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科技
Zoom Tour — Nike 產品線經理 Kelsey Yonker 專訪

“關於 Zoom Air 跑鞋 想做的是…”

Nike 產品線經理 Kelsey Yonker 專訪

今年九月份世界頂尖的中長跑運動員 Mo Farah 與 Galen Rupp 造訪臺北,在 Zoom Tour 的行程中分享兩人追求「速度」的經驗,與台灣中長跑運動員以及喜愛跑步的朋友們一同進行訓練,幫助跑者們迎接即將到來的馬拉松賽季,除了透過活動與不同跑者們互動並分享心得之外,也在活動中向媒體介紹這次的兩雙主打鞋款 — Nike Air Zoom Pegasus 31 與 Air Zoom 。而我們也趁著這次「Zoom Tour」行程與 Nike 的跑步資深鞋類產品經理 Kelsey Yonker 深入訪談了ba這幾雙 Zoom Air 跑鞋。

其中 Air Zoom Pegasus 31 來是 Nike 傳奇的 Pegasus 跑鞋系列,對於速度與避震的要求,讓他年復一年不斷演化;而 Air Zoom Structure 則見證了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 Nike 的設計師們對於穩定型跑鞋的思惟轉換,顛覆了穩定類鞋款就要放棄速度的定律,藉由不斷改進提高 Structure 的流暢、輕盈和靈敏回應程度,同時不影響其引以為豪的穩定性。下面我們就由專訪的問答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 Nike 在 Zoom Air 的科技跑鞋中的想法。

Q:能請你稍微解釋一下你在 Nike Zoom 跑鞋發展中扮演的角色?

A:我身為 NIKE PRODUCT LINE MANAGER ,在團隊裡我負責相當多不同的事物 (笑)。但絕大部分是在於對於市場端的需求、鞋款穿起來的感受等,並透過收集到的資訊及概念交由團隊進行研發,進而得到我們的產品。同時我也負責在最前端產品線的過程,一路到最終上市的產品。所以我會說必須處理相當多事物,這就是我所扮演的腳色。

Q:你可以跟我們說明一下當初研發 Zoom 科技的點子是什麼嗎?

A:當然可以!Zoom 科技起源於 1995 年,當初的概念在於如何讓跑者能夠更加迅速,所以當這個概念出現時我們就開始思考,最後製成氣墊的形式,裡面由數根纖維緊緊地拉起整個氣室。所以當今天有外界壓力時,裡頭數根纖維便會被擠壓,接著你轉換能量,可能像籃球員一樣不斷移動你的雙腳時,裡頭的纖維便會隨著你的動作變回原有的樣子,不斷的能量回彈,促使你前進。

Q:Nike Zoom Air 比起 Air Bag 感覺更複雜許多,請問 Zoom Air 是怎麼製作而成的?

A:我覺得最大的重點在於承受壓力的不同,裡面都有著相當緊密的纖維在 Zoom Air Bag 裡,所以才能受壓後恢復成原狀,這是在 Zoom Air 裡才有的,像是 Air Max 裡面就沒有這樣的結構,所以這才是他能將能量回彈的元素。

Q:那麼對於你們而言,Zoom 科技有著什麼樣的挑戰嗎?

A:大致上來說,由於我們有著這樣的科技一陣子了,同時我們也有相當創新的點子並知道該如何套用在我們所擁有的科技上。對於跑步來說我們總是在想如何使鞋款能更好,所以從過去到現在你可以看見有著許多不同形式的 Zoom 發展,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在追求的是如何滿足所有跑者並提供最完整的需求。

Q:你認為在過程之中最困難的是什麼呢?

A:全部 (笑)。但我認為對於我們而言,最重要的部分是我們在鞋款正式開發前都會經過許多次的測試。我們以無數次的測試來檢驗我們的產品在製作過程中是否有錯,來確保提供最好的產品提供給跑者。首先對於我們而言是解決問題,並且讓一切更好。我們的資源一切來自於消費者,所以在過程中,每當我們推出新鞋款、改版舊鞋款等,全部都是關於解決問題而出發的。

Q:你認為開發產品的關鍵是什麼?

A:這是個好問題。事實上,我們可以拿 Pegasus 作為例子說明。基本上我們在與 Mo Farah 討論新款的 Pegasus 研發時發覺到跑者希望要貼近地面,我們為了這個需求為 Pegasus 31、Structure 18 開發了全新的鞋楦(shoe last)。因此,我們在 Pegasus 讓前段鞋頭翹度(toe spring)減緩了 5mm,而前後跟的落差則從 12mm 來到了 10 mm,希望帶來更流暢的腳步轉換。最後我們還加強的外底的抓地性能。所以在鞋款背後我們所做的是透過前後的調整使跑步更加輕鬆,同時更加貼於地面。這就是我們在開發產品時所認為的關鍵。

Q:Nike 有著許多避震科技,如 Zoom、Lunarlon 等,那麼你認為甚麼樣的跑者最適合 Zoom 科技呢?

A:是得沒錯,每項不同科技可能都適合不同族群的跑者。以 Nike Free 來說,適合追求自然運作的跑者,Lunar 或 Max 的話則提供良好並豪華的緩震。但如果以速度及我們講到的回彈性的話,可能會想到 Zoom Air,但話說回來這一切還是看跑者自己本身希望要有什麼樣的腳感。

Q:我們剛拜訪了 Nike Campus 回來,那裡的環境與隱身其內的 NSRL 對於你的工作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A:Nike Sport Research Lab 是個很棒的夥伴,我們其實正好在公司樓上與樓下的位置,而跑者則經常來到 Nike 總部的 Campus 進行訓練,過程中會經由 Nike Sport Research Lab 去了解跑者,我們可以與跑者進行訪談並了解他們的需求,但有時候你得從數據中去說明跑者的一些情況,並從中發現自己所需的元素。此外,我們在跑者跑動的過程中監測腳掌的壓力分佈圖表等等,這些都是他們能幫助我們的地方。

Q:我們可以看見在新的 Zoom 系列跑鞋中有著四雙不同鞋款,你可以解釋他們彼此間的不同嗎?

A:當然可以,我們先從 Structure 開始,Structure 講求的是增強的支撐性,假設你像先前我們提到的有著不同的跑步經驗,同時講求速度的話,這雙鞋款將相當適合,但它更講究支撐。從後跟你可以看見利用三層所打造。另外我們將 Zoom Bag 置於前腳掌,同時增添橡膠材質,以幫助跑者在前腳掌落地時有著更多的能量緩衝。接著在鞋體紋路部分你可以看見,我們針對前、中、後足跑者能夠通通有著良好的抓地性能。鞋面我們也採用了最新的 Engineered Mesh,這種透氣網面特殊的是你建構出像口袋般的空間,並保有支撐與其他你想在鞋面擁有的功能還可以在內外側印出各種不同的花紋。另外還有很棒的是使用了 Dynamic Support System,所以它能給予輕盈、緊實的鎖定能力,你感覺不到任何拘束,它將帶來驚人的貼合感受。

接著談論到 Pegasus,它比較屬於中性跑鞋,適合剛開始接觸跑步的跑者,今天假設你想要更多支撐就是選擇 Structure。中底採用一體成形的泡棉。在鞋體你可以看見有著相同的設計,因為我們希望不論你是哪種跑者,都能擁有良好的抓地力,而 Pegasus 的氣墊放置於後跟,非常講求後跟緩震。最後來講 ,這是一款比起所有訓練鞋來說都還要追求速度的鞋款,你可以在鞋底外側看見一樣的溝槽設計。Zoom 放置於前腳掌,對於想體驗速度、輕盈的人而言這雙是相當好的選擇。

所以所以簡單來說 Pegasus 屬於中性跑鞋,Structure 講求支撐,Zoom Elite 則是追求輕量與速度。

Q:所以在未來 Zoom 科技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呢?

A:我當然不能告訴你我們在對於未來正在做什麼樣的努力 (笑) 。但我們目前對於 Engineered Mesh 鞋面有著相當大的興趣,我們希望給予跑者更輕盈的感受,同時又有著支撐性。所以我相信你們可以相當期待我們在未來的作品。

Q:KENLU.net 是個關於球鞋的網站,Zoom 科技對於 Nike 跑鞋來說是個相當重要的科技,那在你心目中有沒有最喜愛的 Zoom Air 跑鞋呢?

A:以我個人來說,應該是 Pegasus。但另外我認為這次新款的 Structure 提供的新材質,加大了我們在鞋面創造的可能性,這是一件相當酷的事情,所以總體來講新的鞋面材質與不斷進步的 Zoom Air 科技都是相當酷的事情。

Q:我們時常相當好奇有許多不同尺寸的鞋款,那麼 Zoom Bag 在這些鞋款中也會因為尺寸不同去做調整嗎?

A:有的,因為我們要將 Zoom Bag 至於中底,所以針對鞋款尺寸的不同我們會調整 Zoom Bag 的尺寸,甚至厚度,但是內部空間的壓力是維持不變的。

Q:所以根據不同種類的 Zoom Air 裏頭也有著不一樣的纖維嗎?

A:是的,我們有許多不同種類的 Zoom Air Bag,像你應該看過新款的 LeBron 籃球鞋,它所採用的就是新型的 Zoom Air,但就沒有用於慢跑鞋上,因為籃球鞋的性能可能更高,所以就與慢跑鞋的性能相異,因此就會開發出各種不同的 Zoom Air。所以我們會針對不同的需求來找尋適合的科技。

Q:一般來說一雙慢跑鞋需要花多久時間開發?

A:這的確花了很多時間在上面,因為有很多不同型態的跑者,所以當我們有新點子時,就得想辦法在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加入進去,才能提供不同選擇給我們的消費者。然而在過程中總是不斷地進行,這也是花最多時間的地方。

Q:有考慮過發展慢跑鞋中的個人簽名系列嗎?

A:現階段來說,Nike 從跑者身上得到靈感,但是還有發展個人代言款這樣的計畫,從某方面來說,Mo Farah 就對外代表著 Pegasus 系列;Mo 從概念發展過程就參與設計,也對於這雙鞋的設計提出了許多意見,包圍著他也進行了許多測試以及修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