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量、穩定、推進都搞定 HOKA Rocket X 3 為突破 PB 而生
在碳板競速鞋已成標配的時代,各品牌紛紛端出主打賽道的速度武器。HOKA 繼今年二月升級推出競速王者 Cielo X1 2.0 之後,品牌旗下的另一款高階碳板跑鞋 Rocket X 3 也在近日問世,準備和各位跑者一起迎接下半年的賽事旺季。
Rocket X 系列是 HOKA 品牌旗下首款為馬拉松賽事打造的碳板競速鞋,自 2020 年登場後,便讓各位跑者留下深刻印象,後來又做出大幅度升級推出 Rocket X 2,幫助跑者們享受飆速快感。接下來就來看看睽違了兩年時間登場的 Rocket X 3,在 Rocket X 2 優秀的基礎上做了哪些優化呢?

中底配置維持雙層 PEBA 泡棉內嵌碳板
碳板新增翼狀設計更穩定推進
根據 HOKA 官方資料,Rocket X 3 的中底泡棉厚度較前一代增加,讓足跟差從 5mm 來到 7mm (腳尖高: 35mm 腳跟高: 42mm),但從外觀上來看,Rocket X 3 承襲了前兩代的流線造型,看起來依然有滿滿速度感!

在中底科技方面,Rocket X 3 採用雙層、不同密度的 PEBA 泡棉,相較傳統 EVA 材質,除了重量更輕之外也大幅提升能量回饋與壓縮彈性。編輯實際按壓感受,上層泡棉較柔軟,將提供舒適的回彈腳感;下層泡棉較為韌彈,能幫助落地時的緩震、穩定效果。

我們可以從鞋款分解圖看見升級亮點,Rocket X 3 的碳板在外側新增了翼狀設計,用來加強鞋身的穩定性,並且在碳板增加些許孔洞,達到減輕重量的作用。與前作 Rocket X 2 的設定相同,Rocket X 3 的碳板也是放在雙層中底泡棉之間,與上、下兩層的 PEBA 泡棉一起給予跑者能量回饋,再加上 MetaRocker 滾動式弧形設計,營造出如同鞋名、火箭般的推進腳感。



黏性橡膠大底提供的抓地力
給予跑者更多信心
為了兼顧抓地與輕量之間的平衡,Rocket X 3 與多數 HOKA 跑鞋一樣,採用高磨耗區域設置橡膠材質的大底設計,主要集中在前掌與後跟的易磨部位,其他區域則保留裸露的中底泡棉,在達成輕量化的同時也能維持合理的抓地力與耐用性,而且這次 Rocket X 3 使用的是黏性橡膠,讓跑者們在面對乾、溼路況都能更加有信心。

HOKA Rocket X 3 科技重點
- 單層經編鞋面
- 雙密度 PEBA 泡棉中底
- 雙層泡棉中間嵌入翼狀碳纖維板
- 黏性橡膠大底
- 足跟差 7mm (腳尖高: 35mm 腳跟高: 42mm)
- 男碼 US10=女碼US11 單鞋約 227g (此款為男女共款)

鞋面、鞋舌、鞋後跟再升級
優化跑者穿著體驗
Rocket X 3 採用單層經編 Warp Knit 鞋面,相較前代更輕量及透氣,在強度訓練與長距離比賽中能有效降低負擔與悶熱感,雖然材質較無彈性,但強度頗高讓鞋身更穩固。另外,輕薄的 V 型鞋舌移除了兩側連接至中底的鞋舌固定帶,讓跑者能更方便穿脫,再搭配帶有立體紋路的鞋帶增加摩擦力,可以避免跑步途中鞋帶鬆脫的情形,讓鞋面達到良好的包覆性。



升級有感的位置還有鞋後跟,略帶填充的杯狀設計能夠剛好承托住雙腳的跟腱位置,搭配柔軟、滑順的鞋領口內襯,減少摩擦的可能性,並大大提升了腳踝的穩定性與舒適度,幫助跑者在高速轉彎或節奏變化中,仍能感覺雙腳穩定鎖定,這對路跑運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輕量、穩定、推進都搞定
高速當中好駕馭
HOKA Rocket X 3 是一雙路跑競速戰靴,不僅是為精英跑者打造,也適合正在挑戰個人 PB 的中、高階跑者,用來作為關鍵比賽日登場的夥伴。HOKA 品牌保留了 Rocket X 2 優異的中底結構,並且針對鞋身其他多處進行優化,包含重量也降低到不錯的水準:US10 單鞋 227g,使跑者在穿著 Rocket X 3 高速跑動時沒有負擔。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雙跑鞋為男女共款,僅推出一般楦頭版本,因此在挑選時要注意尺寸,若是腳寬的朋友建議要實際試穿更為保險。

Rocket X 3 與 HOKA 旗下另一雙競速跑鞋 Cielo X1 2.0 在外型與科技配置上有許多類似的設計,但 Cielo X1 2.0 的腳感更為暴力、直接,適合精英跑者用於半馬或以下的賽事;Rocket X 3 則相對友善,對正要入門碳板競速鞋的中、高階跑者來說算是好駕馭的款式,全馬、其他距離賽事或三鐵賽事都適合。後續,我們將邀請專業教練推出鞋款評測給大家參考,希望這雙鞋像火箭般幫助你穩定推進到個人 PB!

HOKA Rocket X 3
臺灣定價:8,280 元 (男、女共款)
販售店點:ISPO+ HOKA 商城與指定店點登場
相關連結:
HOKA 官方 FB
HOKA 官方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