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 跑鞋編輯直擊
adizero Boston 6 基因剖析
兩年一次改款的 adidas adizero Boston 系列,備受期待的第 6 代已經登場,作品命名邏輯相信對跑步有一定興趣的朋友必定清楚,就是來自於目前全球跑壇門檻最高,即將於 2017 年迎來創立 120 年歷史的波士頓馬拉松,身為波馬最大贊助商,adidas 自 2008 年推出的同名跑鞋可說與 adidas 近年跑鞋科技並肩成長,特別是中底從 adiPrene、Formotion 再到 adizero Boston 的 BOOST 素材,提供了入門跑者想要進階,或是擁有一定實力的跑者想要保有穩定跟保護的最佳選擇,我們也透過三個重點性能的觀察與各位分享 adidas 為這個系列構築的均衡性能。
均衡性能面面觀
adizero Boston 6
均衡性能面面觀
adizero Boston 6
對於跑鞋跟跑步姿勢或是其它運動生理學相關議題有很多平台相信都能夠找到不錯的資訊,但對於跟大家分享鞋子本身設計目的勘履者 KENLU.net 自然是義不容辭,從中底、鞋面還有穩定與外底這三大面向看 adizero Boston 6 會發現它堪稱 adidas 跑鞋的標竿作品。
BOOST 中底與距離的關聯
BOOST 中底的厚薄將直接決定反饋程度,含量則將改變腳感調性,雖然走路時 BOOST 腳感人人愛,但是想要跑中長距離時,建議還是要依照自己的習慣與需求選擇,adizero Boston 6 就是非常均衡的選擇,這次台北馬拉松 Team adidas 的半馬參賽者者不少都與我們分享覺得這雙鞋的調校很恰到好處。
其中很多人對於 adizero Boston 6 的 BOOST 都給予頗高評價,以現行的 adizero Boston 來說,5 代開始才搭載 BOOST,並且以適合中長距離的厚度呈現,相信是這次獲致大家喜愛的主因,腳跟依舊保有一定厚度來吸收衝擊,特別在中長距離賽事若肌力開始下滑感受會更清晰,後面叫後的設計也強化了 Heel to Toe 的傳導感。
adizero Boston 6 複合式中底把 EVA 的比例調高,透過前腳掌與上層非 BOOST 的部分讓比較需要穩定還有步伐力量轉換支點的跑者能獲得協助,比起厚實的 BOOST,這樣的配置更能兼顧中長距離必須的持續跟穩定。
鞋面材質對應的包覆型態
鞋面材質將直接決定雙腳在鞋內時的感受,還有對應各種狀態下所產生的獨有需求,確實瞭解自身需求才能找到最適合的鞋面組合,不必執著於特定的鞋面製作方式,唯有各方面都均衡才能帶來最好的協助。相較於前一代,adizero Boston 6 鞋面的進化除了外型透過線條的經緯勾勒出跑鞋的輪廓。
相較於前一代,adizero Boston 6 鞋面的進化除了外型透過線條的經緯勾勒出跑鞋的輪廓。疏密的不同一併提供了透氣還有強度的差異化,針對腳掌各部位進行配置,實用性極高,也是目前較為高階慢跑鞋常採用的面料,從圖中以光源照射鞋子內側的照片就可看出其鞋面片部大小不同的孔洞,但穿起來仍舊保有一定的強韌。
adizero Boston 6 的均衡與穩定
掌中部足弓橋使用 TORSION System 結構帶來穩定與抗扭轉,而外底採用的溝槽、材質類型都會因應跑鞋調性做出調整。
adizero Boston 6 的 TORSION System 採對稱延伸式設計,對於跑者在競賽或加速時都提供了更加明確的前進動力,且適合大部分步態跑者穿著。在外底則能看見輕量化簍空,並搭配馬牌輪胎材質提升外底的硬度與摩擦力。
編輯部在拿到這雙鞋進行研究時,跟我們過去拿到的跑鞋比較,會想使用「穠纖合度」這個詞彙來形容 adizero Boston 6,這次在台北馬拉松與許多 Team adidas 成員討論過後更證明這個想法沒有錯,從短距離的賽事進階時需要讓跑鞋一同進化,adizero Boston 6 是一雙穰人感覺沒有浪費到分毫設計的鞋款,每個部位都在馬場上提供協助,特別這次訪問的成員都以參加半馬賽事為主,相當符合 adizero Boston 6 的設計初衷,也難怪大家完賽後都一致對於鞋款感到驚艷,甚至如果是要挑戰全馬但肌力尚未達到頂級跑者水準,需要更多穩定跟避震的協助,那麼 adizero Boston 6 會是不錯的選擇。
adidas
adizero Boston 6販售資訊
adizero Boston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