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hChen
Active Member
- 註冊日期
- 2014-11-23
- 帖子
- 79
「Nike KD 9 絕對是一雙好鞋,除了那極度不穩定的連接導管之外。」我向朋友說道,這次的氣墊可謂是雙面刃,一方面帶你在球場上開疆拓土;另一方面卻又可能因為一個用力過猛的動作翻身墜馬,對我來說真的有如流星,極為閃爍動人,卻一閃即逝。
這樣的氣墊配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腳感,同時也埋下了不穩定因子,筆者距離上一雙 KD 簽名鞋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這次也在災情爆發後觀望了許久,才決定購入,購入日期為 7 月 8 日。
這幾個月打球頻率以不如以往,如果說過去在大學時期是 100 分現在大概有 40 就不錯了,筆者 175 / 65,打球習慣以外線投射與防守為主。
測試時間約 1 個月 17 天,皆以街頭 PU 場地三打三為主,激烈實戰約 10 次,一次兩小時左右,剩餘時間都在 PU 場地練投折返跑測試,使用強度比去過去實測不算激烈,原本打算再是一兩週再寫評論,但是鞋底的連接管斷了(導管沒事),所以想趁著未斷之時寫下紀錄。
腳底氣墊連接前掌的部分,是這次載舟覆舟的主要重點。
先來就細節圖討論這雙鞋子的各項評價,在 Nike 高端簽名鞋款上 Flyknit 的應用已經是空見慣,但單純就飛線編織而言是否能適應籃球運動呢?普遍在籃球鞋款上 Flyknit 不是純 Flyknit,看看 Kobe 11 上還有與編織紋路垂直貫穿編入的細線就略知一二。(單純飛線的鞋款可以看看最近復刻的 Nike Flyknit Trainer)
這雙鞋子也不例外,可以看到六角形的編織形狀內還有顏色較淺的細線在裡面,這樣的構造讓鞋面更加強韌,另外也可以觀察六角形的形狀,在力學的角度而言六角形的構造在製造起來最省空間且能讓結構受力平均更為強而有力。
中底刻意而為的刻痕是讓連接的氣墊能夠更容易彎曲,但這樣的設計可能也會讓這雙鞋子更早戰死沙場。
從外表來看,後段的材質明顯不同,捏起來更為厚實,替腳踝增添了不少保護。在網布下也有六角形紋路呼應前半段的構造。
而在腳踝及後跟穩定片包覆且加厚的填充物,我個人覺得是這雙鞋子更為合腳的關鍵,KD 9 以內靴設計包覆已經具有一定水準,加上這個部分,
KD 9 的四面環視圖
這是筆者在這雙鞋子上最喜愛的特點,因為本身也相當喜歡攝影,以 DCLR 相機靈感製作的後跟 Logo。
拍攝前一天外底的連結處就斷裂了,所以緊急使用矽利康處理。
一個多月的磨損程度。
接下來,會正式在包覆、抓地力、舒適度等有更清楚的說明,會以平時在球場上會做出的動作圖輔助了解在實戰中的感受。
防守:
相較五打五全場,三對三更強調的是個人對抗,所以防守更顯得重要。我個人相當喜歡以防守來測試一雙鞋子,因為你必須做出碎步、急停等動作跟上進攻者,所以對於鞋子的瞬間反應力、抓地力當然是重點中的重點。
在橫向防守步伐方面,由於 KD 9 本身包覆性佳,所以不用擔心跟腳的問題,前後氣墊分別是 10 mm 及 16 mm ,前腳掌對於地上的反應也不致無法掌握,如今相比 KD 7 的中底根本就像厚底鞋一樣。
鞋底的刻紋也能給予相當程度的支援,所以其實在實戰沒有打滑過,這是對一雙鞋子最基本的要求,至於橫向鞋面的延展也不致太誇張,所以就抓地來說這雙鞋子是合格偏上,但也許是因為氣墊太明顯的關係,有時候仍會有踩踏太過用力,等待氣墊緩衝回彈的 0.001 秒的心理遲緩作用,雖然不致在防守表現上失常,但心裡總會有完璧之瑕的可惜感受。
所以在這雙鞋子上,我覺得抓地力及格,而反應也有平均以上的表現,但稱不上極度優秀。
最後想在這部分提一下,因為在防守腳步上運用還是以前掌為主,這雙鞋子前掌的接觸面積比起其他部分我個人覺得算大,尤其是大拇指根部掌球的部分,因此也是設計上的優點,對於地面掌握性還是有幫助。
接下來是緩衝與急停,因為有部分與防守的測試重點重疊,所以一併說明了。
碎步後急停、墊步後拉竿上籃、後撤步或是利用重心轉移的換手過人,這些腳步的運用其實都是對一雙鞋子抓地、緩衝最好的測試。
越複雜的動作對於鞋子所需要的性能越高,雖然這些動作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練習才有可能在實戰中使用出來,不過在一個人實測中大家或許可以試試這些動作,因為大角度、方向的轉移更能展現出一雙鞋子性能的高妙之處。
筆者在嘗試這些動作時,必要時候會拿著球動,因為個人動作不是那麼的好,一方面測試力量的極限與鞋子抓地力的能耐,而所幸在這些動作中鞋子都不會有偏滑的情形發生,在轉身或是胯下換手過人也很順暢地跟著雙腳或是身體的重心移動,我想這對於一雙全掌氣墊的鞋子並不容易,因為他同時要有一定的貼地性、不黏滯的反應甚至是雙腳墊步後必須要的緩衝才有辦法完成。
雖然動作的強度可能不比更高層級的球員,不過至少鞋子在運動,征戰球場時不會成為阻礙,那我想這就是我對一雙鞋子最低的接受程度了。
切入:
雖然不算是一個以運球切入為主的球員,但至少別人貼身防守的情況下還是要又可以運球突破的能耐。從下面的圖來看,切入所要用到的最大範圍也就是氣墊連接處往前的那一塊小氣墊,挑戰最大的自然是那一根細細的導管了。
對我來說,切入不是主要的進攻手段,所以在這雙鞋子的表現上,我覺得也是合格的。幾次體驗過後,反而覺得這樣半切割氣墊的方式,切割的概念大家可以想像 Nike Free 只是球場上不會需要用到那麼多切割痕跡,而那一條鞋底氣墊的分隔線對於切入的影響其實很顯著,因為筆者也有一雙 LeBron X 同樣是全氣墊的表現拿來相較比較之下,對於墊步後的啟動靈活性的增幅是有感的,不過可惜這可能也是壓垮這雙鞋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於切入來說,前掌 10 mm 的氣墊相當合適,我個人可能比較木頭腳,相對感受不到氣墊,可是換個角度來說,既有緩衝也不致影響順暢感,是這雙鞋子合宜的地方。
而在寫測試文的前夕,筆者左腳導管外包覆與大抵連接的部分應聲斷裂,意想不到的是只是在平常的投籃練習情況下,當下除了突然覺得左腳被解放,算是很意外的感受,不過後來的不安心感實在太嚴重了,不敢繼續練習,想像原本前掌小氣墊可以延伸的幅度又提升 30 % (笑),同樣也是相當有感的程度。
投籃:
這是筆者比較重視的地方,從原地投籃到急停跳投一一測試,平常投籃還好;急停跳投的部分就比較重視鞋底從後跟著地力量順到前掌的轉換 ( transition ) 過程了,先說結論:意料之中的好。可能是我本身就對他的期待很高,所以並沒有太多超出期待的表現。
在投籃上相對重視的是順暢,而在力量的運動上,瞬間爆發力倒不如切入時所用的多,如果您也有這雙鞋子,不妨試穿時感受一下後跟輕跳著地後延伸至中掌、前掌的感受。在後掌至中段的過程非常順暢,而且鞋底的面積變大更為平穩,可是在轉換到前掌的過程中或許是那一段分割的結構,或是氣墊厚薄的影響,由 16 mm 到 10 mm,略能感受其中的差異,不過並不會對於順暢有太多影響,相對的,我本人倒是滿喜歡這樣的感受,這樣的氣墊配置及中底安排應該是我在 ASICS naked EG02 後,感受到最好的投籃腳感了。
*抓地:9 / 10
*反應:7 / 10
*耐磨:5 / 10
*舒適:10 / 10
其實 KD 9 要說是這一年來筆者最喜歡的鞋款也不為過,當然主觀的外表與全掌氣墊的舒適加了很多分,本來始終不太相信連接氣墊的導管會如此不堪一擊,所以才購入了這雙鞋款,而且打球頻率已經少了很多,不太敢相信這雙鞋子居然會這麼早退役。
只能說沒有一雙鞋子是絕對完美的,但是在各項標準中,這雙鞋子確實是最適合現在的我,換個角度想如果是在運動量更大、肌力更好的幾個月前,可能就不會那麼合適,但鞋子終究是消耗品,終有必須離開的一天,只是沒想到這麼快。
現在在 Nike 的 outlet 中或許還能看到這雙鞋子,價格打折下來兩千出頭也能接受,如果想抱著像筆者一試的心情可以下手,但必須有個前提,他可能不會是你的主力鞋款,耐操程度會比平價鞋款低很多,
另外,雖然筆者已經使用矽利康黏合導管連接處,本以為鞋子可以再戰一陣子但沒想到當天晚上去打球時又連著矽利康斷裂了,雖然仍未傷及見骨(洩氣),但實在沒信心在嘗試下去。
P.S. 若您也跟我依樣有相同問題,也可以使用矽利康勉強一試,但請記得不要選擇水性的,因為他風乾後會直接變硬,可能會傷及大底構造。
穿完這雙鞋子,另一個感受是 Nike 的全氣墊持續進化中,不論是 VaporMax 或是其他陸續登場的鞋款都有著令人驚喜的感受,氣墊是這雙鞋子的靈魂所在,在進化的過程中難免有不完美之處,我想如果這雙鞋子變成分離式氣墊,捨棄導管,會不會更好?
這永遠是未解之謎,或許在奧勒岡 Nike 總部中有,但我們永遠不知在那視而不見、觸若無感也難以衡量重量的空氣中藏著多少秘密。
因為經濟情況不允許一個月買一雙鞋來試,所以這麼晚才能和大家分享 KD 9 的感受,當時也曾經想嘗試 KD 10 但是也受限於銀兩問題,或許再晚一些吧!
還是滿捨不得這雙鞋子,雖說曾致電 Nike 門市人員說,若導管斷掉可以帶上鞋盒與發票換新鞋,但總是想著還想留著休閒之餘穿,畢竟這麼令人驚豔的鞋款也是少見了,換掉那可就真正消失了,只能在記憶之中緬懷。
近來球打得少了,要穿壞一雙鞋子比起學生時期更難了,要買新鞋也就更難了。
Last ed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