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履鞋評 / adidas Pro Bounce Low 別錯過認識它的機會

今年全新推出的 除了安排給 NBA、WNBA 許多球星穿著,在社群平台上更用了 ‘Next Wave' 來當作口號,無論是代言陣容或宣傳力道再再說明了它是品牌主打的新生代團隊籃球鞋款,而不同於前幾年由 BOOST 科技擔任主帥,這次 adidas 改以 Bounce 科技為核心,編輯認為這樣的調整沒有絕對好壞,端看是否有辦法在性能上調配出得宜戰力,特別是我自己過去穿過的 Bounce 籃球鞋都是球星簽名款,針對特定選手所設計的產品性格都是比較獨特,那麼這次團隊型導向穿起來如何呢?更加深想要測試的動力,那麼就接著看下去吧。

評測者基本資料
使用時間:全場 5 對 5、半場 3 對 3 各四次合計約 20 小時
使用場地:室內木質地板、戶外 PU 地板
打球習慣:大量空手跑位、快攻為主
身高體重:170 公分 / 70 公斤

尺寸選擇 注意長度、楦頭

編輯算是一般腳型,沒有太寬或較細長,adidas 穿起來覺得鞋型稍微偏長,導致原尺寸剛上腳覺得後跟鎖定感沒有想像中那麼明顯,不過由於楦頭部分線條收得比較尖,若小半號腳趾會有一絲絲若有似無的壓迫感在那邊,而且這是還沒打球的狀況下,所以考量後仍然決定挑選原尺寸入手 (極少數 adidas 我會穿原尺寸) 再配上厚襪或兩雙襪子,藉此補足鞋後跟些微的空隙,勘履者們或許可以考慮從小半號先試起。而這也是為什麼編輯向來認為除非真的沒得試套,否則大家最好不嫌麻煩走一趟鞋店,不僅是每個人穿鞋習慣跟配戴的襪子、護具都大不相同,而且每雙鞋的版型即使是同品牌也都難免會有大小差異,像我手邊另一雙近期正服役中的 D Rose 9 同樣師出 adidas,但鞋身卻出乎意料外非常寬敞 (厚腳背朋友可以考慮!),甚至有朋友穿整整小一號才覺得剛好,若有興趣不妨參閱我們之前的評測報導

Bounce 反應、避震表現

使用 Bounce 科技的籃球鞋我目前穿過 Lillard 2、Dame 3~4、D Rose 9 跟本次的 Pro Bounce Low,單以中底表現來說個人會把這雙排在首位,最直接簡單的感覺打完球後腳底沒有痠痛不適之外,前掌是令我特別驚豔的部份。雖然它有一定厚度並非場地感強烈的純後衛導向鞋款,但首先從側面看會發現約莫整雙鞋底盤前 1/4 長度的部份線條是呈現上揚,也就是對應到腳趾的部位,突破切入身體向前頃瞬間能產生前推輔助作用,尤其當重心落在腳趾上操控度的表現更明顯,感覺第一步都快了些呢。

接著蹠骨區域那段 Bounce 較厚相對反饋也鮮明,跑動間從「接球後穩一拍、墊步起跳、出手」這一連串動作之間,身體力量下沉然後起跳那一刻中底給予的彈性很即時,以我多半用大量空手跑位在場上找尋攻擊機會的打法實在喜歡,如前面所述 Pro Bounce Low 在我認知中雖非貼地型的設計,不過 Bounce 厚薄的調配跟外底結構 (這部份後面會再提及) 之整合收到不錯成效,讓我在進攻面、衝刺加速、螃蟹步跟防的節奏上都沒有太多滯礙。

記得上個月站內 Pro Bounce 特輯報導剛刊出時,有讀者留言詢問小編後跟緩震表現如何?我自己衡量避震表現通常有三個主要評比環節,首先試穿會刻意加深踩的力道,試試中底材質潰縮、復原的效果如何,再來是運動中起跳落地 (比如快攻上籃、爭搶籃板) 會不會有衝擊力直襲腳掌的不適感,最後運動完之後腳掌是否痠痛,大家不妨參考看看。而 Pro Bounce Low 第一個踩後跟:大約出到 8 分力能感受到,第二實戰過程以我 70 公斤體重算是夠用,大概只有最開始穿第一小時還不適應有些痠,接著就毫無不適感包含打球完隔天也是如此,如果你體型差不多甚至更輕的話相信不是問題,另外目前為止使用約 20 小時也未明顯覺得中底彈性疲乏。

FORGEFIBER 技術主宰鞋面強度

Pro Bounce Low 鞋面是偏強韌、低延展性,如此特性來自內外側許多密密麻麻的 FORGEFIBER 織線,裹著 TPU 塗料的線材讓強度大幅提升,大家可以靠近一點看鞋頭,沒有 FORGEFIBER 技術覆蓋的區域網眼空隙較大,反之則是被細線交叉緊緊拉在一塊兒,用手拉扯你就知道強度不在話下,實際上場也沒讓人失望,這樣的做法算是 adidas 目前在兼顧透氣跟抗拉扯強度課題上所找到的最佳解。之前幾次實測都是在早晨約 26~28 度天氣下打球,鞋內介於有點悶然後不至於想要脫下來涼快的程度,三小時下來襪子還算乾爽,給各位參考。

彎折柔軟度透過照片直接讓大家看,鞋面偏硬有些不規則隆起,不過異物感倒是還好,穿運動用襪子可以說幾乎感覺不到。

被當作鞋帶孔的細線是縫牢在鞋面上,拉緊一格準備拉下一格時,前一格會稍微有些鬆動,第一次繫緊後建議再重頭微調然後綁繩結,效果較好。

抓地及側向支撐防護

我們知道抓地力跟側向防護是有直接關聯的,如果抓都抓不住那麼又何來穩定感?我入手的 Pro Bounce Low 外底是非半透明材質版本,與球場磨擦時沒有唧唧叫不過抓地力可是出奇的好,除了刻痕夠密,我認為一部份可以歸功於材質本身,因為頭幾次在室內場打完後發現居然沒有黏到啥灰塵,朋友還一度懷疑我有沒有穿去打球啊 (笑),而戶外 PU 場地沙塵多是肯定的,但測試至今也未出現任何一次煞不住的狀況,會是我推薦 Pro Bounce Low 的一大優點。但必須注意,本文這雙是純白橡膠材質,而身邊友人入手外底半透明的 Jaylen Brown 球員版沾染灰塵的情況就比較明顯了,所謂的「冰底」特別迷人是沒錯 (小編就常因為這樣默默掏出荷包…),但如果你對抓地力很敏感最好入手前審慎考慮一下。

Pro Bounce Low 側向保護有水準以上的發揮,中足 TPU 片、前掌同心圓刻痕及 Outrigger 結構還有後跟夾層內的硬質材料都是關鍵功臣。TPU 穩定片從某些外底是半透明材質的配色 (點我) 得知其形狀是倒 U 字分佈在中、前掌,守備範圍相當大,搭配前掌向外突出的 Outrigger 讓腳掌不會橫移過頭了,特別注意到 Outrigger 並非完全平整貼附地面而是弧形,當腳向外或向內延展到極限時會順勢頓點抓住地面,而非有一股屏障擋著的感覺,剛開始穿其實有點怕怕的,但幾回合後就知道它不需要讓我分神留意,好比以柔克剛的概念,左右大跨的歐洲步、防守不停來回橫向移動都很安心,如果後跟硬質材料面積能更大會再加分。而前掌四個同心圓則讓動作流暢無礙,好比轉身過人、被擋拆後的扭身追防、或是快攻失誤讓對手反快攻了需要立刻轉頭,都能順順的完成動作。

心得總結

身為新球季 adidas 主打的團隊戰靴,Pro Bounce 確實就如其定位在各方面表現都蠻均衡,而且有高低筒不同選擇,編輯認為應該足以應付大多數人、不同球場位置在實戰上的需求,正如我先前在特輯內所提到它有成為球場常客的潛力,如果沒有特定科技或品牌信仰,想要入手新戰靴前我認為大家可以給 Pro Bounce 一個機會。BOOST 仍然是 adidas 當家王牌沒錯,但這幾年下來 adidas 對於 Bounce 科技的發展也沒有少,由 Bounce 科技擔綱主力的籃球鞋越來越多元且成熟,足跡遍佈球星簽名戰靴、團隊鞋款,感興趣的話其實有不少選擇可以入門,也期待看到 Pro Bounce 在初試啼聲後能夠自成一個系列,持續往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