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 張晉瑋 鞋評 / New Balance KAWHI IV ‘Transcend Reality’ 簡評

基本資料:

  • 身高:184
  • 體重:85
  • 場地:室內木地板,本次評測時間約 2 小時
  • 打法:外圍三分投射為主,禁區吃餅為輔,主要協防禁區,偶爾外圍單防
  • 著用尺寸:28-28.5cm,本次版本選擇男尺 28.5cm

前言:

隨著季後賽開打,各隊之間火力較量外,球鞋品牌也照慣例於季後賽期間推出新一輪的產品,本次評測為前些時候上市的 , 身為 GDP 時代刺迷,看了方蓋伴隨三老一路成長茁壯到破繭而出,最後前往北境,爾後轉至洛城,心中難免五味雜陳,卻難掩對方蓋球技喜愛及 製鞋工藝的讚嘆,雖說 N 牌美製買了不下 10 雙,鞋僅第一次嘗試,也讓人期待 Kawhi 4 的表現究竟如何!

外型:

首先外型,不同 1、2 代的重裝感,3 代的沒存在感,四代外型上整體十分有流線感,跳脫出 Kawhi 球鞋給人裝甲感的印象,鞋面採用編織網布保證了基本透氣性,同時貼合腳型不壓迫,中底配置雙密度 FuelCell 泡棉與中底碳板初上腳時提供不錯舒適性,外底則是布滿輻射狀細紋,拿在手上把玩時第一印象是以球鞋設計上,客觀該拿分的項目都有拿到,至於主觀的外型美感就見仁見智,反正我是不排斥啦。另外,Kawhi 招牌的手掌 Logo 並未出現在球鞋上,取而代之的是其背號 #2 及貌似設計像手掌的 NB Logo,著實讓人感到可惜。

包覆:

談包覆性前,先聊聊這雙的尺寸選擇,本次選用 28.5,與我平時購買 N 牌的尺寸一致。購買前也有試穿小半號 28,一樣可以穿,對我來說內長是可接受的,包覆性會更有存在感,但考慮到試穿時只是穿著一般毛巾襪,最後選擇原尺寸,建議著重球鞋包覆感的朋友試穿時可先從小半號開始嘗試。

拉回來包覆性,鞋身編織鞋面屬於較為硬質的,給人不錯的安心感,在跑動中穩穩地抓住雙腳,鞋楦頭空間適中,側像移動時並未出現腳掌因鞋楦空間所導致在內部滑動現象。後跟 TPU 片一樣在運動過程中提供穩穩的包覆感,加上鞋跟內部加入的小枕頭,讓使用者有了額外的舒適感,這點給推。值得注意的是,因鞋面較為貼合腳掌,腳趾上方處對我來說有稍稍壓迫的情況,雖不到不適,經過磨合後應該能改善,但還是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多留意。整體來說,包覆表現佳且保有舒適性,並未給人帶給為了拉滿包覆而忽略舒適的劍走偏鋒感。

緩震:

雙密度 FuelCell 泡棉除了舒服還是舒服,同時帶來不同以往材質本身純粹的軟陷感,追加了相對韌的腳感,原本擔心 FuelCell 是否會造成運動過程中出現洩力感,經過全場跑動及籃板衝搶後這想法是多餘的,以舒適為基礎,跳起下落時提供良好的緩震,不會出現震腳和不穩定,跑動推進時沒有洩力感,基本上腳出幾分力球鞋回饋幾分回去。實戰中球鞋沒有提供額外推進感,哪怕中底內含碳板也是,但這種腳感對於我這種普通人來說恰如其分,沒有躁進的性能,卻有能應付絕大運動情況中所需要的緩震,並在每次推進、下落後沒有一絲的不適。

抓地力/防側翻:

在室內乾淨木地板上使用,抓地隨傳隨到,有鑑於中底及鞋面的調性,急煞時沒有一絲不適感,過去經驗裡抓地力極強的球鞋有時會因過於突出的性能造成使用者著用上的困擾,無論是頂腳趾亦或是對腳踝造成負擔,兩個小時的室內實戰中並未出現類似問題,雙腳後續也無出現因抓地突出衍生的疲勞感,對筆者來說這點屬實重要,球鞋的抓地先讓我在需要急停時煞住,腿部肌肉後續跟上煞停也不會有負擔,給個讚。

鞋側熱塑異材質拼接,為鞋面防側增加結構補強,同時後跟 TPU 牢牢鎖定腳踝處,在防側翻這項上給筆者帶來不錯體驗,但由於打法並未有大量變向,僅從防守過程來看,移動過程中十分穩定,未有疑似側翻現象產生。

總結:

客觀來說,Kawhi 4 體驗上是雙均衡穩定的球鞋,設計與功能上都頗合理,符合大部分籃球運動所需,緩震舒適、抓地優異、中規中矩的防側表現,另外鞋楦調配適中,僅鞋頭上方空間對部分人來說可能略為壓迫,其餘表現都屬前段班產品,蠻符合 Kawhi 球員本身給我的感覺,唯一美中不足處是,到底甚麼時候才會有 Kawhi 招牌的手掌 Logo!!!就像 Kawhi 到底甚麼時候才能健康出賽:)

原文出處:勘履籃球鞋評俱樂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