䨻,關心這項中底科技腳感穿起來如何之時,我想肯定不少人同樣也好奇於究竟䨻該怎麼唸 (抓頭)?這個代表雷鳴的字擁有簡潔且具爆發力之讀音「ㄅㄥˋ」(來~我們唸一次),以四個雷堆疊而成的形貌在視覺上衝擊感也挺強烈,再再反映出這項 E-PEBAX 發泡材料身懷優異避震回饋效能的特性。而關於「䨻」中底科技,其實早在去年 Way of Wade 7 問世時中底前掌就有放置一塊䨻,不過當時李寧在中底布上的科技標示欄位僅寫著 “YOU WILL KNOW” 賣了個關子,直到今年初才揭曉其名稱,接著近日李寧在深圳舉行「疾速䨻發」新品發表會,帶來「飛電」、「天馬」兩雙搭載全腳掌「䨻」中底的馬拉松競速跑鞋,也一併揭開「䨻」中底科技的神秘面紗。
「疾速䨻發」演進史展示從一到最終的歷程
走進活動會場,率先迎面而來的是一座陳列著眾多開發樣品的展示牆,當天場內各個設施當中讓編輯逗留最久時間的要屬這面牆了,李寧把各時期的開發結晶逐一亮出,儼然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歷史課,另外看到好幾位媒體朋友也選擇在此拍照留念,畢竟是平常難得一見的設計內幕令大家都很感興趣,甚至準備搭接駁車離開前我又再來到牆前駐足,把握最後機會看個過癮。
䨻疾速系列跑鞋共經過多達 13 個版本測試修改,期間交由眾多跑者實際穿去操甚至穿去參加全馬賽事,藉由實戰來發現設計面的盲點,李寧設計團隊彙整專業跑者們的使用心得進行反覆調整,包含中底科技組成的方式與彈性、碳纖維板形狀及韌度、鞋面透氣穿孔位置…等等,才迎來最終大家所見到的市售型態。
下圖此雙為第 5 版本,可以看到中底「䨻」科技呈現兩層交疊的型態,如此設定直到第 8 版才變成一體式全腳掌配置,而此版也曾上戰場參與今年重慶馬拉松賽事 (自第 3 版本開始便有進行馬拉松賽事測驗),但途中發生跑者在約莫 30 公里時不舒服退賽的情況,這也讓後續第 6 版聚焦於碳纖維板太過接近地面而導致腳感生硬的課題,像是保留碳纖維板下方 3mm 厚的「䨻」避震材料,並在碳纖維板前段切割出溝槽增加彎取靈活度,後續在東營 (黃河口) 馬拉松及上海半程馬拉松賽道上,終於有跑者穿著第 6 版順利完賽,可謂一大進展。
反覆調校䨻出「飛電」、「天馬」雙駒
李寧在中國、肯亞等地與 62 位專業跑者們共同歷經兩年無數嘗試後,終於在今年 5 月青島馬拉松開始收穫勝果,Biegon Andrew Kiplangat 穿著「䨻」系列的「天馬」贏得冠軍,且該場比賽男子組前三名跑者都是穿「䨻」系列跑鞋;接著 6 月 Serem Elijah Tirop 在貴陽馬拉松穿「飛電」率先衝過終點線、8 月 Stanley Kiprotich Bett 以 02:10:30 成績刷新個人 PB 並打破哈爾濱馬拉松賽會記錄,發表活動前一天 (09/08) 跑者 Marius Kimutai 也在「飛電」陪伴下爭霸太原馬拉松,接連制霸多項賽事正說明了兩款新跑鞋確實有能耐幫助跑者發揮實力。
據官方表示「飛電」、「天馬」之名源於中國古代名駒,這令編輯想起我曾接觸過的李寧跑鞋如:云系列、弓系列,命名邏輯上都頗有意境。這兩款都是針對全馬賽事競速型跑者打造的款式,皆搭載全腳掌「䨻」科技,前者為李寧目前最頂尖的馬拉松鞋,後者則為可以適合較多人需求的大眾型款式,在鞋身面料、中底形狀、穩定片材質及重量兩雙皆有所不同,下方我們條列式整理出各自的性能重點,希望能讓大家一目瞭然。
「飛電」鞋款重點
- 全腳掌「䨻」中底科技
- 內嵌全腳掌長度碳纖維板
- 使用 MONO 紗作為鞋身面料
- 外底 GCU 耐磨止滑材質
- 男鞋 US9 約 177g
- 官方定價 2,099 元人民幣
「天馬」鞋款重點
- 全腳掌「䨻」中底科技
- Spring Drive Pebax 支撐結構
- 鞋身使用緹花織物面料
- 外底 GCU 耐磨止滑材質
- 男鞋 US9 約 152g
- 官方定價 1,299 元人民幣
各式裝置體驗「䨻」系列跑鞋的魅力
看了一連串的開發樣品、實鞋後,究竟如何還是要穿上腳才明白,活動當天李寧為與會媒體們準備了「飛電」跑鞋,直接穿上腳體驗「䨻」中底科技之外,現場也安排數個互動裝置讓大家邊玩邊認識此次產品的特色。其中輕量䨻賽道與回彈解碼室分別點出 E-PEBAX (製作䨻的原料) 比起業界常見的 E-TPU 要更輕量 60%、能量回饋能達到 80% 的特點,「䨻」中底材質平均每一立方公分僅約 0.11~0.14 公克左右,E-TPU 則落在約 0.27 公克,也就是說 E-PEBAX 既輕且回饋效能更棒,長時間使用下能持續為運動員帶來穩定助力。編輯穿起來個人感覺「䨻」中底並非澎湃奔放那一型,而是能迅速分散衝擊力,隨侍在側讓雙腳幾乎沒有負擔的內斂型暖男。
除了感受「䨻」中底的優勢,現場還規劃有止滑實驗艙,這個區域是用來展現「䨻」系列跑鞋另一關鍵元素 – GCU 全天候止滑耐磨外底的強大性能,此次是李寧首度把 GCU 橡膠用於旗下鞋類產品中,其耐磨性為傳統橡膠的 5 倍之多,濕地止滑效果則要好上 50%,來到此區會看到工作人員把裝載一般橡膠與 GCU 材質的跑鞋,放到持續有水流通過的平面上,接著啟動按鈕讓平台開始緩緩升起,當坡度達到約 50° 左右時一般橡膠版本紛紛滑落,僅剩 GCU 版本還屹立不動。
如果覺得光是看不過癮,旁邊還有一道傾斜達 35° 的坡道 (汗) 給我們實際體驗其抓地力,工作人員還會先拿起灑水器把地面潑濕模擬雨天情境,編輯承認還沒跑上去之前心裡是有點怕怕的,所幸 GCU 材質真不是蓋的,讓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這樣的測驗方式實在生動 (笑),當天有蠻多人都止不住好奇心試玩了一趟,有興趣的話可以至 KENLU Instagram 限時動態精選看編輯現場體驗的影片。至於「飛電」跑鞋的實穿第一印象,可參考編輯在《勘履跑鞋腳感分享區》的貼文,接下來我們也將持續實測。
「䨻」背後的關鍵人物
發表會當天含品牌創辦人李寧先生、李寧跑鞋設計師孫京頤、李寧鞋類研發生產中心總經理徐劍光都來到現場,三位都是造就「䨻」科技誕生的要角,開場時李寧先生談到了「突破」,他表示人類文明進步始終離不開突破,對於更美好的事務與渴望從未停止,突破亦是運動員不斷刷新自我極限的原動力,讓我們敢於追求更大夢想,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也正是這股動力孕育了李寧「䨻」科技誕生。
跑鞋設計師孫京頤是「天馬」背後的操刀手,(另一雙「飛電」是由 Richard Zartman 負責),孫京頤表示現今人類已經朝全馬破 2 的目標挑戰中,他們在構思此系列跑鞋時也是依此為出發,若想在 2 小時內跑完全馬 42.195 公里,那麼要以每 100 公尺 17.2 秒速度持續不斷前進才有可能達標,為此許多頂尖馬拉松跑者都會採用前腳掌落地跑法,以近似於短跑競速的狀態來前進,孫京頤與他的團隊便嘗試從短跑鞋汲取靈感,為馬拉松跑者開發更輕、更彈、更止滑的競速型戰靴。
李寧鞋類研發生產中心總經理徐劍光接著講述「飛電」的三大科技重點 – 「䨻」中底科技、碳纖維穩定片、GCU 全天候止滑耐磨外底,前兩者所代表的避震回彈、穩定驅動不難理解是一雙競速型跑鞋必要的條件,至於為何會針對止滑、耐磨度也投注極大心力呢?徐劍光先生提到在與肯亞跑者交流過程中,得知在肯亞當地跑者們多半跑紅土地,而轉換到馬拉松常見的公路賽道時路面摩擦力有極大差異,為此李寧團隊開始找尋能提升跑鞋在公路路面上抓地效果的材質,並考量到馬拉松賽處於戶外環境會受天候影響,還有灑水降溫區地面也會較濕滑,因此濕地止滑效果也必須同時照顧到,最終找到 GCU 材質來解決了這道課題,同時兼顧止滑、耐磨這兩個過去位處天秤兩端的要素,超耐磨的優點也讓外底能夠僅厚約 1.5 mm,減輕重量負擔。
同時他也提到「䨻」系列跑鞋開發過程中的甘苦,他以製作「䨻」中底科技為例,由於歷經多回反覆測試調整,跑鞋還未進入市售階段前就已經把當初購入原料總量的 2/3 給用掉了,另外當有跑者因不適退賽時,團隊便要從跑者提供的訊息中去推敲還有哪方面需要改進,反覆琢磨之過程是格外煎熬的。
活動尾聲,由李寧先生與 2019 太原馬拉松冠軍 Marius Kimutai 一同拿起兩雙跑鞋合照,從左到右對著數十個鏡頭拍了一輪之後,李寧先生忽然舉起手激動地喊出「䨻」,這一幕令我有些震撼 (跟感動),運動員出身的他是曾拿過奧運體操金牌的傳奇,即便卸下運動員身份退居幕後依然對體育有無限熱忱,創辦同名品牌李寧就是最好的證明,他還說過去幾年許多人從時尚圈注意到李寧,然而身為運動品牌終究還是希望能在體育競技領域中證明自家實力。雖然這回「飛電」、「天馬」發表後在外型、價格等方面受到諸多議論,但不可否認他們已經在頂級跑鞋戰場上展現出足以比肩國際的實力,且這項企畫也隨之掀起李寧旗下的科技革命,未來「䨻」中底科技將廣泛運用到籃球 (目前已有 Way of Wade 7 和 馭帥 13)、羽球等不同鞋類產品,編輯也衷心期待教人驚豔的 GCU 外底能夠有更多戲份,或許不久後能在為秋冬季度準備的鞋款上再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