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履鞋評 / 大眾口味的好選擇 PUMA Uproar 實戰體驗

去年萬聖節期間先是入手了 PUMA Clyde Court X-RAY 版本嘗鮮後,今年暑假趁 Basketball 引進臺灣之際又有機會體驗到 PUMA Legacy 之後,出於好奇還有想解鎖 PUMA Basketball 重啟運作後首批三雙鞋款的念頭 (那麼說來接著要上市的 PUMA Clyde Hardwood…),加上編輯部同仁對其有不錯評價,於是過去三個星期大部份運動時間都由 PUMA Uproar 跟我一起度過了。相信肯定有勘履者也已經入手 PUMA 實戰,而如果你正考慮中還無法下定主意,那麼這篇評測希望能為你帶來幫助,或者也可以前往我們在 Facebook 成立的社團《勘履籃球鞋評俱樂部》爬文看網友心得分享、尋求建議。

基本資料

身高體重:170cm / 69kg
習慣打法:無球跑動、外線投射
使用場地:室內木板地、室外 PU 場
實測時間:至完稿前總計約 20 小時

版型與尺寸建議

鞋身長度稍長、圓潤的楦頭有寬了一些些,編輯穿原尺寸距離鞋頭最前端約莫還有 0.5 公分,大拇指、小腳趾離側邊鞋面也有些空隙,原本有考慮要不要拿小半號,但試套了之後又覺得鞋身長度會太緊繃所以作罷,我個人穿籃球鞋習慣不穿到全滿,因此最後依然維持原尺寸,建議大家可以小半號、原尺寸都套看看,至於臺灣販售門市請參閱站內上市速報或洽 PUMA

Hybrid 中底作戰表現流暢

如開頭所述,去年開始陸陸續續試過三雙 PUMA Hybrid 科技為核心之籃球鞋,整體感受各異其趣,但相同的是都需要花費一點時間馴開喚醒 Hybrid 的戰鬥模式,編輯個人經驗是約莫 5-6 小時開始能完全習慣 Hybrid 科技的個性,尤其 PUMA Uproar 隨著穿著時間拉長頗有漸入佳境的態勢。PUMA Uproar 後跟 Hybrid 科技裸露的面積是至今有搭載該科技之籃球鞋款當中範圍最大的,少了外層材質包裹換取較鮮明的觸感,確實比起 Clyde Court 或 Legacy 更能穿出 Hybrid 科技存在,但並非澎湃 Q 彈那一種而是紮實不生硬,若用口感來形容我會說是有咬勁的,行走、快速跑動時默默承接腳掌施力讓我沒有太多得要分神的時候,屬於默默支援那型,當爭搶籃板、飛撲干擾對方出手…等跳離地面的動作在落下時能察覺到後跟潰縮然後迅速復原,帶有彈性且反應不遲滯,衝擊力什麼的都幫你處理妥善了,加上後跟造型做得夠寬大有助於安穩落地,因此別看它那麼厚其實可以蠻放心。

前掌設定偏貼地導向,厚度相比起底盤中後段明顯有些落差,使 PUMA Uproar 穿上腳帶點前低後高之感營造帶動腳步推進加速,個人在場上打法以空手跑位為主,大量走位跑動令我對如此設計格外有印象,當開始邁開步伐 PUMA Uproar 彷彿貼身教練不斷喊著「動起來,跑起來!」激勵你,不自覺也就沉浸於中底流暢的調調隨之腳步更加俐落,這點我還蠻愛。稍嫌可惜的是重量不算輕,實測單腳 US9 約 460 公克左右,對於體型較瘦或仰賴速度優勢在場上攻城掠地的球員來說可能會有些負擔。

包覆鎖定感受試穿要注意

編輯部裡除了我還有兩位同仁也穿過 PUMA Uproar 打球,聊起實戰評價針對各點其實三人感受相當接近,唯獨前掌鎖定這部份有較明顯的差異,有同仁反應把前兩副鞋帶拉緊到皮面有些扭曲了鎖定效果還是不太顯著,推測是 PUMA Uproar 鞋頭皮革面料延展性有限且楦頭偏大的關係所導致,而同樣問題我倒是沒有特別覺得不足 (我跟該位同仁穿同一雙),相信這也關乎腳型、穿著習慣的不同,但既然我們內部剛好有聊到就分享給大家,試穿過程可多加注意鞋頭貼合度。

PUMA Legacy 身上也能發現的 TPU 扣環,最近接著兩雙測試下來對這個設計我給予極高評價,和鞋帶串聯能非常有效地收緊鞋領開口,只怕你綁太緊不怕綁不緊啊!我們看到 PUMA Uproar 鞋領雖說有點襪套結構的味道,但實際上並非彈性材質所以貼合效果有限,穿著感介於低筒、中筒之間,在踝部的重點區域 TPU 扣環和內襯填充起到關鍵性作用,前後夾擊讓腳跟待在鞋內不易滑動、鬆脫,直線加速衝刺不會有腳在鞋內快要向前傾的感覺。

抓地效果室內、戶外都很罩

外底以多種方向的直線紋為主題,較粗的溝槽則刻畫出閃電狀視覺,沒有太多花俏設計卻很實用,PUMA Uproar 可說簡單又有效地展現其抓地力優點。記得剛開始測試前幾回都在戶外球場,即便是有些泥土跟沙塵的 PU 球場表現也相當優異,密集紋路造就其抓地效果隨呼隨到,該要煞的時刻 PUMA Uproar 不曾滑動,就連換到室內木板地做測試也有近乎同樣水準的表現 (事前有用毛巾沾水先清過鞋底),且不太容易積灰塵,上周末球聚時我有刻意觀察自己抹拭鞋底的頻率,一早上 3 小時打下來只有 2 次吧,這部份毫無疑問會是我力推的優點之一。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線紋與線紋之間的縫隙容易卡樹枝或小碎石,要是碰巧塞進大顆一點的石頭會有點異物感,場上找個空檔喊一下暫停即時挑掉即可,瑕不掩瑜就是了。提醒勘履者若有在戶外、室內球場交替使用記得要在下場後清理一下,否則容易刮傷木地板。

支撐強度有水準發揮

受益於大部分面料以皮革為主,整個內襯還有一層織布跟填充物料,多方設計層層構築出鞋身的支撐強度,橫向急停瞬間整體結構沒有大幅形變,加上外底出色的煞停效果同場發揮,相輔相成形成一道支撐防線拉住雙腳衝出的力量防止過度外傾,即刻穩定姿勢然後再往另下個方向啟動,維持動作銜接流暢度。

皮革面料帶來足夠的支撐力,可相對地另一方面透氣散熱便不是其強項,鞋舌雖然是網眼面料有望幫助散去熱氣,但翻開內襯會發現縫有一層布料,透氣效果其實有限。最近測試正好中秋剛過天氣慢慢轉涼,編輯幾次早上 8-10 點在戶外打球,氣溫約 25-28 度之間,2 小時下來腳掌周圍是「隱隱有股熱氣但不到想馬上脫下」的悶熱程度,考量到其鞋面組成還有支撐強度,用一些透氣性來換取編輯個人還算可接受,另外早早就從國外入手的同仁說夏天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笑),一個晚上打下來悶熱感會蠻顯著,建議在室內有空調場地使用,如果對透氣度非常在意請把打球環境也納入考量中。

心得總結

PUMA Basketball 回歸市場後的三雙作品輪番實戰後,對我來說 PUMA Uproar 屬於安全、保險之選擇,性能調配上口味較大眾化,避震、抓地、側向支撐幾個重點都有水準以上的表現,可以想見幾乎迎合場上各類型打法,有點團隊鞋款的味道存在,想嘗試 PUMA 籃球鞋這會是一雙入門的好對象。私心希望若能改善透氣還有輕量化把重量壓在 400 公克以內會更好,未來如果能自成一個系列往下發展蠻令人期待,

值得推薦:

  • 抓地力相當優秀
  • 踝部包覆鎖定很到位
  • 中底兼顧避震保護與流暢度

需要注意:

  • 透氣效果有加強空間
  • 鞋身前段與腳掌的貼合程度
  • US9 單腳重約 460 公克,可能會覺得有些負擔

延伸閱讀
勘履鞋評 / 再啟久違的籃球夢 PUMA Clyde Court Disrupt
勘履鞋評 / 紮實外表不是好看而已 PUMA Legacy 著用印象分享
PUMA Hoops 新世代戰隊 / Clyde Court、Uproar、Legacy 三大系列等你上場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