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 小夫 鞋評 / 有感進化的硬派經典 虎走 8 代目 ASICS TARTHEREDGE 2 更舒適好穿

虎走-可說是 ASICS 在競賽鞋款中最為經典、重要的一員,一雙深受菁英、嚴肅跑者喜愛的戰靴!筆者在去年曾測評過 ASICS TARTHEREDGE (虎走七代),當時對於觸地腳感、紮實回饋、支撐包覆有相當好的印象,也在其強大戰力加持下跑出21K / 1 小時 35 分 30 秒、42K / 3 小時 37 分 22 秒的 PB!

今年再次有機會體驗這雙東洋利刃,就讓我們來看看虎走 – 8 代目究竟有什麼改變和進化吧!

外型與設計

打開鞋盒,螢光橘 + 暗紅為主的鞋身 (些許的白色 + 蒂芬妮綠) 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一時間還無法習慣這麼亮的 ASICS (哈) 仔細觀察後,筆者認為 8 代虎走的外型較為流行 + 現代化,習慣 ASICS 簡潔設計的跑友可能要花一些時間適應。而上一代位於鞋跟後方的「虎」、「走」字樣則沒有出現在 8 代目上,因此少了一些特色和氣勢,是筆者覺得較可惜的地方。

鞋面構造

腳掌上方的透氣孔為雙層工程網布的搭配,下層為密集的圓形氣孔,而上層則採用類水滴狀的大型氣孔,除了可以增加透氣度以外,在視覺上也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側面氣孔部分,品牌特別說明是採 45 度角斜紋設計(水平軸),讓雙腳在訓練時保持涼爽舒適。就筆者的認知是因為行進過程中,腳步/鞋身是向前移動,這樣的孔洞能讓外部的涼爽氣較容易進入鞋身將腳步的熱能帶走,降低足部溫度。

足跟杯處則是往上拉高,也把立體泡棉做的更服貼與厚實,以加強結構穩定足跟,跟上一代相比下,會發現 8 代的足跟鞋身包覆有明顯的進步,藉此增加鞋款的跟腳性。

側面 Logo

虎走 8 代的側面 Logo 相當有意思,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它其實不是實心的線條/塑料,而是由極細的黑色線條所勾勒出品牌 Logo 的線條,ASICS 的 Logo 本身是鏤空 / 純鞋面而已! 除了設計上的巧思外,也減少了塑料重量,並極大化透氣孔的露出面積。同時虎走 8 代減少了塑膠皮革的使用 (例如在鞋帶起點處),以減少鞋身重量。

內部結構

承接上述的 Logo 設計調整,可能會有跑友擔心鞋面的支撐和強度,品牌也有考慮到這點,因此在鞋面內側特別作了一個品牌 Logo 線條的材質加強 (外觀看不出來),材質上屬於某種熱塑材質,非常輕薄,但確實能產生穩定鞋面、強化構造的作用。

中底

8 代目中底是採用近期的主力中底材質 FLYTEFOAM® Propel,特性是輕量、吸震、回彈,可以有效的將來自地面的衝擊轉化成動力,在保護跑者之餘,提供前進的能量。

鞋墊則是招牌的 SpEVA 科技,提供了吸震、緩衝的功能,提昇穿著地的舒適度。而 8 代目的鞋墊孔洞也比 7 代更為加大,可能也是呼應鞋面的透氣特性。

鞋底

鞋底部分則是將抓地力、穩定性、耐用性整合的經典配置 (與七代相同)。

  • Trusstic System® 利用裝置於中足底樹脂結構,發揮穩定足弓、抗扭轉的功能。
  • DuoSole® Outsole 不織布加上Y型顆粒的組合,不只輕量更創造極佳的抓地力,也因為採用非面狀結構,獨立的Y型顆粒讓鞋底更好彎曲、提升鞋底靈活度。
  • AHARPLUS 高耐磨係數橡膠材質,提供了有效的防滑與耐用度。

實測內容

鞋測的訓練狀況大致如下,共有 5 次。

第 1 次測試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人行道
單次里程:10K
配速:5:32
內容:輕鬆跑
簡述:輕鬆跑,沒有特別的加速或變化。

第 2 次測試

地點:台大 / 板體 PU 操場
單次里程:8K
內容:熱身、間歇
簡述:熱身 1.2K / 配 6 分 15 秒、400M 間歇 P90-96,R90,10 趟。

第 3~5 次測試

地點:基隆河河濱柏油路
單次里程:8~12K
配速:4:45~5 分速
內容:配速跑
簡述:從 5 分 30 秒開始,逐漸加速到 4 分 45 秒,中間有稍停補水。

測評心得 – 我要推薦

先說結論:8 代虎走是一雙更舒適、更穩定、更好穿的競速鞋款。

  • 紮實的觸地腳感:在如果你是喜歡薄底、貼地、硬朗腳感的族群,相信虎走會是你的菜。8 代的腳感承襲過往虎走系列,回彈屬於紮實不Q軟的腳感,在跑動過程中,完全不會有拖泥帶水或力量被吃掉的感覺,因為中底將地面的衝擊迅速吸收後轉成前進推力,讓你投入的每一分力氣都會呈現在奔跑的速度上!
  • 更好的跟腳性:上文有提到,虎走 8 代在足杯跟處把鞋身加高、填充加厚,並且將倒勾的角度做得更大,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讓足部推蹬後,鞋身能夠包覆足跟,跟上後推離地的瞬間。此點,雖然可能無法直接對速度和耐力產生助益,但在舒適度上是顯著的加分。
  • 可信賴的舒適度:近期有一些強調服貼、柔軟的鞋款,在速度不快或距離較短時,是相當舒適的,但當速度和距離上升時,會有支撐、穩定度不夠的狀況。但虎走沒有這個問題,網布 + 皮革構成的鞋面,加上中足穩定器與強大的 Y 型鞋底抓地力,讓每一次的落地、支撐、推進都可以給跑者非常好的支持度和安心感。而有了新的鞋面設計,也讓筆者在 30 幾度的天氣下跑步,也不會覺得特別悶熱 (當然跑久,腳還是會溼啦~哈哈)。

另外想跟大家特別分享的是,7、8 代虎走的腳感差異,7 代輕薄貼地,8 代較為厚實穩定,筆者也特別量了一下兩鞋款的重量和中底厚度。

  • 重量部分 (10 號半):8 代虎走單腳為 224g,7 代虎走單腳為 220g。
  • 中底厚度:8 代虎走前足厚度約 1.9cm、後底約 2.9cm,7 代虎走也相同 (水平面測量)。

整體規格相當類似,但不論是輪流試穿,或是左右腳分別試穿,都覺得兩款鞋的中底不太一樣。筆者的猜測可能是品牌在中底的材料配置、比例上應有調整,即使外觀上沒有差異,腳感回饋還是能感到變化。(變動因素:雙腳施力不同、七代已穿著至少 150K,彈性多少有些變化)

測評心得 – 你要考慮

  • 舒適化的中底表現:如果你是喜歡歷代虎走那非常輕薄、貼地、強力的硬派表現,那 8 代虎走可能跟你想像的有點不一樣,因為個人認為品牌在調校 8 代虎走時,有向舒適度靠攏,同時增加中底的回饋度,雖然整體上還是輕薄取向,但跟前輩們確實不太一樣了。
  • 增高與倒勾的足跟杯:這一點基本上是優點 (如前所述),但如果跑者是穿著隱形襪的話,在後腳跟處可能稍微磨腳,造成不適。但是只要選一個後跟比較高、有包覆的襪子就可以解決啦。

總結

虎走本身就是一雙已經非常優秀的系列跑鞋,而品牌更是不斷求新求變,在原本的基礎下,加入更符合現代人需求、取向的配置,讓虎走成為更加優秀的鞋款。

8 代虎走保留了歷代虎走的敏捷、貼地、抓地的特色,並增加了更多舒適化、人性化的元素,讓整體鞋款更平易近人、容易駕馭,這樣的進化也讓更多跑者能夠一嚐虎走的強大魅力!建議想要購入虎走的跑友,必須先具備一定的肌力和跑步技術,而且一定要現場試穿實際感受,這樣才能知道自己跟鞋款是否能互相配合,功力加成。否則除了無法發揮虎走的特色外,還可能出現不適的狀況喔。

ASICS
官方定價:4,280 元
上市日期:已於 ASICS 官網及指定店點登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