞋舌頂端,是略帶厚度的設計,比較不˙會有刮腳背的情況。



腳跟的設計上,和adida最近的速度鞋款走相同的路線,輕薄的填充,支撐不是主要的訴求,鞋面的縫合處做了無縫的工法,免去摩擦的困擾,帶點速度的跑起來,倒也沒有出現掉跟的情況,沿著腳踝骨下緣,由延續自中底的tpu渡層,整體抗張性非常優秀,整體調整好鞋帶後,做短間歇,與面一致的包覆感超好,400間歇被跑友拉到95秒的時候,只覺得自己快喘不過來,但鞋子與雙腳的一體感感受很不錯,很有愛。





中底的配置,主要由全腳掌Lightstrike Pro + 中足的TPU抗扭片擔當,中底內側標示的中底的厚度:27mm,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要找一雙腳跟厚度在30mm以下的跑鞋越來越難了。
已經習慣了厚底鞋輪值的現在,不斷穿到突破天際的厚底鞋,又或是滾動感到極致的鞋款,這次忽然穿到這雙薄底鞋設定的鞋款,暖身還沒感覺,一跑起來那種一踩即到的反應性及路感回饋,非常直接的腳掌彎曲即推蹬,前一公里真的有些不習慣。
不過雖然是薄底,還是可以感受到中底的彈性感受,不是死硬的腳感,中底壓縮回饋的幅度並不明顯,帶來直接的地面反饋,沒有以往的爪狀torsion穩定設定,在中足改為片狀的TPU抗扭片,搭配著前腳掌加寬的中底面積,讓鞋子在步伐過渡時有著不錯的穩定性,整體的支撐性就不是主要的訴求。
把鞋子的緩衝點數轉到了反應性及快速回饋上,成為直接的競速訓練協,沒有其他多餘的加成,最直接的運用雙腳的肌力跑動著,這種清晰自然的感受,跑了幾次後蠻讓人喜歡的,會有種穿這雙練跑後,再換上碳板競速鞋,可以更明顯的感受到速度的提升,讓訓練的效果更好的感覺在。




adios 9另一個讓人喜愛的地方,就是使用了與Pro 4相同的Lighttraxion GCPU大底,搭配上前腳掌的馬牌輪胎!!
GCPU大底對大的特色,是在擁有不錯的抓地力之外,還有著輕量以及超~耐磨的特性,配合著雙腳推鄧最需要抓地力的地方,在前腳掌使用馬牌輪胎大底,鞋子已經跑了6~70公里的里程了,還沒有出現明顯的磨損,有著與Pro 4相同驚人的耐用性。

GCPU大底有兩個非常突出的特色,非常耐磨之外在溼地的抓地表現也非常不錯,以一般耐磨橡膠相比,在同里程下的耐磨程度,真的超級驚人,絕對是目前市面上最為耐用的材質,不過缺點就是,有點貴(笑..

抓地力的表現上,一般路面的抓地力,GCPU只落後於馬牌輪胎,在濕地的表現則是一枝獨秀啊!!
應該不少穿過Pro 4的跑友的有感受到,一開始拿到Pro 4,看到輕薄的大底都先擔心了一下,跑了一陣子下來才驚覺,這大底也太耐用了吧,整體也讓鞋子的重量降低了不少,而adios 9也是用上了相同的大底材質及配置,一樣的,讓人再驚喜了一下,這次的adios 9,真的很優秀啊!!

要怎麼來比喻這雙adios 9會最直接呢,自己心中是已經把它當作是Adizero Pro 4的薄底版本,再拿掉碳纖維棒,其餘的表現都讓人驚訝的喜愛,訓練萬用+10K以內的競速,都是他主要的守備範圍,不過想要彭湃緩衝MAX腳感的朋友,這雙就建議PASS了(笑~
讓自己再次愛上adios系列的9代目,真的很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