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履簡評 / adidas D Lillard 2 實戰心得分享

從小成長自加州奧克蘭的 不僅把象徵故鄉的橡樹圖騰紋在胸口上,在迎來個人第二雙簽名鞋款之時更融入許多和故鄉、家庭相關的設計元素在其中 將他的根源與籃球緊密連結在一塊,除了對各式鞋款科技感到好奇,我總喜歡透過鞋子去感受代言球員或設計師期望傳達的訊息,鞋身上的種種細節可以深刻感受到親情肯定始終是 Lillard 心中堅定不移的信仰。 整體性能設計擁有承襲自初代作品的內靴系統,不曉得未來是否會成為系列作鮮明的特色呢?就讓我們一雙一雙看下去囉;中底配置改選 BOUNCE 發泡材質肩負緩震效能,此次頭一回體驗 BOUNCE 材質就便留下還不錯的印象,以下就和大家簡單分享實戰過程中的收穫。

腳踝保護與鎖定絕對是這回最令人驚豔的地方,之前曾經在某篇設計師的訪談中看過 Damian Lilldard 個人非常喜歡襪套式內靴設計,也因此他的簽名鞋款目前為止兩代皆採用這樣的結構來提供保護。D Lillard 2 穿上去之後能夠感受到全腳掌 TechFit 內靴給予踝部的包覆感非常舒適,填充厚實度比起前作要來的飽滿許多,大幅改善了一代腳踝保護性薄弱的問題。

鞋帶系統承襲前一代的設計在鞋頭前端的第一孔置入織帶,拉緊之後來自兩側鎖定的力量讓前腳掌緊密與鞋面貼合,先前曾經有網友反應織帶產生斷裂的問題,小編手邊這雙目前為止倒是沒有發生這樣的情況,建議大家在繫綁時鬆緊度調整到適中即可,不要讓其過於緊繃應該可以降低類似情形發生的機率;中段第 2 – 4 鞋帶孔是以塑料材質打造,收緊後有助於提升包覆性並且充分提供側向支撐強度,腳掌感覺像是被抓住一樣,是很安心的感覺,這邊原先還蠻擔心可能會對腳背帶來不適,所幸內襯填充夠厚實,完全繫緊後在運動過程中其實並沒有感受到任何壓迫,鞋面彎折處也不會有異物感影響到舒適度。

但最上緣的那孔或許是因為金屬製加上對應位置的關係,記得第一次下場實戰時只要稍微有左右變向的動作踝骨都會感到不舒服,不過當下退到場邊做適度調鬆後這樣的情況也立即消卻沒有再出現,相信不是大問題。D Lillard 2 個人感覺楦頭寬度適中、鞋身偏長,建議可以選擇原尺寸再小半號來著用,不過在允許的狀況下還是強烈建議親自試穿,畢竟每個人腳型、穿著習慣都大不相同,找到自己認為最舒適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

大面積 TPU 穩定結構自鞋後跟環繞並延伸到兩側,真要形容的話我會說像是有人用手掌虎口去握住腳跟阿基里斯腱,加上內靴設計以及鞋帶系統之間相互配合絕對足以穩固鎖定雙腳,別忘了足弓內部還有嵌入 TORSION BAR 提供支撐,作為一雙中底統鞋款,D Lillard 2 在支撐與保護性這方面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值得給予讚賞。

D Lillard 2 不同配色之間鞋面使用的質料有些許差異,編輯部入手的 Rip City 主要以纖維材質搭配麂皮構成,僅在內側設有網眼布料,加上全掌內靴式設計其實可以將其視為有雙層鞋面,熱氣散發沒這麼快,容易有悶熱感,透氣性表現並不算突出。

中底採用 BOUNCE 避震科技,這項發泡材質原先是用於 adidas 跑鞋類產品,近年開始逐漸嘗試轉移到籃球鞋款上,在此之前我並沒有穿過 BOUNCE 科技鞋款,而 D Lillard 2 據官方表示是使用雙密度配方,實際穿著上相較起一代的 adiprene+ 而言更軟,腳感介於軟 Q 跟韌之間,無論是衝搶籃板或是跳投出手後落地都能有效吸收衝擊力道,緩震效果還不錯,不過由於整個中底厚度前後幾乎是一致,整體重心偏高,導致前腳掌貼地感與反應性不佳,如果是球風以切入見長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啟動時第一步的力量反饋較弱,場地感不夠清晰。

橡膠外底刻紋源自 Lillard 家鄉奧克蘭的橡樹圖樣以及他自己胸前的 OAKLAND 刺青,密集排列的紋路在尚未著用前可以預期抓地力是不會太差的,實際測試後展現出的抓地力果然沒有令人失望,無論是啟動之後的急剎、多方向的動作轉換都能穩穩緊抓地面,沒什麼好挑剔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 Rip City 使用的橡膠材質非常容易沾黏上灰塵及細沙,可以的話建議最好著用一段時間後就要稍做簡單清理,才不會降低抓地力表現。

總的來說,D Lillard 2 是比較偏向強調優異保護與扎實避震的那一派,整體支撐性比起一代有非常顯著的進步,抓地力表現也夠出色,雖然貼地感與透氣性表現只能算普通,但以小編打球的模式而言這些都還在我能夠接受的範圍內,如果綜合它的優缺點,以一雙後衛鞋款來說確實是在水準之上的,個人給予不錯的評價。