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跑步不要穿」的張哥 (@changeisley),跑齡 12 年,月跑量 200k,只有跑過波馬可以嘴一下 (當年是穿 METASPEED 極速霓虹粉配色),其他就跟大家一樣,一個追求健康的市民跑者。亞瑟士的鞋,一直是我跑步的好夥伴,尤其是寬楦款,特別適合我的寬腳,全系列我幾乎都買過,也是我唯一敢穿新鞋直接上全馬的品牌。近幾年 ASICS 的彈力跑鞋 SUPERBLAST 是我的愛用款,集輕量、緩衝、回彈於一身,把性能表現推到了新境界,而且外型還很有設計感。
近期受到勘履者邀請,測試全新上市的 GEL-CUMULUS 27,和旗艦型 GEL-NIMBUS 一樣,是主打高緩衝的跑鞋,穿起來如何呢?就讓我們從輕盈說起。
意外的輕盈
這次拿到全新的 GEL-CUMULUS 27,一開始有點驚訝,怎麼這麼大雙?拿錯尺寸了嗎?或許是全白也有視覺加成,10 號看起來像 11 號呀,跟其他 10 號的跑鞋相比,就是再長一點,寬一點,但卻是意外的輕盈,竟然比 GEL-NIMBUS 27 還輕!
三大升級面向
根據品牌資料,GEL-CUMULUS 27 改代的重點有三,首先鞋頭的空間提升高度,面料也更堅韌,讓舒適度與耐用性更好。
再來增加中底的寬度,主要是足弓區域還有後跟內側,希望藉此讓跑鞋穿起來有更穩定的感受,同時後跟斜傾角加大,搭配前腳掌結構,提升觸地推蹬的流暢運作。
第三是鞋底紋路,在網格紋中加上弧狀切線,不只是讓跑動靈活度更棒,也增強抓地力。雖然延續前代 GEL-CUMULUS 26 的中底配置,厚度、足跟差也都一樣,不過 ASICS 從結構面下手,在細微更動裡做出新感受。
鞋款科技重點
- 鞋身以輕量緹花網布打造
- 中底 FF BLAST + 泡棉搭配後跟 PureGEL 亞瑟膠
- 外底 FLUIDRIDE 複合式材質 (橡膠混合 EVA 泡棉)
- 男款中底 + 外底總厚度:前掌 30.5mm、後跟 38.5mm
- 女款中底 + 外底總厚度:前掌 29.5mm、後跟 37.5mm
- 男、女款足跟差皆為 8mm
試穿第一感受
說到穩定感,新鞋套上腳後,厚實的包覆感,還有柔軟的踩踏回饋,第一個感覺,這鞋…也太舒服了吧?
跑步時我很在意腳踝周圍的包覆感,GEL-CUMULUS 27 布面厚實細緻,鞋內襯還有柔軟的泡棉環繞腳跟,同時這一代有針對中底提升支撐度,內側包覆較外側要來得更高,提供了內側很好的支撐。
緹花網布鞋面透氣舒適,鞋頭較高的空間,讓腳完全沒有壓迫感,足弓寬度對我而言也非常剛好,腳趾既有活動空間,又明顯包覆保護到,光是靜止穿著,就有滿滿的舒適感,就算沒有拿來跑步,也很適合日常穿吧?
實測收穫 低負擔又穩定的表現
這兩個星期穿 GEL-NIMBUS 27 主要安排長距離練習為主,每次約 15 公里,配速落在 5:00-5:10 之間,好好來感受這種緩衝型跑鞋的回饋,也驗收 ASICS 在這一代重點進化的穩定性。
迫不及待往河濱跑去,先以 6 分速緩跑,真得很愜意,這麼大雙的鞋,卻有如此輕盈舒適的腳感,完全沒有負擔,慢慢提昇到 5 分速,這也是我最常慢跑的速度,避震不會太軟又有基本支撐,腳掌落地吸震,立馬反饋適當的回彈,加厚的 FF BLAST+ 科技中底,加上後跟 PureGEL 亞瑟膠,蠻厲害的,實現了輕量又回彈的緩震腳感,真的太舒適,完全不需要適應,只會讓人想一直跑下去。
跑完 15k,更確定 GEL-CUMULUS 27 在我的跑鞋輪值裡的設定取向,日常的輕鬆跑或 LSD 都非常適合,不只直線順暢好跑,轉動過程也不會側滑。
運動時我常在新月橋出沒,這次拍鞋評照片也就在此地,當天上橋、下橋去了又回,也剛好在新月橋上做跑彎的測試,還有不同地面材質,跑過新月橋的水泥地,下橋接著沿河濱柏油路面取景。
一路上 GEL-CUMULUS 27 有可靠的抓地力,優質的包覆材質跟舒適度,讓雙腳沒有壓力,緩衝與回彈兼具的調性,在這個訓練速域裡游刃有餘,絕對是一雙可靠的日常訓練鞋,穩定、舒適又輕量,真的很推薦!
「想要天天穿,不想跑步也想穿」
對我來說,GEL-CUMULUS 27 就是這樣的一雙跑鞋,撇開我的腳型本來就跟亞瑟士跑鞋相當契合不講,最近兩星期測試下來,覺得 GEL-CUMULUS 27 既舒適又平穩,除了本來就強調的緩震功能,也滿足我在跑步時看重的包覆感,在高緩衝回饋裡也把穩定度做到位,就算是不跑步的時間都想穿。
ASICS GEL-CUMULUS 27
發售日期:4 月 3 日
臺灣定價:男、女款皆 3,780 元
販售店點:臺灣 ASICS 官網及指定店點
男款楦頭選擇:一般楦、2E 寬楦、4E 超寬楦
女款楦頭選擇:一般楦、D 寬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